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麗
摘 要:群文閱讀可以彌補單篇閱讀的不足,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明確群文閱讀教學目標,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選擇適合的閱讀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閱讀主題,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閑暇時間,以提高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語文教學;群文閱讀;有效性;教學策略;教學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7-0050-02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獲取各種知識,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群文閱讀是一種新的閱讀形式,也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當前已經(jīng)逐漸被廣大語文教師接受并落實于一線教學。群文閱讀強調(diào)由單篇閱讀向多篇閱讀轉(zhuǎn)變,要求教師將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到一起,指導學生通過集中閱讀提出自己的觀點,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群文閱讀可以彌補單篇閱讀的不足,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從幾個方面對提高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探討。
一、明確群文閱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作用。教學活動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始終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而開展。對于群文閱讀教學來說,要以建設“書香校園”為落腳點,幫助學生樹立正常的閱讀觀念,改變當下部分學生不熱愛閱讀,不重視閱讀的現(xiàn)狀。要引領學生廣泛閱讀經(jīng)典作品,深刻體會文化內(nèi)涵,通過群文閱讀教學促使學生多閱讀,多了解,多積累,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讓閱讀融入生活,陶冶思想道德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有著非常神奇的力量,能夠幫助學生主動學習知識,讓學生快速融入到事情之中,并且快樂高效地完成任務。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一個人的興趣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要通過有效的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圍繞學生的興趣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研究發(fā)現(xiàn),青少年學生看感興趣的動畫片或者是讀物時,能迅速記住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而且家長問他們想看什么時,他們能迅速說出動畫片的名字,甚至是哪個臺,什么時間播放,看到了哪一集等。這就是興趣的魅力。所以說,教師要想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要知道學生感興趣的是哪一類讀物,然后根據(jù)他們的興趣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文章。
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tǒng)教學理念總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強調(diào)教師單方面向?qū)W生講解他們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甚至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些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只是機械地學習知識,難免感覺課堂是枯燥乏味的,不愿意聽講。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群文閱讀教學效率,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如果不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并發(fā)揮主體作用,他們就會產(chǎn)生心理落差,認為其他人不歡迎他,不在乎他,這時他們就會產(chǎn)生拒絕溝通的心理,不愿意聽從教師的意見。這不但會對他們現(xiàn)在的學習產(chǎn)生不良影響,而且會對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所以說,教師應該讓學生占據(jù)課堂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說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學生的意見。而教師只需要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才給出恰當?shù)慕ㄗh,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有利于教師減輕教學負擔。
四、選擇適合的閱讀內(nèi)容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句話可能在不同的時間,用不同的語氣,對不同的人說,意思可能不一樣。但青少年學生智力發(fā)展還不太成熟,心智比較單純,很難理解通過諷刺、暗喻、影射等手法表述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選擇的讀物要符合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直接、明了,便于學生理解,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五、選擇適合的閱讀主題
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就很難將各篇課文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要求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花時間將文章之間彼此的聯(lián)系和不同點弄清楚,明確所選擇的主題,并依此選擇相應的文章。一般來說,可從具體內(nèi)容、文化內(nèi)涵、作者表達方式等方面把不同的文章分為不同的主題。例如,以人物成長教育為主題,可選擇《名人成長的小故事》《難忘的童年生活》等文章;以愛心為主題,可選擇《人與動物和諧發(fā)展》等文章;以珍愛生命為主題,可選擇《生命的價值》《尊重生命》等文章。
六、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群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構建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進行整理,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更好地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總結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到哪些文章有著共同特點、哪些文章具有承接性,并說一說如果把所學的文章放到一起可以分成多少個類別、為什么這么分、以什么來串聯(lián)各篇文章之間的關系。這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
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閑暇時間
經(jīng)過一天繁重的學習,很多學生回到家除了要完成老師留的家庭作業(yè)之外,還要參加舞蹈、鋼琴、小提琴、書法、古箏等各種培訓班的學習。這使得孩子壓力過大,沒有太多的精力閱讀課外書。而群文閱讀本來就對學生來說較為困難,需要他們在課后不斷閱讀與積累??伤麄冞B最基本的閱讀時間都沒有,又怎么能夠提高群文閱讀的有效性呢?因此,建議老師和家長不要給學生過多的負擔,讓他們有閑暇時間用于課外閱讀。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群文閱讀在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語文教師對群文閱讀缺乏透徹的理解,教學目標不夠清晰,課堂秩序較為混亂,阻礙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而且不同體裁、不同表達形式、不同語言風格、不同作者的文章,在給學生帶來豐富的信息和巨大的思考空間的同時,也給學生帶來許多疑惑,使學生難以全面理解。因此,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及時的分析,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改進,要明確群文閱讀教學目標,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選擇適合的閱讀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閱讀主題,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時間,以進一步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婷婷.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2]韋芳.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樣態(tài)及反思:基于課堂觀察的分析[J].教育導刊,2019(06).
[3]趙倩,謝佳原.語文群文閱讀“遞進式”的選文原則與實踐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04).
[4]倪謝超.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以《景陽岡》一文教學為例[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02).
[5]尹浪,王雁玲,陳際航.為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而教——群文閱讀教什么初探[J].教師教育論壇,2016(12).
[6]李國驚,謝建萍.從“拓展”走向“完善”——關于群文閱讀“話題式組文”的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