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在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團潛江市委以“支部主題團日”為抓手,固化“3定3有1督”標準、推行“1+X+N”模式、建立“1展3評”機制,指導基層團組織常態(tài)化、制度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全市廣大團員青年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3定”即定計劃、定時間、定方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定計劃:團潛江市委制定全年主題團日計劃表,每月明確一項黨史主題,將黨史學習教育貫穿全年;定時間:規(guī)定每月中下旬為全市主題團日開展時間,全市各基層團組織以支部為單位,每月至少開展1次黨史學習教育;定方案:團潛江市委每月統(tǒng)一制定黨史學習主題團日方案。如,1月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2035青春愿景”、2月份“弘揚井岡山精神 堅定道路自信”、3月“熱愛偉大祖國 擔當時代責任”……精心編排有關黨史學習教育內容,統(tǒng)一制定專題講稿和PPT,基層團組織按照方案,“端碗”就能學黨史。
“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都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借著清明節(jié)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緬懷先烈,走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3月31日下午,在潛江市招商服務中心,團委書記鄧立按照團潛江市委統(tǒng)一制定的專題講稿,為團員青年講授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黨史課。
“3有”即按照有活動臺賬、有活動圖片、有團員簽到表,對各基層團組織活動開展實行全程紀實管理。針對潛江市基層團組織工作資源短缺、工作力量薄弱、機構缺乏活力等問題,制定了統(tǒng)一的工作標準、活動形式和考評機制,組織機關干部和青少年事務社工每月到基層與團員青年面對面交流,指導基層團組織常態(tài)化、制度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1督”即把團市委14名機關干部及青少年事務社工與全市基層團組織結成聯系點,每人每月下基層不少于2次,指導支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確保基層團組織把黨史理論學習落到實處。充分挖掘潛江的紅色資源,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黨史、潛江史。把黨史學習與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青年志愿服務、基層組織建設等共青團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組建“青年講師團”,打造“紅色青騎兵”等黨史學習品牌。
“1”即按照團市委要求統(tǒng)一進行部署。根據團市委統(tǒng)一制定的黨史學習講稿,各基層團組織每次安排1名團干部或優(yōu)秀團員青年上講臺主講,為本地本單位團組織的團員青年授課。
“X”即結合不同時間節(jié)點、當月熱點時事等安排交流互動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基層團組織圍繞團市委制定的支部主題團日活動方案,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走進團支部活動300余場,覆蓋5萬人次。
“N”即鼓勵各團支部結合實際,用好潛江本地紅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組織團員青年前往李漢俊紀念碑、賀龍駐軍地“熊口鎮(zhèn)紅軍街”、潛江市第一個燃起革命火種之地“漁洋鎮(zhèn)拖船埠”等本地愛國教育基地進行沉浸式黨史學習,讓團員青年在黨史學習中更有參與感、獲得感。
“通過今天的參觀學習,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的艱辛和不易,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我們的先輩依然取得了勝利,多么令人肅然起敬!”3月28日,江漢藝術職業(yè)學院表演藝術學院支部主題團日活動在熊口鎮(zhèn)紅軍街舉行,該院舞蹈專業(yè)學生吳椿燕在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黨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后感慨說。
1展:即以潛江市青年新媒體中心為主陣地,依托“青春潛江”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對全市黨史學習團日活動開展較好的團支部活動進行展示,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以此加強團支部之間的橫向比較,在全市各級團組織中營造“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氛圍。
3評:即團潛江市委將“支部主題團日”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基層團組織季度考核、年終述職述評,將團員參加“支部主題團日”活動納入“5星團員評價”星級評定,將各團支部開展“支部主題團日”活動情況納入“五星團支部”評比,大大激發(fā)了基層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在全市廣大團員青年中形成了“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黨有號召,團有行動。下一步,團潛江市委將繼續(xù)立足市委通盤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站在為黨育人的高度,立足潛江青少年思政教育和成長成才實際,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依托,著力在共青團組織建設和思想引領方面有新突破,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