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師應重點關注閱讀教學。開展閱讀教學的方法很多,本文主要探討群文閱讀教學的相關策略。筆者認為語文教師需認識到,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能提升學生整合知識的能力,能讓學生接觸到更豐富的閱讀素材。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立足教材,找到群文閱讀切入點;文本細讀,從一篇知多篇;開展對比閱讀,提升閱讀分析能力;重視課外閱讀,發(fā)揮群文閱讀的作用。這些策略能夠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在閱讀課堂上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在語文學習中有更好的表現(xiàn)。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36-0153-02
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不過,任何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兩天就能實現(xiàn)的,因此,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這方面,語文教師要不斷做出努力,圍繞閱讀課堂,積極地優(yōu)化教學方式[1]。教師大多將目光放在教學效率的提升上,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借助它可以打造靈活的、內(nèi)容豐富的語文閱讀課堂。讓學生身處其中,可以在一節(jié)課內(nèi)接觸到更多的文本,學到更多的閱讀技能。群文閱讀的應用能實現(xiàn)一篇帶多篇,那么在教學時,如何確定“一篇”,選擇什么類型的,或者選擇的標準是什么,又如何實現(xiàn)帶多篇,帶哪幾篇,這些是比較重要的問題。本文主要圍繞課堂教學,探討群文閱讀的運用策略,下文將進行具體分析。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重要意義
首先,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會整合各種文本,并將其呈現(xiàn)在課堂上,讓學生來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跟著教師一起學習如何整合多篇文章,進而提高整合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能作用于語文閱讀方面的學習,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知識時有更多的思考。
其次,要提升閱讀能力離不開大量地閱讀各種文本。在群文閱讀中,學生能在一節(jié)課內(nèi)接觸到更多的文本,接觸到更豐富的閱讀素材,這樣能有效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具體策略
(一)立足教材,找到群文閱讀切入點
群文閱讀的應用有著一篇帶多篇的重要作用,實際應用過程中就要注意這“一篇”應該如何選取,筆者認為應該立足于教材。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教材是開展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因此需要對教材做出全面的剖析,找到每一單元的主線,分析每一單元課文的特點,進而找準開展群文閱讀切入點[2]。此外,在語文教材中,每一單元導讀部分都有明確的語文要素要求,分別為閱讀要素、寫作要素,這也應該是教師重點關注的。如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中,閱讀要素為分清內(nèi)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這一單元的課文包括《北京的春節(jié)》《臘八粥》等,教材中提到的語文閱讀要素就是這一單元開展閱讀教學的重要方向,也是開展群文閱讀的重要指導。教師在選擇引入課堂的文章時,就要選與此主題相同的或是寫作手法相近的,便于學生對文本做分析,體會詳寫、略寫的妙用。
(二)文本細讀,從一篇知多篇
開展群文閱讀是為了讓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率更高。而要讓學生能從中有更多的收獲,就必須讓一篇帶多篇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可以從一篇文章的學習中領會這一類文本的閱讀技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這一篇課文的講解一定要細致,即開展文本細讀。
如在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jié)》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重點是讓學生體會文章詳略得當?shù)膶懽魇址ǎ蚨處煂@一部分一定要講得細致些。這不是單純要求教師將所有內(nèi)容都呈現(xiàn)給學生,而是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分析。這樣才能讓學生從一篇“知”多篇,這里的“知”的實現(xiàn),就是靠學生的自主探究[3]。
教學時可以采用提問的方法啟發(fā)學生思維,如作者在描寫北京春節(jié)的時候是按什么順序展開的,都是什么時間?你在讀完了這篇課文之后,對于北京春節(jié)有什么印象呢?借助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對文本有初步感知。之后進入主題: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能發(fā)現(xiàn)作者寫了非常多的日子,是每一個日子都寫得很詳細嗎?此時就將學生的思緒帶到了詳略這一層面。接著再讓學生自己分析作者把哪些內(nèi)容寫得比較詳細,而哪些內(nèi)容又是略寫的?!杜D八粥》與《北京的春節(jié)》相類似,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按照這樣的方法來分析,可以作為一篇知多篇的練習。這樣一來,學生就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分析文本的方法,而教師也可以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確他們還有哪一部分知識沒有弄懂,便于對群文閱讀教學做出調整,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開展對比閱讀,提升閱讀分析能力
