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要】網絡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徹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尤其是小學英語,學生可以借助視頻的標準朗讀學習發(fā)音,掌握一些關鍵詞的用法、讀法,還能結合網絡上一些教學的背景和外延資料以及配套的精彩圖片等,豐富英語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學習熱情等,所以大多數小學英語老師,把網絡技術當成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
【關鍵詞】小學英語? 網絡技術?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4-0068-03
網絡技術在我們生活中、學習中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生活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甚至改變了老師的備課方式、教學觀念等等,使課堂教學徹底從過去的單一傳授,一味灌輸,一個老師對一班學生進行統(tǒng)一式的教學模式中走了出來,借助網絡技術實現了個性化,一對一的教學,老師可以通過網絡有針對性地教學,為學生指導、點撥,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隨時就某一個知識反復學習或者對課堂上沒聽懂的再進行個性化、針對性的學習,大大幫助學生解決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也極大地促進了課堂教學。英語這樣一門外來語言,有它自身的特點,再加上我們語言環(huán)境的局限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真的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因為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大多數老師除了講解單詞、語法、句子等,對于課文的講解要么由于語言的限制老師講得不靈活,不透徹,要么就是學生學得迷迷糊糊,一知半解?,F在網絡技術的,學生隨時可以就某一個單詞的讀法、用法,或者它的近義詞、反義詞等,通過網絡隨時查找,隨時學習掌握,從而為課堂有效的教學做好了準備。作為英語老師,本人一直研究網絡與小學英語教學的結合和運用,總結了以下幾點方法,與大家交流:
一、讓學生借助網絡進行預習
眾所周知,預習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手段,所以小學英語老師在上新課前,總要給學生布置相應的預習作業(yè)。比如,認識單詞、了解詞的用法和標準發(fā)音等。但是我們知道由于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學生在預習時很難通過音標學會發(fā)音,所以經常有學生發(fā)音不標準的現象,久而久之出現了“啞巴英語”的學習現狀?,F在有了信息技術,網絡以及多媒體,只要你輸入相應的階段、年級、單元等,就能從不同的平臺上搜到你想學習的單元單詞,不但有標準的發(fā)音、意思,還有對單詞的用法、詞性的講解等等。比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Unit 2 Colours!”的預習時,對red、green、yellow、blue、black等有關顏色的單詞,學生通過網絡預習時,不但能聽到標準的發(fā)音,掌握發(fā)音的技巧,還能看到對應的顏色和圖片,使學生的預習變得有趣、多彩,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Colours!”這一單元做好了鋪墊,也為有效教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 奠定了基礎。
小學學生因年齡比較小,自制力比較差,所以在預習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布置一定的預習任務,讓小學生去完成;同時因為小學生對網絡資源的查找不甚在行,且學生很容易被網絡上其他的游戲、電視等吸引,所以,教師應該提前為學生查找相應的預習資源,讓小學生打卡完成。傳統(tǒng)的預習只要求學生去看書,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即可,教師對于預習結果的檢測和檢查沒有絲毫的機制,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結果的檢測、檢查,學生是否預習了,預習的結果如何……等等這些教師都應該形成長效的機制,這樣可以促進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運用網絡豐富單詞教學
英語是一種語言,它和語文的教學方法是一樣的,每一節(jié)課,每一篇課文、每一個單元的學習都少不了要“消滅”或者說積累幾個陌生的字詞和詞匯。而我們知道像詞匯這類基礎知識的教學,如果老師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傳統(tǒng)死板,就很容易使教學陷入沉悶無趣的狀態(tài),使學生的學習變得僵化、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所以,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結合小學生喜歡新鮮、有趣的天性和心理,發(fā)揮信息技術下網絡的作用,運用網絡活化詞匯的教學。
比如,在學習五年級“Unit 1? Whats he like?”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網絡上相關的有趣圖片,帶學生學習其中一些陌生的單詞,如,friendly、nice、kind、quiet、funny、strict等,再讓學生運用這些單詞造句,不但能強化學生對單詞本身的記憶和學習,還能讓學生熟練這個單詞的用法。還有對“Whats he like”中出現的一些常用句型,如,“Whats…Like? She/He is…”老師也可以通過網絡,給學生呈現一些動畫對話,讓學生熟悉,并掌握句型的用法等等。有了網絡上一些相關的、豐富的資料的配合,英語基礎知識單詞的教學就不會那么枯燥了,并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更有新意,更有意思,也更有質量。
在單詞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對英語的興趣特征,然后去有針對性地選取網絡圖片或者視頻資料,讓學生去學習。教師在對圖片選取時,一定要注意圖片與單詞所表達的內容是一致的,是學生能夠看得懂的,是在小學生認知范圍之內的;對視頻內容的選取也是一樣,且在網絡資源的選取時,小學英語教師還要考慮圖片和視頻內容的關聯(lián)性,這些內容一定是符合教學內容和目標的。此外,這些材料只是為小學生學習單詞服務的,切忌喧賓奪主,小學生的注意力被教師選取的這些教學內容所吸引,轉移了對課程內容的注意力,這樣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結合網絡進行課文和閱讀教學
英語既然是一門語言,那么課文是它的主要學習內容。但是由于以往認識觀念的局限性,再加上教學條件的限制,學生學習課文大多也只有聽老師的范讀或者會有一些教材中配套的磁帶。一來有些詞匯的發(fā)音難免會有不準確,節(jié)奏把握不好的時候,真的會把一篇優(yōu)美的、有感情的英語課文或者短文讀成一篇教材內容,使學生聽不出英語的味道,也聽不出真正的英語這門語言的特色和魅力。也就影響學生英語課文學習和英語朗讀,使學生的學習缺少專業(yè)性。
