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玲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將幼兒早期閱讀的目標納入了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提出要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不但能為他們升入小學后接受正規(guī)的讀寫教育做好準備,而且能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我園是一所閱讀特色園,近十年我們一直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在大班的閱讀活動中,教師要喚起幼兒的閱讀興趣,根據(jù)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發(fā)展需求,為幼兒的自主性閱讀活動提供支持與指導,同時豐富閱讀活動內容,讓幼兒從“要我讀”到“我要讀”。
繪本的精心選擇對大班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尤為重要,教師為大班幼兒選擇繪本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在大班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挑選易于幼兒理解且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繪本,為大班幼兒開啟閱讀之門。選擇繪本時,首先應考慮繪本的趣味性,只有有趣的繪本才能吸引幼兒的閱讀興趣。例如,大班幼兒會因為繪本《我爸爸》中的爸爸像大馬一樣大口大口吃東西而開懷大笑。選擇繪本還應注重多樣化,因為多樣化的繪本題材能拓展大班幼兒的閱讀視野,能豐富大班幼兒的情感體驗。顯然,教師為大班幼兒選擇繪本時應本著豐富性、多樣性的原則,盡可能地涉及大班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努力選擇具有知識性、情感性、推理性、科學性的不同系列的繪本。
游戲是幼兒最基本、最喜愛的活動,他們在游戲中能夠得到發(fā)展。游戲有親子互動游戲、語言表演游戲、區(qū)域活動游戲等。在班級的區(qū)域活動閱讀角里,教師投放了多種游戲材料,如排圖講述游戲材料、棋類游戲材料、配對游戲材料、自制圖書材料等。新鮮有趣的故事、隨意組合的圖片、內容豐富的自制書報、各類制作圖示,甚至是集體教學活動中使用過的一些圖片和卡片都是游戲活動中的閱讀材料。
開展“大圖書閱讀”集體活動,指導幼兒學習按照順序仔細觀察圖書畫面并將前后頁聯(lián)系起來理解故事內容;請家長參與到閱讀活動中,開展“三百六十五夜閱讀”活動,家長堅持每晚臨睡前進行親子閱讀,并鼓勵幼兒去幼兒園與大家分享自己喜歡的故事;開展“故事大王”比賽,讓幼兒單獨或與同伴合作將他們最喜愛的故事在全班幼兒面前分享,既鍛煉了幼兒的閱讀能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信心。
我們在活動區(qū)域設計了“閱讀區(qū)”,提供了大量適合大班幼兒閱讀的圖書,以及方便閱讀的書桌和坐墊,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幼兒在入園后、自由活動、午點后、離園前,都可以自由選擇圖書進行閱讀。幼兒在無拘無束、輕松自在的區(qū)角閱讀交流活動中,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往往能夠得到意想不到的發(fā)展,在幼兒自己閱讀時,教師要仔細觀察幼兒,傾聽他們的對話,及時、適當?shù)亟o予支持與指導。
繪本對畫面的連續(xù)性與節(jié)奏感的控制有很高的要求,這也構成了其獨有的閱讀特征。有些繪本的畫面像有一條線貫穿整本書,如《彩虹的盡頭》中幾乎每一頁都有一道美麗的彩虹貫穿全書,時而近,時而遠,時而清楚,時而模糊。大班幼兒到了邏輯思維開始萌芽的階段,對他們來說,講述單獨畫面已經(jīng)不是難點,他們更多關注的是故事情節(jié)前后的聯(lián)系。
大班幼兒的閱讀能力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們會嘗試將畫面一頁一頁地連貫起來,既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圖書內容,又使其逐步養(yǎng)成整體閱讀的習慣,促進了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繪本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方式來表達作品思想的。在繪本中常常隱藏許多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通常與主題息息相關,如果對其缺少關注必然無法發(fā)現(xiàn)作品中蘊含的獨特內涵。很多幼兒看書時習慣快速翻閱,以至于閱讀畫面時只看到主體物而忽略了細節(jié)部分,這就妨礙了他們對圖書內容的理解,達不到良好的閱讀效果。因此,我們應加強對幼兒閱讀畫面細節(jié)方面的指導。在轉向下一畫面時,幼兒就會更加留意畫面的細節(jié),從而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繪本主要是用圖畫來表達故事寓意的,因此運用了很多美術中的專用符號使畫面更加豐富和立體。因此,在繪本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引導幼兒關注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符號,提高其對作品的理解能力。以繪本《彩虹的盡頭》為例,在獾和狐貍奔跑,滑下山坡時,在青蛙跳時等多處用到了動線,特別是在最后獾和狐貍知道對方是自己的寶貝時,高興地跳了起來。四幅畫面中動線從少到多,很好地表現(xiàn)了獾和狐貍的心情。再如,在獾和狐貍在樹洞中躲雨時想起了碰到的三個動物,作者用三個圓形的小畫面來表現(xiàn)它們正在回憶的場面。
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閱讀時,主要是關注幼兒所用的方法而不是關注結果。當幼兒解釋他的閱讀行為時,一方面讓幼兒有效地整理自己的閱讀思維方式,另一方面也讓同伴學習他們的閱讀經(jīng)驗。
以繪本《彩虹的盡頭》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閱讀中討論:獾和狐貍看到彩虹時在想些什么?在看彩虹的上面有些什么?彩虹有幾種顏色?你是怎樣看出來的?通過分享同伴的閱讀經(jīng)驗來改進閱讀方法,培養(yǎng)幼兒自主閱讀的能力。
幼兒有了初步的閱讀經(jīng)驗,需要在新情境中加以運用,才能有效地鞏固和發(fā)展閱讀能力。如四季變化時,帶幼兒到戶外欣賞美麗的景色,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根據(jù)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指導幼兒用規(guī)范、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將這些感受用圖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以達到經(jīng)驗遷移的目的。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不能忽視家庭的作用。教師要充分挖掘家長資源,通過家長會、個別面談、QQ 聊天等方式向家長介紹閱讀活動對幼兒的作用,讓家長積極參與親子閱讀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
家長們意識到輕松愉快的親子閱讀氛圍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卻往往不知從何入手。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家長培訓。我們會定期開展家長研討會,家長們在研討會中提出困惑,共同討論,交流經(jīng)驗,總結出很多親子閱讀的技巧。例如,堅持安排一個固定時間為幼兒朗讀故事,可以是晚飯后或睡覺前,每天為幼兒朗讀15 分鐘左右,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朗讀時家長要繪聲繪色并與幼兒有眼神交流,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可以通過提問啟發(fā)幼兒思考、和幼兒交談等方式啟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節(jié)日來臨時,家長和幼兒閱讀自己收到的祝福短信,并幫助他們編輯想說的祝福語通過手機短信發(fā)送給親朋好友。節(jié)日時,教師布置了許愿樹,幼兒通過繪畫或圖文結合的方式制作心愿卡,掛在許愿樹上,互相講述和閱讀,表達不同的節(jié)日祝詞,感知不同的節(jié)日氛圍;在家園欄開設《幸福一家》欄目,展示家長和幼兒一起去戶外玩?;騾⒓泳蹠恼掌⒏缴虾唵蔚奈淖钟涗?,請幼兒為大家介紹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隨機教育,能為幼兒今后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育行為,多關注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說,引導幼兒在閱讀活動中主動學習。在幼兒閱讀活動的指導方面,教師要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觀察,樂于嘗試,不斷總結,既要借鑒其他幼兒園早期閱讀的經(jīng)驗,又要依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讓幼兒從“要我讀”到“我要讀”,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為幼兒開啟閱讀的智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