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躍武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發(fā)展,互聯網已經與教育連成一體,教學以互聯網為資源、為手段不斷拓展教學內容和教學空間,讓學生無障礙地感知、學習和理解知識,移動教學也因此應運而生。所謂線上教學,它來自于O2O教學模式——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以線上促進線下,以線下帶動線上,實現跨時空的有效教學,屬于O2O模式中的線上部分,旨在拓展知識、鞏固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科綜合素養(yǎng)。由于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線上教學也來到了農村課堂,但是農村教育的一些落后點影響了教學質量。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了農村政治課堂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政治? 農村? 線上教學? 有效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0-0037-02
思想政治是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是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教育部門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學,期望通過政治學習讓學生形成法治意識和理性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政治認同感,從而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有效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然而,高中政治教學是人的教學,而人是社會性動物,生活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實際生活中,一成不變的學科理論知識難以說服學生,不利于學生建立思政意識,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鑒于此,思想政治教學需要網絡環(huán)境的融入,即建立線上教學課堂,讓學生及時、有效、海量地接觸相關信息,進行理性思辨和綜合分析,用政治觀點看待事件、解決問題,潛移默化中掌握思想政治知識,培養(yǎng)政治綜合素養(yǎng)。
一、農村政治課堂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陳舊,難以煥發(fā)移動教學活力
線上教學應該與新課改理念相融合,用教學實踐來支撐新課改理念,讓新理念煥發(fā)生命力,也因此點亮線上教學。然而,農村地區(qū)對于新理念的學習并不到位,全體教師還沉浸在“成績?yōu)橥酢钡恼J知中,新理念被傳統(tǒng)理念取而代之,應用到線上教學之中,于是移動課堂也變成了傳統(tǒng)意味的課堂。過去,學生在教室內謄抄背誦,現在,學生在手機上、APP端謄抄背誦,沒有本質區(qū)別,因而政治線上教學質量并不能達到素質化教育標準。而且,受到“應試教育”傳統(tǒng)思想的負面影響,農村政治教師雖然會利用網絡資源去拓展政治教學內容,但是卻主要是圍繞學科考試的考點、應試方向等為基礎的,并不會全面解放課程資源,學生選擇網絡資源去學習政治知識的自主性不強,依然循規(guī)蹈矩,按照教師的需求與想法去整理網絡信息,所以并不能實現自主學習,嚴重缺乏線上學習自覺性。在這種狀態(tài)下,即便構建了線上教學平臺,形成了“線上+線下”的混合式互動模式,也并不改變以教師單向講解政治知識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結構,無法重構師生關系,并不利于實現有效教學。
(二)教師線上教學經驗不足
線上教學是以信息技術為前提的線上靈活教學,教師需要學會靈活操作微信、QQ、云課APP等移動終端的教育平臺軟件,使之為自己的教學工作帶來便利,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深度學習思想政治內容,與教師實現虛擬互動,提高政治性問題的解決能力。然而,農村學校思想政治教師的線上教學經驗不足,信息技術應用不靈活,組織線上活動存在一些障礙,影響了教學質量。通過調查可以判斷,農村政治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去組織學科活動時,普遍會比較依賴PowerPoint軟件,雖然會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但是卻將多媒體課件看成是課堂板書的替身,還將不必書寫板書所節(jié)省下來的課堂時間用來講解新的政治知識,增加了課堂知識容量??上攵@種做法不僅無法切實喚起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鍛煉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還會直接增加學生的知識識記負擔,讓學生變得愈加消極與被動,無法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政治學習行為。而且,除了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之外,農村政治教師也缺乏開發(fā)其他智能化教學工具的創(chuàng)新意識,認為當務之急是要保證學生可以學習豐富的政治知識、提升學生的政治應試能力,對于信息化教學改革活動的參與度不高。如此,也必然會影響農村政治教學智慧課堂的構建進程。
(三)移動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農村政治移動課堂中教學方法的應用令人擔憂,教師習慣采用案例分析法,通過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引導學生體驗、理解晦澀的理論知識。雖然案例分析法是有效的教學方法,然而經常應用會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對案例教學也就“不感冒”了。但是,農村政治教師會利用線上教學活動去整理豐富的、有效的學科案例,盡量選擇真實有效的案例資源,可切實豐富學生的解題經驗,但是這并不是將信息技術與農村政治教學整合為一體的唯一途徑,因此,教師需要不斷開發(fā)新的符合線上教學特點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如此,才能真正優(yōu)化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保證學生可以及時內化政治概念,切實優(yōu)化政治學科的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農村政治教學領域利用信息技術來組織線上教學活動的現實情況并不樂觀,原因很多,比如農村政治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低下是阻礙線上教學順利落實的主要原因,而農村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不夠理想,難以支持大范圍的信息化教學也不利于落實線上教學活動。但是,在未來的農村政治教學領域,信息技術必然會展現出廣闊的發(fā)展前景,而且也會逐步成為構建有效課堂的重要手段,所以農村政治教師要積極投身于信息化課程改革活動之中,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促使師生雙方都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切實優(yōu)化本課程的人才培養(yǎng)效果。下面,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去分析在農村政治教學活動中組織線上教學活動的有效策略。
二、農村政治線上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創(chuàng)新政治線上教學理念