現在,為了給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英語的氛圍,老師在教課文時,就可以通過網絡找相關課文的動畫配套閱讀,讓學生聽標準的、有節(jié)奏的發(fā)音,學習讀課文。尤其是在朗讀的時候,網絡上一些音頻、視頻,真能讓學生體會到英語的魅力,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其英語成績,推動英語教學的發(fā)展。
四、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網絡
對于小學生來說用母語——漢語寫作,對他們來說都是難事,大多數學生費好大的功夫都不見得能寫出好的作文。更不要說用英語這門外來語言進行寫作了。但是英語閱讀和寫作,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影響教學質量,更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成績。因為,學生能用英語寫出一篇完整的作文,不但證明他們基礎知識,如詞匯、語法等的扎實功底,也證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英語寫作還能無形中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的理解能力,能極大地促進學生對英語課文和閱讀的學習。所以,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老師要借助網絡上一些相關的文章,讓學生先熟悉結構,再進行仿寫,逐漸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比如,在學習了“My week”這一節(jié)時,就讓學生通過網絡看看其他小朋友怎么過周末,然后再讓學生通過仿寫的方式,結合自己的實際寫一寫自己的一個周末。只要老師引導的方法得當,并能引導學生通過相應的例文,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英語作文都會上一個臺階。
五、利用網絡布置作業(yè)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如釘釘、QQ或者微信群為小學生布置作業(yè),作業(yè)內容可以通過網絡布置、作業(yè)完成情況也可以通過網絡這些平臺來實現,在布置作業(yè)時,教師可以把具體的家庭作業(yè)發(fā)至聊天群,學生家長可以第一時間看到作業(yè),并可以在家監(jiān)督孩子認真完成。并將完成的結果通過這些平臺上傳,英語教師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學生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并可以通過學生在這些軟件上提交的作業(yè),掌握學生對上課知識點的學習水平。對問題比較多、比較難的知識點,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對學生進行重點講解,以再一次鞏固這些知識點。
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輔導,比如教師可以將發(fā)到這些軟件上的語音作業(yè)及時檢查的同時,糾正學生的發(fā)音,實現差異化個別輔導;教師也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學生對英語的書寫,第一時間看到問題所在,以及時糾正。通過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學生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實現對學生作業(yè)的及時輔導,并對作業(yè)完成得好的學生提出表揚,讓其能夠獲得學習的喜悅感。實現英語教學的目的。
六、利用網絡實現家校溝通
英語教學主要通過學校教育來實現的,很多家長也因此就覺得學生學習的好壞完全取決于學校的老師,把孩子的教育責任全都推到老師的身上,這種錯誤的觀念和做法,導致家校合作和溝通都成為了極大的難題,而網絡這種快速化、實時化的交互工具為家校合作帶來了新的契機,通過網絡上的交互平臺,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構建只有學生家長參與的聊天交流群,或者點對點添加家長的聯(lián)系方式,對小學生在校的英語學習情況:包括作業(yè)完成情況、課堂表現、課外表現等及時向家長反饋,或者通過短視頻、語音等方式向家長傳遞學生學習的基本信息,以便家長及時掌握。
家長也應該及時把學生在家學習英語的情況及時向教師反饋,包括孩子在家學習英語的狀態(tài)、英語口語的練習,單詞的誦讀情況、學習中還存在的問題等,及時向班級的英語教師反饋,只有這樣,家長和教師的信息才能實現實時的共享,才能互相交流教育的經驗,從而給學生最好的英語教育。
因此網絡也是家校合作的橋梁,是實現信息共享的媒介,家長和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高效的英語教學。
七、利用網絡資源實現師生評價
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多以紙質評價為主,而網絡給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提供了新的方式,利用互聯(lián)網絡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對英語教師的上課方式、上課內容、上課效果等進行評價,利用各種交互軟件可以對英語教師進行實時評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評價對自己講英語課的方式、內容等進行相應的調整;教師也可以利用軟件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反映進行評價,且評價的結果可以實時發(fā)送到學生或者家長的手機上,學生便可根據英語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在下節(jié)課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予以調整,以便達到最佳的聽課狀態(tài)。
此外,互聯(lián)網使得評價的主體更加多元化,家長也可以對英語教師進行評價,且評價的結果也會反饋給英語教師,英語教師也可以根據家長的反饋對自己的授課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
總之,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為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老師只要正確認識網絡,不要談網色變,并引導學生正確、合理、科學、有效地運用網絡,網絡反而會在學生的學習中,在課堂教學中產生意想不到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少風.網絡技術與小學英語口語小學的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10).? [2]楊文靜.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7.
[3]徐靜.淺談影響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因素[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17(07).
[4]伍小青.新課程中英語教學策略[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5(10):9.
[5]仲明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黑龍江省小學英語教學整體改革實驗體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