丁天配
摘要:舞蹈作品《活著1937》立足于革命歷史生活,提煉出精準的人物形象舞蹈語匯。作品以受迫害的女性為出發(fā)點,通過對不同年齡階段女性角色的塑造,再現了中國女性的堅韌和不屈。
關鍵詞:舞蹈形象;動作;情感
《活著1937》是一個富有現實主義的革命歷史題材的紅色舞蹈作品,其是圍繞 1937 年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在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立意創(chuàng)作。從女性的視角弘揚革命精神,充分挖掘人性深度,反應民族的不屈。
一、創(chuàng)作背景
社會生活是舞蹈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基礎。舞蹈作品《活著1937》就是對于真實歷史的寫照,“舞蹈和其他所有藝術一樣,最終目的都是想要瞬間引起人的情感共鳴?!眲W剛老師曾表示說,去年“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他看到一部抗戰(zhàn)紀錄片,慰安婦幸存者的自述讓他的眼淚抑制不住地往下掉,他想這就是自己想表達的“活著”。他想要排一個反映民族不屈精神的紅色舞蹈,但焦點要跳出戰(zhàn)場,去表現那個時代的平凡人,因此有了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
二、同頻共振:情感是舞蹈的靈魂
舞蹈的創(chuàng)作來源于現實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盎钪边@個名字就代表了其最深刻的涵義,她們用鮮血和堅忍譜寫抗戰(zhàn)時期的另一曲英雄贊歌,最終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母親和孩子的故事。
(一)“恐懼掙扎”
作品第一部分,舞蹈演員呈現出一個個畏懼驚恐退縮的形象,抱緊自己顫抖的四處張望,一直到23名舞蹈演員鋪滿整個舞臺,場面悲壯。作品中呈現大量背手鎖住身體的動作,肉體和靈魂的折磨,仿佛無法掙脫的枷鎖。
(二)“團結抗爭”
第二部分,在女學生遭受迫害時,演員的眼神中有著對恐懼的蔓延感,在音樂收緊時所有人目光向前集中,眼神變得極為犀利,充滿著仇恨。家國仇恨、誓死拼命的決心是在這一刻通過眼神向觀眾傳遞的。
(三)“誓死守護”
第三部分,當母親抱著嬰兒出現時,音樂變得沉重,燈光快速閃爍并模擬機槍的聲音,所有演員被槍擊后痛苦的抖動身體,卻又在幾秒后瞬間定格不動,然后緩緩倒下。這種留白的處理更能夠牽動觀眾的情緒,這短暫的三秒定格,所有人的心都是吊著的。
就是這些普通的中國女人,這些戰(zhàn)場外的犧牲品,即使備受摧殘,仍在用生命與敵人抗爭,誓死保護襁褓里的嬰兒……這些女人的命運就是當時中華民族的命運,被托起的孩子就是人們絕望中的希望。
三、舞蹈演員對于舞蹈形象的塑造
舞蹈形象是一種直觀的、動態(tài)性的形象,是可以被人所感知的、不斷流動狀態(tài)下的形象。而舞蹈演員在舞蹈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傳達過程中既是舞蹈美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舞蹈形象的呈現者,是讓觀眾獲得美的享受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舞蹈演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更要能夠理解編導的創(chuàng)作構思,要對人物形象有著精準的把握以及想象力。
作品《活著1937》從女性的角度切入,在角色的選取上選擇了“小女孩”、“學生”、“婦女”、“母親”四個人生中不同階段的女性形象,其中“學生”和“母親”是主要角色。
“學生”:演員身著學生裝,衣服上解開了一個盤扣,脖子和腿上涂抹著血跡,看似邋遢混亂,其實精心設置,充滿了故事細節(jié)。很多動作是來源于真實生活化的行為動作,特別是“躺地開胯抖手抖腳”的動作,動作的幅度逐漸加快又逐漸變緩,情緒從驚恐到無助又到最后的絕望?!邦澏吨咀∫骂I的手”、“受辱扭曲的身體”以及“無力垂放的胳膊”,無不體現了女學生在遭受迫害后的情景,她是那個時期女性的縮影,她們所遭受的迫害與蹂躪,都是對歷史最真實的寫照。
“母親”:母親以曲線的方式快步出場,“三步一?!钡臎_向前,快速且急促?!叭蕉淄恕笔菙橙瞬讲降木o逼使得母親壓低身子,繼而緊緊的抱著嬰兒。佝僂的身體、守護嬰兒緊張恐懼的逃跑,一個母親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所有人為了保護襁褓里的嬰兒倒下了,一聲“尖叫”將整個舞蹈的情緒推向了高潮,那是國仇家恨的痛,那是民族的不屈不撓?!巴衅饗雰骸焙⒆哟碇M?,孩子被托起了,就代表著絕望中帶著希望。母親抱著孩子一步步走向遠方,那是她們生命的延續(xù),是民族的未來。
《活著1937》反映的是內心情感,表現的是現實主義內涵美,是內涵美和形式美的結合。這些演員的樣子雖然丑,但是美到了骨子里。她們依靠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作品情感,借助于此類“無聲”的動作來演繹情感豐富的生命。作品中演員深入現實生活,提煉生活動作,抓住內心情感。讓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真實而立體,也讓觀眾與表演者產生共鳴。
四、結語
舞蹈作品《活著1937》是當年中國人民八年抗戰(zhàn)的時代縮影,是對革命先輩的緬懷,再現了女性同胞奮起反擊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編導以不同的視角立意為切入點進行新的創(chuàng)作,更加凸顯時代精神,帶來新的啟示。作品中通過舞蹈形象引發(fā)觀眾與舞者情感的共鳴,她們是戰(zhàn)場外的犧牲品,更是中國人,這種民族精神值得我們弘揚和傳承。
參考文獻
[1]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4(01)16-17.
[2]苑雯.論舞蹈中人物形象的設計與塑造[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19(06).
[3]劉學剛.現實題材舞蹈創(chuàng)作的理念分析——以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群舞《活著 1937》為例[J].藝術評鑒2018年21期.
[4]杜思宇.淺析《我等你》中舞蹈形象的塑造方法[J].戲劇之家.201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