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茜
摘 要:教育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礎,我國在求發(fā)展的同時也一直注重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學教育是人數(shù)最多,也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小學教育中,小學教育是最基礎。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國小學教育模式開始逐漸變化,出現(xiàn)了翻轉課堂。翻轉課堂的出現(xiàn),對于小學數(shù)學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它讓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诖?,文章分析了翻轉課堂的特點,對小學翻轉課堂的實施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希望促進翻轉課堂的運用,從而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翻轉課堂;特點;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小學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打基礎的時期。小學教育應該有其特點,但是在我國的小學教育中,教育方式和中學教育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小學生和中學生的性格不同,小學生更為活潑好動,同樣的教學方式,在小學生身上的效果不一定好。尤其是數(shù)學這一學科,在小學中一直是教育的重難點。隨著我國教育模式的不斷改變,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出現(xiàn),這種方式給小學數(shù)學的教育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教學方式,使得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效果出現(xiàn)明顯的提升。
二、 翻轉課堂的概念以及特點
(一)概念
翻轉課堂,顧名思義,就是將以前的課堂方式進行轉變。以前在課堂上,都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教師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體。而翻轉課堂是將這種形式進行轉變,教師在課堂上只是進行引導,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結合課堂內外的時間,促進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教師的教學方式由講變成了看,教師在課前收集相應的教學資料,利用當前發(fā)達的信息技術,在課堂上讓學生觀看相應的資料或者視頻,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分析,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二)特點
首先,翻轉課堂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和灌輸者,在課堂上,一般是由教師來進行主導的。但是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一個引導者。在課堂,教師知識作為思路的引導者,引導學習去獲得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從教授知識的人變成了教授學習方法的人。
其次,翻轉課堂中,學生的角色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發(fā)生了變化,學生也必然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這樣課堂才能保持平衡。教師從主導者變成了引導者,那么學生就變成了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從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知識到翻轉課堂中的主動學習,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并且翻轉課堂中,學生能夠自主控制學習進度,對于學生來講學習的自由度更高,也更容易讓學生自主學習。
此外,翻轉課堂對課堂時間的分配也與傳統(tǒng)的課堂不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將知識一股腦在課堂上進行講授,其他的課外知識由學生自主去學習。而翻轉課堂則不然。它將整個學習進程重新分配,課堂上不一定要講解所有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這種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時長,并且對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有好處。
三、 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
(一)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自主
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基本是老師講什么,學生學習什么。但是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在課前會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然后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課程目標。一般來講,教師會選擇一個探究式問題來引入課程,讓同學們進行自主的學習。這種方式對于學生來講學習更加自主了,不再是跟著老師的腳步走,而是跟著自己的學習進度走,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并且對于薄弱環(huán)節(jié)還能進行大量的練習。此外,翻轉課堂一般會用到視頻教學。也就是說,教師讓學生自己看視頻學習,教師只對學生進行一些思路上的引導。這種方式一來更加的有趣,整體的學習氛圍會更加的輕松;二來,能夠重復性地進行學習。傳統(tǒng)教學方式基本上學生一走神,知識點就已經講過了。但是,一節(jié)課的時間,其實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這樣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翻轉課堂就不用考慮這么多了,走神之后,可以倒回去重新聽講,不用擔心知識點漏聽,學習的節(jié)奏掌握在學生的手中。翻轉課堂讓學生的學習自由度更加提高了,從側面促進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更多了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家校之間的溝通大多是通過家長會來進行的,手續(xù)復雜不說,溝通的次數(shù)還不多,溝通效果根本就不能保證?,F(xiàn)在加上了電話溝通,但是溝通效果還是不理想。并且,傳統(tǒng)的溝通一般內容都是圍繞孩子的成績,對于其他的內容則很少進行溝通。而翻轉課堂將學生的課內和課外時間結合起來,讓學生的課堂更加的生活化。這種方式促進了學校與家庭的溝通,相當于讓家庭和學校共同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翻轉課堂的家校溝通更為頻繁,并且溝通的內容更為全面,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更為有益。
(三)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傳統(tǒng)的教學,都是圍繞課本進行的,整個的教學模式比較呆板,在一定的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而翻轉課堂則改變了這種模式。它在課前、課中以及課后都對知識的傳授進行了顛覆,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對問題進行自主的分析,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思想禁錮,促進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翻轉課堂整個學習過程是學生自己的思維在起作用,學生思維的靈活度以及思考的全面性都得到了鍛煉。
四、 小學數(shù)學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一)巧用課前情景導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來講,這個階段的學生思想處于不成熟的時期,不能以大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而小學生在這個時期,好動、不愛學習。這些都是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難點。要在小學數(shù)學中實施翻轉課堂,首先需要利用好課前的情景導入。情景導入做好了,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接下來的教學也就會更加的方便了。對于課前的情景導入,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以及課堂內容來制定,不同年級的學生、不同的課堂內容,其情景導入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借助各種電子設備,找到適合的課堂資料,制作成相應的課件。在課堂上,利用自己找到的資料引導學生進入課堂。一般而言,選擇使用視頻或者動態(tài)的圖片能夠使得課前導入的效果更好,學生能夠更快地投入進學習中。課前的情景導入是課堂的基礎,它基本確定了整堂課的學習氛圍,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采用適合的導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