線上教學,簡而言之,就是以微信、QQ、教育軟件等為平臺進行的移動教學,學生跨時空地與教師對話,與知識互動。所以,線上教學可以被看作是政治的第二課堂,體驗生成、自主探究、項目合作等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應該融入到教學當中,指導學生與政治學科深度互動,發(fā)展政治智力,培養(yǎng)政治思維,強化政治綜合學習能力。但是,在線上教學中,農村政治教師不可繼續(xù)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而是要認真引導學生參與政治探究,確保學生可以通過線上學習活動去展現自己的政治學習潛能,保證學生可以切實實現長足發(fā)展。如此,則可發(fā)揮線上教學活動的導學功能,重構師生關系,解放教師、學生。
以“價格變動的影響”的線上教學為例,教師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等教學理念融入到教學之中,組織了以項目合作為中心的移動教學。具體來說:第一,布置項目任務,即搜集近十年來油價變化、汽車價格變化情況,制作影響汽車供需變化的表格,為汽車企業(yè)提供經營方案;第二,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確保各小組實力均衡;第三,各小組展開項目實踐,制作項目方案PPT;第四,將小組方案放置在移動教學平臺,各小組派出一位代表陳述方案;第五,各小組就每一份方案提出自己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答疑解惑;第六,大家一一總結自己的學習成果,內化理論知識。整個過程中,由于虛擬環(huán)境的作用,學生們忘卻了課堂的緊張感和恐懼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思考性問題,解決了相關知識學習的障礙;同時,線上教學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由學習時間,學生可以通過實踐和思考充分認識理論知識,利用知識經驗解決復雜問題,提高綜合素養(yǎng)。所以說,對于農村教師而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是提高線上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二)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專業(yè)素養(yǎng)
學生是線上教學的生力軍,而教師是靈魂。目前,農村政治課堂線上教學氣氛低迷,主要原因在于政治教師。由于缺乏信息技術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無法支配移動教學,教學環(huán)境不能迎合學生學習需求,因而教學質量差。因此,教師要進行專業(yè)培訓,樹立科技意識,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從而將所思所想傾入到線上教學之中,提高教學質量。為此,農村政治教師要珍惜每一次與信息技術操作技能有關系的專業(yè)培訓活動,接受學校栽培,還需時刻關注本地教育部、其他學校所組織的專業(yè)培訓活動,全面學習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途徑、應用策略。除此之外,農村政治教師也應該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可以參與線上培訓活動,或者是通過線上集體備課去了解其他教師是如何應用信息技術來組織線上教學活動的,吸取其他教師的成功教學經驗,以便切實改善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信息技術的實踐操作能力。
具體來說:其一,教師可以報名信息技術培訓班,專門學習與教育相連的信息技術技能,比如利用3D技術制作動態(tài)模型,錄制、編輯微視頻,利用PS設計教學人物形象等等。其二,教師可以學習經典的線上教學課程,模仿制作移動教學課案,提高信息技術靈活應用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教師對于線上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提高了利用信息技術元素組織政治線上教學的能力,與此同時學生的線上政治學習環(huán)境明顯優(yōu)化了,學習興趣變濃了。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信息技術專業(yè)素養(yǎng),優(yōu)化政治線上教學質量。
(三)多樣化線上教學方法
線上教學是以網絡平臺為終端的移動教學,雖然課堂屬于虛擬空間,但是線上教學應該同課堂教學一樣,力求教學方法多樣化、創(chuàng)新化,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獲取政治知識,增強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因此,農村政治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探索符合體驗原則、開放原則、互動原則和思辨原則的移動教學方法,讓學生隨時隨地、積極有效地獲取政治知識經驗,從而提高線上教學有效性,推動農村政治教學的發(fā)展。比如農村政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去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的政治教學情境,也可通過數字化學習平臺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政治知識,亦可通過網課直播軟件去組織線上教學活動,切實優(yōu)化自身的自主學習行為,真正將云課堂看成是政治學科的第二課堂,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學習政治知識。
以“民主管理:共創(chuàng)幸福家園”的線上教學為例,教師利用了情境體驗、互動思辨、案例分析、知識講授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移動學習,完善知識框架體系,強化政治思維能力,增強問題解決實力。如情境體驗,教師引入自己制作的一個微視頻:全村民主選舉出了新一屆的村委會成員,村委會就多數村民反映的污染問題進行了商討,發(fā)動全村人民捐款,綠化環(huán)境……學生在觀看視頻時生動形象地感知了民主管理知識,認識了參與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又如互動思辨,教師提供了一些模糊性較強的案例,引導學生討論、爭辯,判斷哪些屬于民主管理而哪些不屬于。在虛擬空間中,學生大膽參與發(fā)言,發(fā)展了批判性思維能力,深刻理解了政治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通過案例分析、知識講授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建立知識內部聯系。由于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線上教學質量獲得了大幅提升。
綜上,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密切結合,線上教學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教學發(fā)展趨勢。農村地區(qū)的教師應該積極融入時代發(fā)展潮流,探索線上教學模式,解決政治教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實現政治的素質化教育。
參考文獻:
[1]舒慧.淺析農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導刊,2012(15):67-68.
[2]農桂紅.淺議網絡環(huán)境下的農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J].學園:教育科研,2012(6):99-99.
[3]鄭曉陽.基于移動終端環(huán)境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