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
【摘要】小學語文學科兼具人文性、工具性及生活性,對于學生當下的學習、成長以及將來的人生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在教學內容方面,小學語文知識呈現出體系多樣、范圍大、內容雜等特點,學生在獨立學習中很難把握出一條內在邏輯與學習線索。基于此,與教材編排特點、學生學習習慣及語文學科特點相符合的大單元整體教學走進一線教師的視野,逐漸受到教師及學生的廣泛歡迎。這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系統(tǒng)的教學思路、科學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教學組織的基礎上統(tǒng)籌語文知識,以大單元整體教學建構起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 大單元? 整體教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3-0104-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思路中的弊端也在不斷顯露,一線教師亟待探索出更符合科學教學理念、現階段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與部編版教材內容選擇及編排特點相契合的單元主題教學逐漸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在相關的教學實踐中也顯示出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如何將學科知識在搭配、選擇的基礎上有效地融入課堂,同時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積極地進入自覺的學習狀態(tài),這是一線教師長期以來所面臨的教學困境。而大單元視野下的整合教學則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圍繞具體的單元教材內容、學生的發(fā)展需要選擇教學主題,在知識串聯整合的基礎上運用多樣化、趣味性、參與性的教學方法,從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兩個角度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最終能夠極大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從具體的教學實踐來看,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在基礎性知識之外,有閱讀、寫作、課外拓展、學習實踐等教學范疇,語文教學活動呈現出很大的綜合性。此外,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知識講解以及教材文本,學生的自主學習、思維培養(yǎng)及視野擴展同樣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題中之義。最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也需要有意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文素養(yǎng)、語言能力及知識運用能力等,“孤立式”“被動式”“一言堂”等教學模式顯然不能實現這樣的更高階的教學要求。從多個角度來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大單元整體教學尤其實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只有從單元主題及整體教學出發(fā),將相對零散的語文知識整合進系統(tǒng)的學科框架中,同時建構起學生參與、學生體驗、學生實踐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文學習的興趣、能力和素養(yǎng),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才能夠實現最大化。下文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進行策略性的闡釋。
一、從單元主題出發(fā)深挖教材文本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中,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對知識進行逐一講解,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不僅知識的呈現方式是零散的,其中的課堂主題、知識重點也難以得到突出。在筆者看來,單元整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思路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于其破除了單篇孤立式教學模式的弊端,能夠從系統(tǒng)優(yōu)化的角度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自然能夠得到凸顯?;诖?,在圍繞特定的主題展開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學需要有意地引導學生回歸教學文本,有重點地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的探索和理解。這不是主題性教學活動基本要求,同時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條重要方法,能夠在教學實踐中產生巨大的教學意義。
例如在部編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整合教學中,學生將在對不同文章的閱讀中梳理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描寫方法等,從“字里行間眾生相”出發(fā),本單元的教學主題也不言自明?;诖?,教師可以從“人物”這一主題出發(fā),從“說”與“寫”等兩個角度入手帶領學生深挖教材文本。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分別對小嘎子、嚴監(jiān)生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在交流和討論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將其與具體的文本內容及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這樣的一個“說人物”的過程既是學生深入品悟課文文本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領悟作者絕妙的人物描寫手法的過程;基于此,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交流所得及課堂所學進行獨立的“人物”短文創(chuàng)作,在讀、說、寫的連貫性教學過程中升華教學效果。
二、單元主題教學的過程優(yōu)化策略
