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蔚 王靜 陳蕊
摘? ?要:文章以霍姆伯格遠程教育思想為理論基礎設計線上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在云南省某高校網(wǎng)上發(fā)放問卷的形式收集數(shù)據(jù),采用AHP—模糊綜合法對2020年春季學期線上教學進行了實例評價分析。結果表明:線上教學整體分值不高,教師和平臺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學生是線上教學的關鍵因素。鑒于此,高校需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身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能力和方法,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另外還需要加強師生交互、提高平臺技術保障。
關鍵詞:霍姆伯格;AHP—模糊綜合法;線上教學評價;遠程教育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21)07-0082-05
一、引言
2020年2月,教育部發(fā)文指導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工作?;诖烁魇「咝j懤m(xù)制定線上教學相關措施與安排。[1]早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數(shù)字中國、智慧社會”的建設目標后教育部就發(f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將“繼續(xù)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形式,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xiàn)代化,全面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養(yǎng)轉變”。[2]2020年的春季學期為線上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一次挑戰(zhàn)和機會,從側面加速了“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發(fā)展,使線上教學成了一個必備品出現(xiàn)在師生面前,甚至對于很多教師來說,是第一次嘗試線上教學,需要學習很多新技能。面對這樣大規(guī)模的線上教學,針對呈現(xiàn)效果問題,筆者以云南某高校在校生為對象,根據(jù)相關理論基礎設計問卷,通過網(wǎng)上發(fā)放問卷、利用AHP—模糊綜合法定量評價線上教學效果,找到關鍵因素,提出建議,為進一步推動線上教育的發(fā)展提供更多依據(jù)。
二、理論基礎
線上教育是遠程教育的基本形式,博瑞·霍姆伯格(以下簡稱“霍姆伯格”)是遠程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專著《遠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初版于1989年,1995年再版。[3]探討了學生自主和個性化學習、課程設計開發(fā)以及學習支持服務、有指導性會談等思想內(nèi)容,對線上教育的發(fā)展具有指導意義。
霍姆伯格認為學生的自主性是遠程教育具有的一個特征,學生的自主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重視學生的作用,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4]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網(wǎng)絡教學形式多樣,更意味著線上教育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在真正實現(xiàn)教育理念過程中,學生作為重要主體作用不容忽視?!耙詫W生為中心”的理念是遠程教育理論的基礎,是遠程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核心內(nèi)容,學生的自主學習理論、學生自治理論等經(jīng)典理論,都是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理念進行論述的。
霍姆伯格認為遠程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輸送課前備課材料以及為學生提供學習支助服務更好地完成遠程教學。這兩種方式均體現(xiàn)了教師的重要性,即使是線上教育,不能面授于學生,但認真?zhèn)湔n、課后積極追蹤,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可以實現(xiàn)與線下課堂一樣的效果。線上教育雖然隨疫情爆發(fā)得到快速發(fā)展,但教師是否能及時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環(huán)境下完成教學任務也是一個挑戰(zhàn),在適應過程中需要抓重點,完成好課程設計開發(fā)以及學習支持服務。
教學交互是遠程教育的核心,也是設計在線教學最重要的因素。[5]隨著遠程教育、教學理論的發(fā)展,霍姆伯格提出的指導性的教學會談理論不斷得到實踐的檢驗,其認為雖然遠程教育中教師和學生存在空間上的分離,但只要把握好師生交互,實現(xiàn)有指導的教學會談,仍然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線上教育中可以通過在線教育平臺的相關技術實現(xiàn)師生的良好互動,為學生與遠程教師之間的溝通搭建橋梁,這也說明了相關平臺的必要性,支撐著教師與學生的聯(lián)系。
