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茹
【摘要】高中作文,是對學生整體語文水平以及思維的全面檢驗,它占據(jù)著語文的半壁江山,因此,在語文課程中,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重中之重。而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如何,并不是由天賦決定的,而更多是取決于后天的閱讀和訓練。在現(xiàn)代化社會中,如果我們的寫作能力較強,那么會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非常大的便利和幫助。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目前高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仍不容樂觀。針對這種情況,通過對高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再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對應策略,以期切實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作文? 教學現(xiàn)狀? 優(yōu)化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6-0135-02
一、高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
(一)從學生角度出發(fā)
作文,其實是生活的藝術,如果沒有對生活的觀察、認識和感悟,很難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的正是這個道理。一篇優(yōu)質的作文,除了要闡述自己的觀點之外,還要對觀點進行論證,可是事實上,學生根本沒有和生活沾邊的例子來填充,只能東拉西扯,隨便湊湊字數(shù),最終只能導致作文空洞乏味。造成這種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其實是由于高考升學的壓力以及學生對寫作認識的偏差,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導致知識面窄,不會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也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作文如果沒有優(yōu)美的句子加以點綴,沒有豐富的詞匯量填充,那么寫出來的作文質量就不怎么樣,越怕越寫不出來,如此就造成了惡循環(huán)。
(二)從老師角度出發(fā)
從當前整個局勢來看,語文老師已經被作文教學壓的喘不上氣來,雖然是很重的一個包袱,但是又不能不背。對于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教學標準,也沒有詳細的寫作計劃和訓練方法可以參考,只靠著語文老師的經驗以及憑空想象,自然這樣的作文教學方法只能是紙上談兵。另外,在應試教育的壓迫下,為了提高作文分數(shù),一部分老師只能教學生死記硬背范文,以便到時候能順手套出來。這嚴重和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相背離,不僅急功近利,而且久而久之會養(yǎng)成學生懶得思考的習慣,最終他們寫出來的文章往往都是“假、大、空”的。
二、提高高中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善于運用多種方法,提升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作也不例外。只有學生想寫,而不是將寫作看作是一種負擔,那么腦筋才會轉起來,思維也越開放,寫出來的東西才更有趣味。老師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來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1.創(chuàng)設情景。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先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中心思想以及情感表達,在真實生動的情境中產生寫作的靈感。例如在高中作文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學會運用多媒體、投影儀等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將枯燥的文本知識通過輔助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通過傳統(tǒng)的單一文字刺激,升級為聲音刺激、色彩刺激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情感,促使他們真正進入到情境中,感受情感最真實的表達。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一篇作文需要學生以母愛為主題,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創(chuàng)作。這時候,老師就應該事先到網上搜索一些真實反映母愛的真人真事來對學生加以指導,輔助影像以及圖片,比如《關于我母親的一切》,該影片主要講述了母親在兒子車禍身亡之后,為了完成兒子想要見到父親的遺愿,不遠千里去尋找丈夫的故事。又比如《兩個人的芭蕾》,該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遠嫁南方的北方婦女由于無法生育最后領養(yǎng)女兒仙仙并獨自撫養(yǎng)長大的感人故事,類似于描寫母愛偉大的影片還有很多,只有學生真實去感受主人公的情感,他們在作文表達中情感才會更豐富,內容將更打動人。
2.優(yōu)秀作文賞析和展示。對于寫作教學,我愿意用鼓勵的方法來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讓他們從鼓勵中獲得寫作的滿足和驕傲。老師可以在班級內墻上的一片空地上專門用來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并將評語一起展出,為的是營造一種聲勢“這樣的文章,我也能寫出來”,他們更希望自己的作文也能被展示在墻上供同學們閱讀,進而體會寫作成功之后的喜悅感。只有學生有信心,他們才想表達,對于被展出作文的作者來講,他們也同樣能從鼓勵中進步,下一次將寫出更優(yōu)秀的文章。
(二)善于積累豐富的素材,擴大閱讀范圍
1.從生活中積累
