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則孜·尼亞孜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的診斷與治療體會。方法:選取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新和縣人民醫(yī)院感染科收治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為觀察對象,共計43例,研究開展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予以患者病情診斷,開展綜合治療對策。結果:43例患者經(jīng)綜合治療后顯效26例,起效1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67%。結論: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病情危重,需及時予以確診,開展綜合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有效性。
關鍵詞: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R3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174-01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為臨床呼吸內(nèi)科常見疾病,因多種因素導致肺毛細血管彌漫性損傷,以肺不張、肺水腫、透明膜形成為主要病理改變,患者發(fā)病后伴有明顯低氧血癥及呼吸窘迫癥狀,具有較高病死率[1]。臨床學者針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病因病機尚處于探究階段,考慮疾病死亡率較高,對臨床治療時機具有較高要求,為提高臨床治療有效性,需及時進行病理診斷,開展針對性診療對策尤為重要?,F(xiàn)研究筆者特針對我院收治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癥臨床診斷與治療情況進行探討,為臨床診療工作參考提供經(jīng)驗借鑒。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新和縣人民醫(yī)院感染科收治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為觀察對象,共計43例,研究開展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區(qū)間20-63歲,年齡平均值(34.16±1.53)歲,誘發(fā)因素包括:壞死性胰腺炎9例,藥物中毒7例,多發(fā)傷19例,中這個肺炎并感染性休克6例,其他2例。
1.2方法
1.21診斷:于患者急性發(fā)作期間,評估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予以患者X線胸片診斷,可見肺紋理增多,可見邊緣模糊,肺動脈楔壓≤2.39kPa,氧合指數(shù)化<39.90kPa,動脈血氧分壓<6.5kPa,排除心功能衰竭。
1.22治療:于患者接診后第一時間將患者轉至重癥監(jiān)護室進行針對性治療,快速建立人工通道,給予患者人工吸氧,有效維持血氣指標,依據(jù)患者病理癥狀及生理功能,合理設置小潮氣量通氣,指導患者呈俯臥位通氣,可有效降低胸膜腔壓力,減緩心臟壓迫,開展針對性通氣,實施肺開放策略,有效評估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肺可復性張高低針對中重度患者,建議采用高PEEP療法。
1.3評價標準
依據(jù)患者有效動態(tài)順應性、臨床癥狀及體征、X線胸片等癥狀評分療效,若患者肺部濕啰音消失,肺動脈楔壓、氧合指數(shù)化、動脈血氧分壓基本正常,經(jīng)X線檢查肺部陰影基本消失,療效判定為顯效;若患者肺部濕啰音減少,肺動脈楔壓、氧合指數(shù)化、動脈血氧分壓趨于正常值,經(jīng)X線檢查肺部陰影減少,療效判定為起效;若不滿足上述指征,則為無效,有效率=(顯效+起效)/43×100%。
2、結果
43例患者經(jīng)綜合治療后顯效26例,起效1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67%。
3、討論
急性呼吸窘迫癥為臨床常見急性呼吸衰竭,以成年人為高發(fā)人群,誘發(fā)因素較多,主要是指肺內(nèi)外病變導致肺毛細血管損傷、誘發(fā)的器質(zhì)性病變,疾病起病較為急促,具有較高病死率。急性呼吸窘迫癥臨床治療有效性與治療時機具有高度關聯(lián)性,開展早期防治對策尤為重要;于患者接診后,客觀評估患者肺部健康情況,針對肺部功能健全患者建議使用小潮氣量進行通氣,可有效避免人工通氣導致肺實質(zhì)性損傷,加強抗血小板凝聚對策,選取抗血小板藥物,有效確保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加強肺組織保護,避免肺損傷,限制性液體管理,嚴格控制24小時內(nèi)出入量,確保機體循環(huán)穩(wěn)定性,確保氧氣供給充足,可有效避免或減輕高通透性肺水腫情況,有效減緩疾病進展,為疾病轉歸爭取時間[2]。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治療時需合理選取治療藥物,可聯(lián)合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可有效抑制一氧化碳的合成及釋放,減少自由基,降低肺部毛細血管通透性,避免疾病進展;基于臨床醫(yī)學發(fā)展限制,臨床學者針對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癥病因病機、臨床治療尚處于探究階段,尚無特效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與臨床多年工作經(jīng)驗中發(fā)現(xiàn)糖皮質(zhì)激素、β受體激動劑、順式阿曲庫銨等藥物于急性呼吸窘迫癥治療中具有一定用療效[3];臨床學者于藥物治療基礎上更趨向于肺開放策略,采用改良式通氣模式,通過俯臥位通氣,預設壓力通氣等手段,合理設置小潮氣量通氣,有效提高肺順應性,廣泛適用于中重癥急性呼吸窘迫癥患者,可有效降低胸膜壓梯度值,緩解心臟壓迫,避免疾病進展,降低疾病病死率[4]。本研究筆者傾向于采用高PEEP肺開放策略,確保患者器官供氧充足,有效降低肺實質(zhì)損傷,加強肺組織保護機制,于治療期間,呼吸系統(tǒng)順應性較好,有效避免肺泡塌陷,有效維持呼吸末肺容積,提高存活率。
綜上,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病情危重,需及時予以確診,依據(jù)患者病情開展綜合治療方案,提高疾病治療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鄒芳,唐文燕.無創(chuàng)高頻通氣治療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江西醫(yī)藥,2020,55(12):1777-1780.
[2]田益.探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ICU臨床治療[J].飲食保健,2017,4(19):36.
[3]張玉紅.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病人的護理指南[J].飲食保健,2017,4(1):136-137.
[4]張楨銘.大劑量沐舒坦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效果[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9,30(23):4132-4133.
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新和縣人民醫(yī)院感染科 8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