與此同時,在學生、教師、平臺因素基礎上,線上教育還會面臨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畢竟每一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個體,與社會點點滴滴存在交錯復雜的網(wǎng)格化聯(lián)系,外部因素也不容忽視。尤其受疫情影響,上網(wǎng)課成為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方式?;谏鲜隼碚摰慕庾x與分析,筆者將線上教育的評價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教師、學生、平臺、外部環(huán)境,基于此實現(xiàn)更精準的判斷與分析,如圖1所示。
三、評價指標設計原則與構建
1.評價指標原則
(1)主體多元化
在線下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是評價主體,外部環(huán)境可能只占小部分影響,但線上教育中,評價主體的二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單一化必然導致評價活動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線上教學效果,因此確定通過四大主體——教師、學生、在線教育平臺、外部環(huán)境進行分析與評價。
(2)內(nèi)容全面化
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內(nèi)容以試卷考核、知識點提問為主要評價標準,內(nèi)容也多以標準化形式呈現(xiàn)。但在線上教學時,要考慮更多方面的因素,從不同主體不同方面出發(fā),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率。
(3)結果可獲得化
受疫情所控,學生需居家學習,考慮線上教育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時要保證指標數(shù)據(jù)資料便于搜集、整理、計算和分析,從而更好地獲得計量結果,實現(xiàn)對線上教學分析。
2.評價指標的選取與構建
基于上述理論解讀與指標構建原則,從教師、學生、在線教育平臺、外部環(huán)境四個方面,構建了一個包含4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的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
(1)學生方面
線上教學對學生的自主性要求很高,霍姆伯格提到學生自主性是遠程教育的重要特征,而學生自主性是一個相對概念化的描述,具體選取學生興趣、學習質(zhì)量、學習效率、學習成果作為教育評價的二級指標。
(2)教師方面
霍姆伯格提到遠程教育教師需要把握好課程設計并為學生提供學習支助服務,據(jù)此選取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作為教師課程設計評價指標、課堂討論和課后追蹤作為學習支助服務評價指標。
(3)在線教育平臺方面
教育平臺是支撐學生、教師溝通的橋梁,是實現(xiàn)教學交互的基礎。疫情防控期間,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并推薦22個在線教學平臺供選擇。這說明平臺對于線上教學十分重要,一個優(yōu)秀的平臺應該學習資源豐富、操作便利、功能齊全、穩(wěn)定性好,滿足師生需求,因此選取指標也應遵從上述四個方面。[6]
(4)外部環(huán)境方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延期開學,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無法實地開展,這是線上教學面臨社會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網(wǎng)絡通信平臺是線上教育開展的硬件支撐,良好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也是線上學習所必備的。同時學生自身的學習環(huán)境也非常重要,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
四、AHP—模糊綜合法評價疫后線上教育
采用AHP和模糊綜合評判法定量分析線上教育評價指標體系,首先通過層次分析法(AHP)和德爾菲法(Delphi)相結合確定線上教育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權重向量,然后通過對調(diào)查問卷數(shù)據(jù)的梳理進行分層次的模糊綜合評判,最后對評判結果做出有依據(jù)性的分析和討論。
1.采集樣本數(shù)據(jù)
調(diào)查對象為云南某高校的在校師生,但因受疫情影響,學生未能及時返校,因此根據(jù)線上教育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問卷后,通過問卷星網(wǎng)上發(fā)放問卷,共收集到560份問卷,經(jīng)過整理與核查,最終有效問卷為526份,有效率為94%。有效問卷中教師8名,研究生37名,本科生481名,男女比例分別是32.4%和67.6%。通過SPSS19對收集回來的數(shù)據(jù)進行信度與效度檢驗,其中Cronbach's Alpha為0.878,KMO值為0.884,bartlett's球形檢驗(p=0.000)顯著,均滿足標準,說明問卷數(shù)據(jù)具有可靠性,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分析。
