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將文本轉(zhuǎn)化為生動形象的畫面,提高審美情趣;
2.體悟文章淡而有味的語言特點;
3.結合背景,體會作者對生活的感悟與思考。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雨,是飽含深情的。千百年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在雨中淺吟低唱。義山懷遠,詠巴山夜雨;摩詰送別,歌渭城朝雨;放翁僵臥,聽夜闌風雨;易安感懷,吟雨疏風驟。那么,今人寫雨是否與古人有所不同呢?讓我們走進《昆明的雨》,看看汪曾祺筆下的雨飽含著怎樣的深情。
二、妙手丹青,畫昆明雨景圖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換一種形式來學習,用想象的語言把昆明的雨景畫出來。請看大屏幕,讀一讀要求。
(屏顯:1.如果讓你畫一幅有關昆明的畫,你會選擇哪些素材入畫?請結合課文談一談。2.你會把這幅畫畫成水墨畫、工筆畫,還是油畫?說說你的理由。)
師:有些同學已經(jīng)面露笑意,想必是胸有成竹了。哪位同學想要分享?
生:我選擇的是草木和油畫。油畫色彩明艷,可以突出草木的繁茂。
生:我會用工筆來畫賣楊梅的女孩。她嬌俏、文靜、可愛。她的穿著也很有特點——繡花鞋,紅色帽子。我覺得工筆畫更能表現(xiàn)她的靈氣。
生:我想畫那個撿雞樅的笑話。我會用水墨來畫這個場景,因為這個場景非常有趣。
師:水墨畫是寫意畫,注重傳神而不是繪形,你再考慮一下。
生:或許工筆畫更加合適,因為工筆畫注重描繪形狀。
生:我想畫木香,畫成油畫。因為文中寫木香“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shù)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油畫可以把這種色彩與情態(tài)表現(xiàn)出來。
師:非常好!大家畫的昆明圖真是多姿多彩。我們再來看一下汪曾祺的畫,畫中只有一株仙人掌和幾只菌子,這是為什么呢?
生:菌子美味,是昆明的一大特色;仙人掌生命力頑強,同時也是昆明人的象征。
師:你的思考很深刻。汪老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豐富的昆明,寫了昆明的人、事、景、物,但僅僅用“昆明的雨”作為文章的標題,這是為什么呢?
生:作者所寫的都是雨中的人、事、景、物,一切都因為雨而得以存在。
師:汪老心懷昆明的雨,在“凡人小事中寄寓深情”。筆下的人、事、景、物無不籠罩在溫柔細雨中。昆明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凡人小事”,無一不滲透著作者對往日的思念與眷戀。
三、含英咀華,為畫作題字
師: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中國的傳統(tǒng)畫作里通常會有一些題字,這些字有什么作用?
生(七嘴八舌):解釋說明,增加文采,凸顯作者的情感……
師:同學們真是領會了畫作題字的精髓。下面,就請大家按照屏幕上的要求,大聲朗讀課文。
(屏顯:為了增加畫作的文化底蘊與人生情味,請找出你認為富有情味的句子或文段,為自己的畫作題字,并談談理由。格式:我選擇? ? ? ? ? ? ? ? ? ?這句/段話,因為? ? ? ? ? ? ? ? ? 。)
師:我看大部分同學都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句子,想盡快為畫作題字。那就從你開始吧!
生:我選擇“緬桂盛開的時候……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這段話。它寫出了房東對作者的關懷?!皶r?!薄捌叽绫P子”“滿滿的”等詞語,凸顯出了她對陌生人的熱情。
師:我們可得好好看看這個女房東——她有什么特點?
生:她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寡婦。寡婦的生活是非常困難的,但她仍對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師:生活雖苦,但房東仍舊平淡從容。她和那些生命力頑強的仙人掌一樣,明亮,豐滿,使人動情。這位同學讓我們在這細微之處體會到了人情的美好與作者的用心。我相信你的畫作一定是情意深重的。下面,我們大家來齊讀這一段,要注意讀出些微的感動。
(生齊讀。)
生:我選擇“昆明的楊梅很大……真是像一球燒得熾紅的火炭”這兩句話。因為這兩句寫得非常形象——像乒乓球,寫出了楊梅的大小;像火炭,寫出了楊梅的顏色之紅。
師:這楊梅應該是極好吃的。但是,對于這樣的人間美味,作者將其與洞庭山的楊梅和井岡山的楊梅對比時,卻用了“好像”一詞,似乎對昆明的楊梅是最好吃的這件事并沒有那么確定。這又是為什么呢?
生:作者不是同時吃到的三種楊梅,所以會這樣寫;同時作者也表明,這是自己的私人感受。
生:我選擇描寫牛肝菌的那段話。它寫出了牛肝菌的美味,表達了作者對菌子的喜愛。
師:哪些詞體現(xiàn)了這種情感傾向?
