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花
【摘要】隨著社會各界及教育部門對學前兒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各地區(qū)幼兒園逐漸重視對學齡前兒童特殊教育教學的改進及創(chuàng)新,深入分析學前融合教育工作中出現的困境,并探究出能夠有效解決相關難題的應對策略,幫助特殊兒童在參與融合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會與同伴之間增強互動并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以促進其能夠更快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學前階段;融合教育;
前言:學前融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將具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學齡前兒童匯聚到一起,讓需要特殊教育的兒童進入到普通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針對這部分兒童應設立專門的教室,同時,研究及分析特殊兒童的不同需求,為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創(chuàng)設有利于其成長及發(fā)展的學前教育環(huán)境,為其提供更為專業(yè)化的特殊教育教學形式,并推進幼兒可以盡快進入到普通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幼兒教師給予幼兒人際交往方面的更多機會,促進其社交能力得以培養(yǎng)及提升。
一、學前融合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學前融合教育最初是從國外傳過來的一種教育理念,并在我國長時間的發(fā)展過程中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教育教學當中,兒童的身心發(fā)展障礙的特征表現得越來越多樣化,比如,自閉心理、語言障礙及智力發(fā)育緩慢等疾病,隨著這類特殊兒童數量的增加,學前融合教育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政府、學校及家庭各方面的力量融合到一起,逐漸組合成更加完整的教學體系。但就當前實際狀況來看,一些媒體及平臺對學前融合教育進行了很多的宣傳及報道,而且許多康復及醫(yī)療相關機構也希望施以援手,但是,實際工作的落實還是不到位。當前,對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重要作用進行調查及研究的結果顯示,對特殊兒童開展學前融合教育教學,能夠使其語言及行為上取得一定的發(fā)展及進步,促使其表現的情緒更加正面,因此,在各地區(qū)的幼兒園開展學前融合教育是一種必然趨勢,對特殊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到十分有利的作用。
二、學前融合教育面臨的困境分析
首先,幼兒教師需加強對特殊兒童的重視。特殊兒童本身具有有別于常人的特征,這對于幼兒教育產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礙作用。許多幼教工作者在對特殊兒童開展教育活動時,對于自閉癥兒童或者腦癱患兒有些束手無策,進而產生了抵觸心理,但是對于一些肢體上出現缺陷導致行動不便的兒童接受程度較高,教師對于特殊兒童應做到一視同仁,以更好地開展學前融合教育教學活動。其次,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性不夠。在開展學前融合教學過程中需加強自身的特殊技能,對于專業(yè)出身基本上都是學前教育的幼兒教師來講,掌握的都是面對普通學生的幼教專業(yè)知識,因此,無法滿足特殊兒童的真正需求,應加強對幼兒教師在學前融合教育方面的指導及培訓,以促進教師相關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學前融合教育的發(fā)展策略分析
1.加強對融合教育機構的改革
融合教育機構需順應當前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需求進行改革及完善。幼兒園應對教師進行專業(yè)性的培訓,并且讓幼兒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及教訓,以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素質得到有效提升,為學前融合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落實及發(fā)展發(fā)揮實際作用。同時,幼兒園應為教師提供更好的工作氛圍,以緩解教師在開展學前融合教學時產生的巨大壓力。
2.教師應時刻注重自身教學的創(chuàng)新
許多幼兒教師在剛開始開展學前融合教學的時候,由于和自身專業(yè)不相符,致使其在教學時不夠自信,因此,幼兒教師應不斷加強對自身工作的認同感及責任感,而不只是將融合教育當成日常上班工作的一部分,教學工作一旦出現困難,就會產生畏縮心理,幼兒園也需要在對教師開展相關培訓工作的時候,促進其對教育事業(yè)產生更強的信念,以獲得工作上的更大動力,并在工作上取得進步時產生滿足感。同時,認識到學前融合教育工作需要教師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及崇高的品質,并且要學習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使自身的知識儲備量更加豐富,以更好地開展相關教育教學活動,幼兒教師也應時刻注意進行自我情緒疏導,以免有消極的情緒出現,使自身的教學工作效率下降。
3.依靠政府力量的支持
政府及教育部門為推進學前融合教育的穩(wěn)步發(fā)展發(fā)揮著必不可少的關鍵作用。許多幼兒教師開展學前融合教學時經常出現困難,政府應針對這些難題制定相關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guī),并加以正向引導,以推動學前教育的全面落實及發(fā)展,首先,政府及教育部門應結合當地實際狀況開展教研活動,對一些特殊兒童的家庭及幼兒園進行走訪,面對這些兒童的教學環(huán)境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基于此提出可行性強的改進策略,并對,幼教工作者進行相應的引導及支持,同時,也獲得了家長的信任。建立健全保障體系,為從事融合教育教學工作的幼兒教師提供更多薪酬待遇上的保障,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實際作用,促進幼兒教師能夠更有動力地專注于自身的教學工作,并為幼教工作提供明確的教育方向,設計更加科學的教育教學計劃,真正做到有規(guī)可循、有法可依,在廣大政府及教育部門的有力支持及指導之下,促使學前融合教育教學工作得到順利開展,并推進教師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根本上得以提升。
總結
總而言之,我國學前融合教育的發(fā)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國家、社會及學校的廣泛重視,將這一教學工作提上日程并加以有效落實,幼兒教育工作者所從事的教育工作需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及使命感,并將其融入到學前融合教育教學當中,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yè)技能,為需要特殊教育的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學內容及方式,以促進學生能夠獨立面對及融入到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從而促使教師的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朝軍,陳杰.教育公平視角下學前融合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0):176-178.
[2]高超,林云強.我國學前融合教育研究共詞網絡的可視化分析[J].幼兒教育,2017(12):49-55.
[3] 胡梓滟.美國學前融合教育課程解析——以喬沃尼奧課程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