試想一下,和生活脫節(jié),沒有任何生活常識的人,他能寫出熱愛生活的文章嗎?生活是一切情感的來源,只有我們善于觀察生活,我們的字里行間才會有人文氣息。只有在作文中填充豐富多彩的素材,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感受深了,那么可寫的人物和事物也就多了,到時候在寫相關主題的時候自然文思泉涌,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更具有激情,才更有可讀性。例如老師布置了一篇關于“時間如梭,倡導學生要珍惜時間,珍惜光陰”類似主題的作文,這篇文章難就難在需要學生從生活出發(fā),需要對生活觀察極為細致的人才能有內容可寫,對于和實際生活嚴重脫離的學生,那么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
2.從社會中積累
高中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除了要重視基礎知識傳授之外,對于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yǎng)也是當今最為關注的一個話題。他們今后是國家的接班人,是祖國的棟梁,他們整體素質高低將和國家的形象密切相關。因此,高中生更應該將業(yè)余時間投身于關注社會上。豐富的社會熱點知識將為自己的作文錦上添花,也會讓作文內容更加充實、完整,更富有探討價值。特別是近幾年來,在高考作文中,作文題目將越來越注重和社會熱點話題相結合,只有學生關注到這方面,才能在文章中有理可循,將更成功地跳脫闡述人生哲理的傳統(tǒng)表達,而把自己的作文放在一個更高的境界中。這里建議老師在課余時間或者是課上多給同學們找一些《新聞聯(lián)播》里的最新素材,只有不斷地積累素材,才能在今后的寫作中游刃有余。
3.從課外閱讀中積累
課外閱讀同樣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感以及表達能力的提升。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學生能獲取到更多課本上接觸不到的知識和案例,如果在下一次寫作中能恰當?shù)剡\用,那么一定會為作文增添更多光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從老師角度出發(fā),開展課外閱讀并不是放馬式閱讀,老師一定要從中進行引導并加以闡述,老師可以制定相關的閱讀計劃,例如每周要讀多少量,每天要保證多少量等等,如果能和語文教學計劃完美結合,那么教學效果一定事半功倍。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時候,作者對荷花的比喻非常優(yōu)美,形象地刻畫出了月下荷花晶瑩剔透的形態(tài),帶給讀者無限地想象。在欣賞完之后,我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那就是自行閱讀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研究一下這兩篇文章的異曲同工之處,同時再找出它們的不一樣之處,下一節(jié)課和同學們分享。這個作業(yè)不僅擴展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知識,還能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和善于總結問題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另外,老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每天寫日記,每周寫周記的良好習慣,看的多了,自然也就有的可寫了,當學生的閱讀量積累到一定高度之后,那么學生將文思泉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寫作最高目標。另外,課外閱讀指的是多閱讀別人優(yōu)秀的文章,其實閱讀的過程也是和作者進行思想交流的過程,如果今后在碰到類似文章寫作的時候,想象當時看過一篇文章,它是這樣寫的,然后再沿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那是不是非常方便呢?
(三)重視作文講評,巧妙下評語
作文講評課的質量是提高作文教學的關鍵。老師在講評課中一定要注重有針對性地、有重點地對每個同學的作文情況進行講評,側重于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泛泛而談。其實作文講評課,形象來講像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又像是一盞指路燈,學生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總結經驗,對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提高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而老師的評語則是對學生作文質量和人文關懷的雙重評價。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不喜歡那種蒼白、模棱兩可、缺乏個性的僵尸評語,在看到這樣的評語之后,他們只能一笑而過,內心根本不會產生任何波瀾。他們最喜歡的評語是富有個性化,精簡但一擊即中,而且讓學生有啟發(fā),有思考。在這里特別要提醒各位老師的是對于寫作能力并不突出的學生,他們的評語一般要以鼓勵為主,切記不要將他們的作文改的面目全非,巧妙下評語,其實考驗的還是語文老師講話的藝術。另外,對于寫的不怎么樣的學生來講,他們的評語要以正面評價為主,千萬不要全面否定,這樣將嚴重摧毀他們的自尊心,甚至導致他們完全失去對寫作的興趣,要想再一次建立,那可謂難上加難了。
三、結語
總之,隨著考試對作文寫作要求越來越嚴格,各位老師一定要更加深入研究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打破傳統(tǒng)的寫作觀,尊重寫作自由,只有學生敢寫、想寫,那么才能在日積月累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才能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發(fā)揮想象力。因為寫作可以說是貫穿人一生的,如果能在高中甚至更早階段將學生的寫作能力提上一個臺階,那么無論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怎樣的寫作難題,相信他們都能從容應對。
參考文獻:
[1]杜雪峰.新形勢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措施研究[J].教學考試,2017(16):66.
[2]劉麗.新課程標準下高中作文教學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21(5):59.
[3]陸一.如何提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J].速讀(上旬),201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