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林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超強的感官感知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學習的特質,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文學藝術素養(yǎng)。近些年,由于新課改的頒發(fā),音樂課在初中課程中也有了重要的地位,互動教學在音樂課程的中的重要性也越加明顯,學生在互動式音樂教學中體會韻律感以及歌詞蘊含的美妙,因此,本文就初中音樂課堂互動教學的積極意義進行分析,從而探究出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生感官指導、把握學生感官特點等提高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并展開論述。
【關鍵詞】互動;初中音樂教學;積極意義;策略
音樂課程不像專業(yè)知識學科具有高度的實用性,但音樂在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細胞以及提高學生藝術情操上具有重要作用。音樂可以表達思想與情感。西方著名樂家貝多芬他不僅應用音樂成就了自己,更用的音樂去治愈,鼓舞了許多人;再者,中國鋼琴大師朗朗更是譜寫著中國鋼琴家的輝煌歷史,給予了一代又一代人無數的慰藉,因此,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要依據新課改標準探索科學有效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幫助提高學生塑造良好的音樂藝術氣質。
一、初中音樂課堂中開展互動教學的積極意義
互動性在藝術類課程學習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幫助學生通過互動的過程去感知美好的事物以及事物本身的內在特點。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調動學生參與音樂課堂互動教學,不僅有利于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細胞,更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美感,讓把握音樂中旋律美、節(jié)奏美以及歌詞美等音樂的眾多美好,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氣質。不僅如此,學生通過音樂課堂其他同學一起互動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看待世界的美好觀念,學生善于用美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事物,會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面對問題。因此,教師要找尋科學有效的音樂互動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綜合感官,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初中音樂課堂運用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1.1改進教學方式,加強教學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在開展任何教育教學活動,教師應找到正確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而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教師更是要避免傳統(tǒng)“一直學唱”的教學模式,教師開展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耳朵、眼睛、嘴巴等多感官來參與到音樂課堂互動教學之中,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音樂感應與感官互動。因此,如果教師運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將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互動性,從而必將降低學生音樂歌唱的熱情與興趣,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注意要及時發(fā)揮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提升學生歌唱的熱情。
例如教師在開展初中音樂《保衛(wèi)黃河》的音樂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愛國熱血情懷,開始歌唱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保衛(wèi)黃河》的音樂視頻,這樣有利于調動起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愛國感知。在學生把握《保衛(wèi)黃河》音樂學習的節(jié)奏韻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高音、低音、女高音、男高音等不同聲部,再讓學生推選一位獨唱或引唱,讓學生分聲部練習歌曲,最后學生之間共同把握節(jié)奏與聲部一同合唱,從而激發(fā)學生之間的互動性與配合感。
2.2加強學生歌唱指導,增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
音樂教學中經常存在一些節(jié)奏、韻律、音調起伏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很少能夠完全掌握這些重要的歌唱基礎知識。因此,在歌唱教學中許多學生怕自己唱錯或者唱跑調引來學生的嘲笑,所以不敢開口唱歌,教師就要加強對學生發(fā)音感官與歌唱音調的干預與指導,通過學生集體歌唱的方式單學生害怕出錯的心理,增強學生歌唱的自信心。
例如在開展初中音樂《鼓浪嶼之波》歌唱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到這首歌曲中的歌詞量較大,音調起伏以及音律高低的變化也比較頻繁,這可能導致學生唱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從而導致學生害怕唱不好以至于缺乏歌唱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在重復指導學生歌唱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自己歌唱的空間,并在關鍵時刻教師及時參與到歌唱中來隨聲附和。就如;用手擊打桌面“|××|×0|××|×0|”給予學生音律感官上的指導以及節(jié)奏感知上的引導。同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手掌拍打出歌曲的節(jié)奏,協(xié)助調動學生聽覺感官有利于及時對學生歌唱困難的部分加以指導,幫助學生不間斷的完整歌唱。隨后,教師帶頭讓學生與教師一起共同歌唱。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集體清唱,教師運用鋼琴或其他樂器為學生伴奏,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從而提高學生音樂課堂歌唱的熱情,增強學生音樂歌唱的自信心。
2.3把握學生學習心理,吸引學生參與互動教學
中學階段的學生對知識學習有著豐富的好奇心以及渴望度,特別是針對具有娛樂性以及實踐性的教學活動更加具有無限的熱情與渴望。但在音樂教學中許多學生表現(xiàn)出毫無興趣的態(tài)度,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音樂課堂缺乏興趣。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以及思想感情,對喜歡的事物也是相對特別的,而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音樂教學內容,往往又是學生不喜歡的古典音樂、歌頌祖國、贊揚戰(zhàn)爭精神的教學內容,學生認為課堂教學中的音樂都是沉悶乏味不時髦的,音樂課堂極少獲得學生的參與感。因此,教師要把握學生學習心理開展趣味教學,吸引學生參與互動教學。
例如教師在開展完《輕歌曼舞》這個單元的音樂知識以及歌唱學習之后,結合學生所學的音樂課程教學開展“歌唱舞會”的單元主題舞蹈演唱會。請同學們在班級中挑選出主持人,班級的每一位同學都作為歌唱選手參加“歌唱舞會”音樂教學。同時,讓同學們自由組合或單人成組表演歌曲演唱或以音樂伴奏的舞蹈表演,而歌唱內容可以是課本所學的歌曲,也可以是學生自己喜愛或者擅長的歌曲,教師根據學生所唱歌曲的體情況進行點評與指導,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到音樂互動教學中來,從而提高學生音樂的歌唱表現(xiàn)能力與參與感,增強學生音樂學習的動力與樂趣,還有利于學生人際交流與表現(xiàn)能力的培育。
【結束語】
具體而言,音樂課堂中發(fā)揮互動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對學生藝術特質的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它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通過與教師、同學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更有利于實現(xiàn)綜合性藝術人才的發(fā)展,音樂教學讓學生在乏味與壓力的教學中得到情緒的緩解,讓學生的身心暢游在音樂藝術的天堂,從而培養(yǎng)學生健全完善的藝術人生,提高學生對藝術音樂的向往與熱愛。
【參考文獻】
[1]周丹.互動,讓初中音樂課堂更精彩[J].黃河之聲,2020(1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