生:“極多”“最多”“連”“滑,嫩,鮮,香”。
師:對于“滑,嫩,鮮,香”四個字,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特殊之處?
生:標點比較特殊。應該用頓號,但這里用的是逗號。
師:難道是作者用錯了嗎?我們?nèi)绻讯禾枔Q回頓號,細細品讀,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感覺用逗號所表示的停頓較長,有強調(diào)的意味。我讀了之后,感覺自己就像吃到了牛肝菌一樣。這里用逗號,是作者強調(diào)了自己對牛肝菌滋味的喜愛。
師:你真是太會讀書了,這么細微的感覺都被你發(fā)現(xiàn)了!菌子是昆明的,但這種獨特的感受是屬于汪曾祺的。我已經(jīng)感受到這段題字的飽滿情感了。同學們,請看大屏幕。
(屏顯:有一種菌子,中吃不中看……這東西這么好吃??。?/p>
師:汪老在這段話中使用的特殊標點,都表達了什么情感?
生:“這種東西也能吃?!”標點表達了作者最初的不屑,覺得干巴菌看起來不像能吃的東西。但是,作者后來又說:“這東西這么好吃?!”同樣的符號卻表達出作者對干巴菌的驚嘆與喜愛。
師:汪老運用標點的本領出神入化,小小的標點竟有如此豐富的內(nèi)涵。他的散文就是這樣如話家常,平淡自然卻饒有趣味。請你用不屑的語氣與驚嘆的語氣,分別讀一下這兩句話吧!
(生讀。)
師:同學們還能舉出作者善于運用標點的其他例子嗎?
生:“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鼻懊鎯蓚€詞是形容詞,寫的是昆明的雨的特點,中間用的是頓號;最后一個詞寫的是人的情感,所以要用逗號與前面隔開。另外,加上了逗號,使語言節(jié)奏也產(chǎn)生了變化。
師:你是從詞性的對比來談的,角度新奇。汪老的抒情是溫婉節(jié)制的,插入逗號,意味著放慢語速,娓娓道來。
生:“賣楊梅——”,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作者說,賣楊梅的女孩“聲音嬌嬌的”,破折號體現(xiàn)出了這種感覺。
師: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能力真的很強。幾處小小的標點,就讓我們有看見當時情景的感受,可見汪老的功力之強。剛才我們在選擇題字的過程中,插入了對文中標點的分析。那么,還有沒有同學想要說說自己選擇的題字呢?
生:我選擇的是描寫木香花的一段文字。這段景物描寫蘊含著一股輕愁,濕透的木香花象征著作者的心,他是沉浸在思鄉(xiāng)的情緒之中的。
師:汪曾祺的語言就是這樣神奇,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濃艷的句子,有的只是明靜如水的筆觸和平平淡淡的描述。然而,我們卻能從中品味出動人的詩意。淡而有味,正是汪曾祺散文的語言特點。
四、洞幽察微,探究情感
師:由詩入畫易,由畫入情難。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大屏幕上的問題。
(屏顯:畫作題字,講究情味深重。汪曾祺只是與友人外出小酌,為什么被雨引起了淡淡的鄉(xiāng)愁?此處的情感,僅僅是鄉(xiāng)愁嗎?)
師:請大家結合背景材料,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生:《夜雨寄北》本來就是為游子所寫。作者游玩的地點是荷花池,在那里,他看到陳圓圓的雕像,想到陳圓圓也是江蘇人,觸景生情,自然而然地思念起了家鄉(xiāng)。作者在西南聯(lián)大的時候,家鄉(xiāng)早已淪陷。此時的他不僅思鄉(xiāng),更為家鄉(xiāng)擔憂。
師:也就是說,本段描寫寄寓了家國情懷。請同學們帶入這種家國情懷,一起讀一讀這段文字吧!
(生齊讀。)
師:作者寫了這么多美好的事物,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完美的昆明。那么,當時的昆明真的是如此完美嗎?
(屏顯:《跑警報》《聯(lián)大八年》等背景材料。)
師:當時的昆明并不是世外桃源,她也飽受日軍的侵襲,物資極其匱乏。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汪曾祺筆下的昆明仍然是唯美的。因為熱愛,所以他筆下的人、事、景、物才顯得格外動情。他曾說:“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喪失對于生活帶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喪失對于生活的愛?!?這是我們在文章中看不到的汪曾祺,是一個溫情的汪曾祺。同學們,讓我們捧起書本,再一次朗讀這一段。
(生齊讀。)
師(總結):一幅畫中的回憶,一段荏苒的時光——汪曾祺總是用最動情的文字記錄平淡生活里的詩意,記錄普通人身上的美與善。他的散文,總是在隨意中透露出匠心。老師推薦大家在課后閱讀《人間草木》這本書,進一步領略汪曾祺散文的特色。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