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
吳昌碩(1844-1927),名俊卿,字昌碩,號缶廬。浙江安吉人。詩、書、畫、印全能的藝術(shù)家,海派藝壇的領(lǐng)軍人物。他的篆刻熔鑄諸派之長,入古出新,自成家數(shù)。
人物是吳昌碩邊款書畫結(jié)合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虛素”印,頂款“凡智與言從虛素生,則無邪欲也”,是對印文的解釋。虛素,虛靜淡泊之意?!叭勺恿⑶锖笕?,缶道人刻于扈”記錄了時間、地點與刻制者。壬子,1912年。印側(cè)陽刻一坐佛,線條極為簡練,沉思之態(tài),躍然而出。人物上邊刻的文字是:“榻穿能坐,偈持無墮,易筋經(jīng)法師傳我,老缶銘?!便懳恼f出了堅持面壁修煉與取得虛素的關(guān)系,啟人思索?!绑镜廊恕薄袄象尽?,均為吳昌碩自稱。
“明月前身”是吳昌碩追念亡妻的一方印章。傳說吳昌碩年輕時曾聘妻章氏,尚未大婚,清軍與太平軍戰(zhàn)亂的烽火已經(jīng)燒到吳昌碩的家鄉(xiāng)。章家將女兒送至吳家,吳家男性這時都已逃離,章氏與婆母相守家門。后章氏病死,吳家倉促將其遺骸埋在門前桂樹下。吳昌碩流亡回到家已是在五年之后了。當年與章氏的生離竟成了死別。吳昌碩曾有長古《感夢》追念往事,詩句“別來千萬語,含意苦難訴”,道出了思念的殷切。1909年,章氏逝去四十多年的時候,吳昌碩又一次夢見章氏,就刻了這方印以慰亡靈。
“明月前身”,陽文小篆,婀娜多姿。
邊款共有三處:印的一側(cè)為跋語,記錄下作印緣由:“元配章夫人夢中示形,刻此作造像觀。老缶記?!蔽罕瑫?,陽文。界格虛化甚至有點殘破的處理,與印面文字不受界格約束相呼應(yīng)。頂款為行書,曰:“己酉春仲,客吳下,老缶年六十有六?!标幬?,與邊款文字陰陽相參,富有變化。印的另一側(cè),則是章氏身影。長裙寬袖,搖曳徐步,側(cè)身,似在回望,欲去又不忍離去,依依難舍之態(tài),令人頓生凄楚之感。人物陽刻,造型簡約。空曠寧靜的白底,留給人神馳遐想的廣闊空間。
書畫結(jié)合的邊款格式在吳昌碩運刀如筆的經(jīng)營之下,刀情、筆意、墨趣結(jié)合得更趨完美,印章的整體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得到了全面的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