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易晗
我和外婆上一次相見還是去年暑假,我最不能忘記的是她那雙布滿皺紋的手。
不記得是哪個黃昏,當(dāng)我乘坐公交車回家,目光在車中隨意地掃動,一雙手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手是布滿皺紋的,還長了一兩個老繭,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老人斑,像極了記憶中外婆的那雙手。
記憶中的那雙手是溫暖的。家鄉(xiāng)門前的小河邊,永遠(yuǎn)都少不了我和外婆兩人的身影。在回蘇的那天清晨,外婆帶著我在河邊散步。早間的風(fēng)拂過林梢,掠過小河,帶著一絲涼意,身子不由自主地稍微縮了一縮,外婆仿佛一直盯著我看似的,握緊我的手。暖意襲來,流入心間,隨之而來的是一種粗糙的觸感。低頭看去,只見那手果如腦海中的那般模樣,膚色黝黑,手掌卻是健康的紅潤,一看就是常年勞作的人的手。我的手被外婆的手緊緊地包裹在中間,外婆年輕時的手應(yīng)該也是細(xì)膩光滑吧,外婆的外婆也應(yīng)該曾將她的手握在掌心吧。
“你還記得這里吧,”外婆的話語傳入耳中,“你頭兩次來的時候,跟著這兒的一幫小朋友一起爬樹。人家都下來了,就你一個還待在樹上不敢下來?!庇浀茫趺磿挥浀?,當(dāng)年被隔壁的叔叔從樹上抱下來后,是您用那泛著泥土的香氣的手,將我的眼淚抹干,當(dāng)時您的手還沒有如此多的皺紋,但臉上的暖就和現(xiàn)在一樣。
繞著村子行了不到半圈,便順著河岸邊彎了腰的蓮蓬折返回去。按著從前的腳印,一步一步地走。車旁,父母已經(jīng)把要帶走的行李都收拾完畢,外婆見了,邊走邊說道:“早上走和下午走有什么區(qū)別啊,你們好不容易有空回來一趟,這就走啦?”轉(zhuǎn)身進(jìn)了老房子,沒過多久又帶著大包小包回來了?!斑@些都帶回去吧,都是你們喜歡吃的。”說著,將它們?nèi)胶髠鋷??!鞍パ?!”外婆一拍手,從中拿出一個小袋子來,“這是孩子愛吃的!路上當(dāng)零食吧,這可比什么薯片健康多了!你們路上不方便,我先給你們剝好了!”接過袋子定睛一看,是蓮子。一顆顆米白色的果實(shí),像極了一個個剛剛出生的小娃娃,白白胖胖,上面還帶著外婆手上的余溫,暖暖的。伴著外婆的叮囑上了車,將一顆蓮子送入口中,咬下去,是苦的,隨之而來的是一絲甘甜,格外爽口。向外張望,恍惚間,眼前浮現(xiàn)了這一場景:外婆一手拿著桿子,將蓮蓬拉到岸邊,又用另一只手把莖掐斷,那在我們手中不論怎么掰扯,使出渾身的勁兒也不肯斷裂的莖,在外婆那布滿皺紋的手中恍若一條脆弱的樹枝,輕輕一按,便分成了兩半。取下蓮蓬,掰開,碧綠的蓮子滾落出來,顆粒飽滿,顯得格外可愛。一搓,外皮便掉落下來,落在籃筐中,一個接著一個。
“一路小心啊——”外婆的聲音從車后傳來,我向后望去,外婆的手高高地舉起,向我們揮別。太陽升到了半空中,陽光灑落下來,透過外婆的指縫為我們指引道路,長風(fēng)拂過她的指尖,順著河水馳向天邊。
教 師 點(diǎn) 評
作者由生活中隨意瞥見的一雙手勾起了對外婆的回憶,以“布滿皺紋的那雙手”作為聚焦點(diǎn)串聯(lián)起回蘇前的一段場景。手既是敘事線索,也是抒情線索。文中對于手極盡細(xì)節(jié)的刻畫:清晨的小路上帶給我暖意,兒時為我撫去眼角的淚水,為遠(yuǎn)行的我們準(zhǔn)備蓮子……幾個微小的片段投射的卻是無盡的愛意。外婆那勤懇、質(zhì)樸、辛勞的一生,為兒孫小輩操勞、奉獻(xiàn)的一生全部通過那雙“布滿皺紋的手”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