從語文學科的語言學、綜合性出發(fā),小學語文教師若不注重教學過程優(yōu)化策略,課堂教學便極易走向死板化、枯燥化;從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心理特點角度來看,學生往往還不具備積極的學習動力和良好的學習素養(yǎng),他們更愿意被多樣的、生動的、有趣味的內容所吸引,在此基礎上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感便直接影響到了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課堂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是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一個重點,尤其是在大單元整體教學中,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也更應該在教學理念更新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入手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體驗感。這不僅僅是提高教學效率的要求,更是促進學生學習素養(yǎng)提升、學習興趣增強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課堂導入階段,舊知激趣法、情景教學法等都是很好的教學策略,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采用多媒體優(yōu)化、互動教學、游戲性教學等多種策略。如在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四時景物皆成趣”這一部分課文的整合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可以嘗試從“四季”“夜月”“山水”等本單元常見的意象入手,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在月色之下的神奇感受、與山水相遇的所見所感,同時結合多媒體圖片、音樂、微課等烘托氛圍,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對單元主題形象的、整體的感知;再比如,結合課文《鳥的天堂》,教師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并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將不同種類的鳥兒與其圖片相對應,通過簡單的知識競答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三、單元整合中的語文生活化教學
語文學科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實踐有密切的聯系,從語文知識的工具性角度出發(fā),學生對語言、文化等知識的掌握也最終需要在生活實踐中得到運用和檢驗。此外,從教學內容的擴展等角度入手,語文學科的生活性同樣賦予了語言學習過程更多的魅力,同時也極大地延伸了語文學科的內涵?;诖耍罨虒W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遵循的一條基本教學路徑,在單元整合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學更是發(fā)揮著聯系不同文本、激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習實踐的重要作用。在單元整合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教師可以從社會情景、自然情景以及個人生活情景等多個角度進行延伸,同時適當地將課內教學內容及課外語文知識相結合,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優(yōu)化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認識。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牧場之國》《金字塔》等文章縱橫古今中外,從人文歷史、自然環(huán)境、城市生活等多個角度入手描寫了不同地域之美。然而,文本中所展現的內容離學生的日常生活還具有一定的距離,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對文章內容及情感的理解?;诖?,教師可以嘗試生活化的教學路徑來為學生探索出理解文章的“鑰匙”。如教師可以首先嘗試以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展示江南古老的水鄉(xiāng)、我國北方的廣闊的草原以及西部浩瀚的沙場,從我國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情景入手來理解“人文”與“自然”之間的深刻聯系。最后,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或旅游經歷來加深思考,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帶著思考和情感進入對文本的閱讀,閱讀效果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以科學評價體系建構高效課堂
在小學語文學科大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通過深挖教材文本、拓展學科內涵、優(yōu)化教學過程及生活化教學手段逐步地提高內容精度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學生的深厚學習氛圍之下的積極參與和感悟。在這個過程,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也必不可少,圍繞整體教學、過程性教學所展開的科學教學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教師的教學過程而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從一方面來看,有效的教學評價手段能夠促進學生擴展思維、獨立思考、加深理解,同時確立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及信心;從教師教學的角度來看,大單元整體教學中的評價環(huán)節(jié)幫助建立起有效的師生溝通及反饋機制,更有利于教師設計教學目標、安排教學過程,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補充。
例如:在《月是故鄉(xiāng)明》《梅花魂》《祖父的園子》等文章的整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梯度性學習任務的設計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將科學的教學評價方式貫穿學生的學習過程。如教師可以首先要求學生通過自讀課文來理解基礎知識并發(fā)現疑問;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積極地提出問題,同時在小組合作交流進行思考并選取文章重點段落進行感悟;此外,學生也可以通過對比分析、朗誦等方式來提高學習過程的趣味性等等。在對梯度性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教師可以重點關注于過程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思維擴展及學習交流的活動當中。最后,教師也可以嘗試設計學生展示或學生互評等的評價方式,在此基礎上更好地提出語文學習過程的主體性。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的教學形式和教學目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重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教學設計和教學安排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及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大單元視野下的整體性教學策略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地進行與此相關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中建構起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策略性建議能夠對教學實踐帶來啟發(fā)。
參考文獻:
[1]曾祈佳.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創(chuàng)意探索[J].華夏教師,2020(13):75-76.
[2]劉紅寧.部編版小學語文單元主題習作教學方法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101.
[3]趙婷婷.單元整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20(8):94-95.
[4]王祥連.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為學生“量身定制”——以蘇教版小學語文五(上)第五單元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7(Z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