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婷 ,劉宇,李治察
1.吉林省一汽總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吉林長春 130000;2 吉林省一汽總醫(yī)院干部病房,吉林長春 130011
急診為醫(yī)院重要的組成科室,收治大部分患者均病情重且復雜,加上急診環(huán)境混亂、擁擠,極易造成分診不清,延誤病情的現象發(fā)生。急診分診為一項重要工作,其主要是指護理人員快速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并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安排相應的順序進行就診治療,從而為搶救患者贏取更多的時間[1]。急診護理人員的分診能力至關重要,目前國內對于急診護理人員的培訓體系尚不完善,這不僅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且降低急診分診準確率。所以,重視急診分診質量和效率對提高患者搶救效率具有重要意義[2-3]。該次研究選取2018 年2 月—2020 年3 月該院不同時期在急診外科工作的護理人員46 名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應用分診專項技能標準化培訓取得的培訓效果,并未急診培訓護理體系的發(fā)展提供重要的依據,現報道如下。
選取 2018 年 2 月—2019 年2 月該院急診科護理人員23 名為對照組,另選取 2019 年 3 月—2020 年 3月該院急診護理人員23 名為研究組。其中對照組23 名,男性 2 名,女性 21 名;4 名 20~30 歲,14 名 30~40 歲,3名 40~50 歲,2 名 50~55 歲;5 名副主任護師,5 名主管護師,10 名護師,3 名護士。研究組共 23 名,男性 4 名,女性 19 名;2 名 20~30 歲,14 名 30~40 歲,6 名 40~50 歲,1 名 50~55 歲;3 名副主任護師,6 名主管護師,13 名護師,1 名護士。對比兩組護理人員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選取的護理人員均取得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對該次研究均知情同意;該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不配合該次研究,且在研究中途退出的護理人員。
研究組護理人員實施分診專項技能標準化培訓。
1.2.1 制定急診外科培訓目標 通過該次培訓,學習急診外科理論知識,進行相應的技能模擬訓練,對特殊案例進行分析,使急診護理人員提高綜合素質,具備急診護理人員分診要求,提高急診外科分診質量[4]。
1.2.2 建立培訓小組 選取科室護士長為組長,2 名大專學歷且職稱為副主任護師的護理人員為組員,建立培訓小組、考核、選拔小組,制定培訓計劃,考核計劃及選拔標準[5]。
1.2.3 理論知識、 技能操作及溝通培訓 ①理論知識培訓:主要內容包括急診分診的工作流程,問診的方法與技巧,急診外科組織管理具體流程,如何有效指引掛號就診,大量搶救患者如何檢傷分類,請示報告填寫方法,解讀檢驗數據方法,醫(yī)保政策講解,四級分診標準,對危重病情的鑒別診斷[6]。②技能操作培訓:生命體征的測量方法,急診急救儀器的使用方法,傷口快速止血和處理方法及危重患者緊急處理的方法。③溝通培訓:主要培訓內容為與患者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急診外科護理工作特點,患者的醫(yī)護護理需求,與急診醫(yī)生的配合方法和技巧,急診常見場景溝通的演練[7]。
1.2.4 各階段培訓經驗總結 應用雙向教學培訓的方法來評價該次教學成果。首選帶教教師對護理人員進行相應的考核,了解其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然后由受教的護理人員對帶教老師進行評分,指出不足,從而發(fā)揮師生互補的作用。通過上述總結,帶教老師了解學生培訓情況,同時也反省自身培訓的不足,并對培訓的相關內容進行修改和完善。
觀察兩組護理人員分診準確率及患者對其分診滿意度。
采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制定的三區(qū)四級,分診標準,對護理人員的分診時間和分診準確率進行統(tǒng)計。并制定分診、治療質量評分問卷,問卷評分依據分為分診環(huán)境、分診效率、工作態(tài)度及護理熟練度等,各項總分均為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越高[8]。具體分診標準為:Ⅰ類,此類患者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易出現異常,應立即安排患者進入搶救室實施相應的搶救;Ⅱ類:此類患者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存在潛在的生命安全,應首先安排此類患者就診,對其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護;Ⅲ類:生命體征較穩(wěn)定,但機體整體狀態(tài)較差,應優(yōu)先安排優(yōu)先診治;Ⅳ:病情和生命體征較穩(wěn)定,但存在急診情況,根據順序就診治療,但護理人員應定時對病情進行評估。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理人員分診準確率91.30%、分診時間(4.05±1.87)min 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分診準確率60.87%、分診時間(5.88±2.34)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分診準確率及分診時間比較
研究組分診環(huán)境(95.34±2.45)分、分診效率(94.65±1.52)分、工作態(tài)度(92.34±1.97)分、護理熟練度(93.24±2.34)分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分診環(huán)境(90.01±2.21)分、分診效率(90.14±1.12)分、工作態(tài)度(88.95±1.78)分、護理熟練度(87.24±2.3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分診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人員分診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組別 分診環(huán)境 分診效率 工作態(tài)度 護理熟練度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90.01±2.21 95.34±2.45 7.747<0.001 90.14±1.12 94.65±1.52 11.456<0.001 88.95±1.78 92.34±1.97 6.123<0.001 87.24±2.34 93.24±2.34 8.695<0.001
急診外科是急危重患者治療和搶救的重要場所,其主要特點為患者多,病情復雜,護理工作繁雜、工作量大等。急診分診是急診外科患者救治的重要過程,護理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準確分診,是患者得到及時救治的關鍵[9]。以往傳統(tǒng)的分診模式中,大部分護理人員缺乏相關知識,且對相關技能操作不熟練,無法及時對急診患者癥狀進行準確判斷,常會造成分診錯誤,病情程度不清的現象出現,這不僅延誤患者的搶救時間,同時增加待診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因此,提高急診護理人員的分診質量對提高急診時效性具有重要作用[10]。
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和進步,分診專項技能標準化培訓應用在急診護理人員的培訓中。其通過培訓護理人員相關專業(yè)知識,降低分診時間,提高分診準確率,使急診的空間和醫(yī)療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分配,實現急診就診科學分流,重癥優(yōu)先的原則,從而為搶救危重患者贏得寶貴時間[8]。護理人員在知識培訓后,掌握急診分診知識,利用4 級分診對疾病合理的分類,避免急診高峰醫(yī)護人員不足現象[11]。對急診護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縮短急診危重患者的檢查時間和治療時間,使其得到及時的檢查和治療,避免了因延誤時間導致病情惡化的發(fā)生。培訓護理人員溝通方法和技巧,使患者和家屬明確自身的就診區(qū)域,在護理人員的指引下,進行相應的檢查、診斷和治療,縮短患者的待診時間,同時也避免因盲目排隊造成空間擁擠和時間浪費,減少急診就診治療的護理糾紛,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工作效率[12-13]。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分診準確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分診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對分診環(huán)境、分診效率、工作態(tài)度及護理熟練度等滿意度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可見,急診外科護理人員應用分診專項技能標準化培訓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將分診專項技能標準化培訓應用在急診外科護理人員培訓中有效縮短分診時間,提高分診準確率,減少急診患者擁擠現象,是醫(yī)療護理資源得到合理的應用,提高搶救效率的同時,減少護患矛盾,提高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