2.AHP確定權重
首先構建層次架構、對決策問題進行分層,是AHP的分析基礎。將線上教育評價作為目標層(U);將四大主體學生、教師、在線教育平臺、外部環(huán)境作為準則層(U1,U2,U3,U4),將其他相對應的二級指標作為方案層({U1=U11,U12,U13,U14},{U2=U21,U22,U23,U24},{U3=U31,U32,U33,U34},{U4=U41,U42,U43}。
其次將建立好的層次結構模型發(fā)給相關專家,由專家依據(jù)1-9比例標度法,通過兩兩比較的方式確定各個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并分別賦予相對的標度。根據(jù)專家標度,建立判斷矩陣,如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如表2所示,二級指標方法同上,礙于篇幅不再一一列舉,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最后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姿Max是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Max= 中U是判斷矩陣歸一化后的特征向量,一致性指標CI= 中n為判斷矩陣維數(shù),CR=,R1=是根據(jù)矩陣階數(shù)所引入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如表4所示,一般都是以CR作為判斷矩陣是否一致性的標準,當CR≤0.1時,滿足一致性要求,否則不滿足,需要重新構建判斷矩陣。如表2、表3所示,各指標均滿足一致性檢驗,權重(W)得以確定。
3.模糊綜合評價法
模糊綜合評判法是以模糊理論為基礎,在模糊環(huán)境下,從若干因素對評判對象的隸屬等級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方法。[7]基本步驟包括確定因素集和評價集、構造模糊評價矩陣、實施模糊變換。因素集對應線上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即U集,因此首先需要建立評價集,在設計調(diào)查問卷時,就對各二級指標采用五級量表的方式收集答案(很不好、不好、一般、比較好、非常好),因此評判集V={V1,V2,V3,V4,V5}={很不好、不好、一般、比較好、非常好},對應賦值為V={1,2,3,4,5}。
其次確定模糊評判矩陣,根據(jù)因素Uij(i=1,2,3,4;j=1,2,3,4)被評為V={V1,V2,V3,V4,V5}的隸屬度構成R矩陣(即Uij在評語V集上的頻率分布矩陣),R矩陣即為模糊評判矩陣Ri(i=1,2,3,4)。
最后將AHP評價的結果作為綜合模糊評價的權向量Wij(i=1,2,3,4;j=1,2,3,4),與模糊評判矩陣合成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向量Si=WiRi(i=1,2,3,4),并計算出各因素評價值及整體評價值,實現(xiàn)模糊變換,從而能有效地對模糊綜合評價結果進行分析。
具體操作如下:對調(diào)查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標準化處理(見表5),可以得到一級指標“學生”的模糊評判矩陣R1:
R1=0.0076? ?0.0532? ?0.2281? ?0.5038? ?0.20720.0152? ?0.0837? ?0.5456? ?0.3004? ?0.05510.0095? ?0.0722? ?0.3783? ?0.4278? ?0.11220.0171? ?0.1103? ?0.3137? ?0.4810? ?0.0779
U1的權重矩陣為W1={0.3301,0.2068,0.2883,0.1748},因此S1= W1 ×R1={0.0114,0.0750,0.3520,0.4358,0.126},一級指標“學生”的評價值Q1=V×S1=1×0.0114+2×0.0750+3×0.3520+4×0.4358+5×0.126=3.5906。依次可以計算出“教師”、“在線教育平臺”、“外部環(huán)境”對應的評價值,分別是Q2=3.6667、Q3=3.63、Q4=2.7584,故線上教育整體評價值Q=3.35388。
4.評價結果分析
(1)AHP權重結果分析
從四個一級指標出發(fā),發(fā)現(xiàn)“學生”所占權重最大,為0.4428,這也驗證了霍姆伯格遠程教育思想,線上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學生”下屬二級指標中“學生興趣”權重最大,“學習成果”權重最小,這說明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享受學習,而所呈現(xiàn)出量化的成果不必過度重視,尤其在高校中,培養(yǎng)學習自主能力更為重要。一級指標“教師”、“平臺”、“外部環(huán)境”權重依次遞減,教師是線上教課的主體,沒有教師僅靠學生,不會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平臺是輔助作用,為學生教師提供支撐,“外部環(huán)境”權重最小,雖然短期受疫情影響,開展“停課不停學”必須進行線上教學,但整體對教學效果和未來線上教育發(fā)展的影響所占比重并不大。
(2)模糊綜合評價法分析