群文閱讀的好處就是在一節(jié)課內(nèi)學生會接觸到多篇文本,可以讓學生將不同的文本進行對比閱讀,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在語文教材中,同一單元的課文會有一些相同點,因此可以讓學生開展對比閱讀。同樣一個主題,不同的作者是如何去表現(xiàn)的?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入更多的文本,如選擇同一個作者的不同文章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梢园凑罩黝}或者內(nèi)容結構來選擇相近的文本,讓學生進行對比閱讀。
如在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中,采用對比閱讀教學能收獲比較好的效果?!恶R詩》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是《馬詩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因而可以選擇這一系列其他篇章作為群文閱讀素材,讓學生開展對比閱讀,由此分析李賀的寫作風格。
再如《匆匆》這一篇課文是朱自清的作品,文章表達了作者面對匆匆流逝的時光而表現(xiàn)出來的無奈、惋惜等情感。而作者的情感是蘊藏在字里行間的,作者的情感是自然流露的,不刻意,不做作。教學時可以選擇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春》,讓學生進行對比閱讀,進而讓學生在對比、分析的過程中感受到朱自清作品中優(yōu)美的語言、自然表露的情感。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能夠體會到朱自清作品的特點,后續(xù)在自主閱讀朱自清其他作品時,會更有方向性,能自主分析其中的情感傾向。DBDD0168-F8AA-4CE5-A542-FDBD58D6A701
還可以選擇和《匆匆》類似的惜時傷時的文本,如陸機的《短歌行》、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讓學生分析同樣是惜時,不同的作者是如何去寫的,是直接表露了心境,還是寄托自己的情感于具體事物上。如此,便可以讓學生明確,同樣一個主題可以寫出多樣化的文章,在閱讀時需要立足文本,但又不局限某一文本,進而對其做全面分析,領會其中的內(nèi)涵。
(四)重視課外閱讀,發(fā)揮群文閱讀的積極作用
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明確的是一味地依靠教材上的文本也是不夠的[4]。雖然教材中所選擇的文本都是文質兼美的,但畢竟受到篇幅限制,文章的數(shù)量有限。
如在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可以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內(nèi)容。教材中選擇了《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經(jīng)典之作。但這些文本還不足以讓學生鍛煉相關能力。因此需重視課外閱讀,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活動閱讀更多的名著。在第四單元中,要求學生能關注文本中對于外貌、神態(tài)、言行的描寫,進而能很好地體會人物的品質。這個要求是比較細致的,學生只依靠教材中給出的幾篇課文來體會是遠遠不夠的。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讓他們在課下也能自主地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將在課堂上學到的各種閱讀技巧并在課下加以鍛煉,進而提升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快樂讀書吧”這個欄目,鼓勵學生閱讀,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書籍或者文章,逐漸幫助學生養(yǎng)成這個好習慣。
總之,閱讀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要提升這一部分的教學質量,可以采用群文閱讀這種方法,在應用時需要緊緊圍繞課堂來開展各項教學活動,讓其作用能夠最大化地發(fā)揮,有效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力以及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盧偉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課內(nèi)外,2020(8).
[2]張梅香.小學語文高年級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赤
子,2020(5).
[3]周能慶.關于建設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特色課程的策略探究[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教育理論研究(第十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
[4]馬翰軒.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作文:教研,2019(4).
【作者簡介】
張玲(1988~),女,回族,寧夏石嘴山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DBDD0168-F8AA-4CE5-A542-FDBD58D6A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