根據(jù)AHP與模糊綜合評價法綜合得出疫后線上教育整體分值為3.35388,介于一般與較好之間,此次雖然因為疫情使線上教學得到快速發(fā)展,但不可回避的是,當前高等院校的在線教學仍然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各方面的條件還不夠成熟,需要進一步探索與改進,因此整體分值不算高。從四個一級指標可以看到“教師”得分最高為3.6667,接著是“在線教育平臺”、“學生”,最后是“外部環(huán)境”,在此次全國大規(guī)模線上教學背景下,教師和平臺相對較快適應社會大環(huán)境,積極投身于教學事業(yè),而學生可能存在偷懶懈怠思想,不能完全自主地進行學習,學習效果有待提高,分值較低,而外部環(huán)境雖有推動作用,但長期來看,并不是開展線上教育的關鍵因素,因此分值最低。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以霍姆伯格提出的遠程教育思想為理論基礎,構建了一個包含4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的疫后線上教育評價體系,通過AHP確定了各級指標的相對重要性權重,從而找到了影響線上教育的關鍵因素;最后結合模糊綜合評判法對云南該高校線上教學進行了實例評價分析。結果表明:①線上教學整體分值并不高,說明線上教育仍處于初級階段,很多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②“學生”是線上教學的主導因素,但模糊綜合評價的得分并不高,說明學生主體作用并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在日后的線上教學中要把重點放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③“教師”和“在線教育平臺”模糊評價分值最高,一方面說明教師和在線教育平臺都積極發(fā)揮了相應的作用,尤其是平臺及時升級、迅速擴容以滿足下載量指數(shù)上升的需求;另一方面從整個教育行業(yè)發(fā)展來看,教師和平臺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未來還是任重道遠,可以以此次在線教學為起點,對信息技術及教學理念不斷升級,必將對傳統(tǒng)教育產(chǎn)生變革性的影響。
基于上述分析結果提出以下幾個建議,為推動線上教育的發(fā)展提供參考。①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教學理念。近些年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理念都一直被大家推崇和實踐。具體到在線教學的實踐中,主要是基于學生個性化特征予以引導,提高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促使其意識到所學內(nèi)容和進度都可以接受,并從頂層設計、課程安排、學生管理、交流互動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教學理念。②提高教學質(zhì)量,加強師生交互。教師應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針對學生的需求和特點設計在線課程內(nèi)容,并通過增加相關視頻、案例等材料提高教學質(zhì)量。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在線教學中教師的職能會更加豐富,在原有“傳道、授業(yè)、解惑”基礎上,還需要進行有效監(jiān)督、合理引導,要在學生的學習進度控制、學習資源篩選與提供、學習狀況評價與后續(xù)指導等方面傾入更多的精力,豐富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方式,增強師生之間的交互能力。③選擇合適平臺,增強技術保障。在線教育平臺是線上教學的重要保障和支撐力量,目前市面上的教學平臺門類眾多、功能各異,但都不盡完善。[8]教師在選擇教學平臺時要以便于操作為主,其次才是功能和效果,盡量選擇可靠、成熟、穩(wěn)定的教學平臺。不能用少數(shù)“技術控”教師的在線教學水準來要求全體教師,以免掉入在線教學的技術陷阱。同時平臺也要加強技術保障,尤其是穩(wěn)定網(wǎng)絡和用戶隱私方面,避免經(jīng)常出現(xiàn)掉線或者卡頓現(xiàn)象,同時師生注冊信息也不能被惡意泄露,保證信息安全。
參考文獻:
[1]鄭勤華,秦婷,沈強,桂毅,周曉紅,趙京波,王祎,曹一鳴.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實施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建議[J].中國電化教育,2020(5):34-43.
[2]教技[2018]6號.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Z].
[3]丁興富.國際遠程教育理論研究與主要成果綜述[J].開放教育研究,2005(3):28-33.
[4]唐燕兒,關淑文.基于霍姆伯格遠程教育思想的在線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以疫情期間成人高等教育在線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20(5):27-33.
[5]唐燕兒,丁新.博瑞·霍姆伯格遠程教育思想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4(5):37-41.
[6]蘇玉婷.面向個性化學習的混合式教學支撐平臺設計與開發(fā)[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7]杜棟,龐慶華,吳炎.現(xiàn)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6:16-40.
[8]周平,楊啟良,蒲先祥.高職院校項目化課程的信息化教學現(xiàn)狀與需求分析——基于西南地區(qū)部分高職院校的調(diào)查[J].職教論壇,2019(5):72-77.
(編輯:王天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