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煥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汲取知識、參與勞動、進行合作、認識世界的重要時期。在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背景下,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理念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同,小學勞動技術教育教師應該注重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下面,筆者將從“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現狀分析”“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問題總結”“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策略探討”三方面入手,就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探索如何促進相關問題的改善,并基于現實教育進行淺顯的策略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家校合作社? 勞動技術教育? 小學教學? 現狀分析? 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0-0011-02
勞動技術課程在整個小學階段中地位顯著,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不應當只單純傳授學生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還應當對其各方面能力素養(yǎng)進行有效培養(yǎng)。而優(yōu)化小學勞動技術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勞動能力、技術觀念、生活技能等多方面素養(yǎng)的提升。接下來,筆者將放眼于當下小學勞動技術教育的實際情況,把握勞動技術教育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構建家校合作社的重要勞動技術教育方式,提出幾項策略性思考,望筆者的拙見能引起眾位讀者的深思和共鳴。
一、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小學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首先,目前主張開展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主要參加者,通常多數為校內一線教師,更有不少為市內和省內的優(yōu)秀教師,具備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和充分的理論基礎,對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教學探究和感悟均頗深。
另外,參與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教學探究的人員均為德藝雙馨的優(yōu)秀教師,每位小學勞動技術教育教師的學術背景和研究經驗雖不盡相同,但是皆具備吃苦耐勞、無私奉獻、關愛學生、積極進取、勇于改變等優(yōu)秀精神。
此外,諸多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學科的教師均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勞動技術教育能力和素養(yǎng),大多數的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學科教師受到了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更有不少教師取得碩士學位并繼續(xù)深造,與學生教學相長。所以在行動力、研究力、實踐能力、總結能力、交流能力、文化水平、精神品質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這也是支持和促進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活動順利研究并取得后續(xù)成果的關鍵。
最后,整個社會以及教育教學領域,對于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學科的投入及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家長開始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以便于提升學生的生活管理能力、學習統(tǒng)籌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二)小學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意義探究
近幾年來隨著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的各項變化對人們生活和人體健康的影響,特別是2020年新型冠狀疫情的暴發(fā),增強了人們維護和優(yōu)化自身素養(yǎng)和安全環(huán)境、提升自我勞動和保護的意識。在小學加大力度開展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和提升學生相關素養(yǎng)的行動迫在眉睫。采用家校合作社的勞動技術教育模式,可以在強化對小學生進行校內勞動技術知識及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同時,提升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教育成效,最大化提高對學生勞動技術意識、安全防護意識、自我提升意識的培養(yǎng)。在小學開展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亦能夠形成自學校向個人、自個人向家庭的勞動技術教育及文化滲透,促進小學生勞動技術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亦能夠響應國家號召,提升在校師生及家長的勞動技術素養(yǎng)并擴大社會影響,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和進步。另外,開展小學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活動,對小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價值也極為重大。對學生的勞動技術教育培養(yǎng)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再加上小學生個性鮮明、差異明顯,采取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模式能夠契合不同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習特點和教育現狀,進而提升學生在學校內外對于勞動技術教育知識進行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術知識水平、勞動技術實踐能力和綜合勞動素養(yǎng),能夠為其以后人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問題總結
首先,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我們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避免傳統(tǒng)枯燥且單一式的教學形式。另外,在當今教育背景下,我們注重促進小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開展家校合作社的勞動技術教育,便顯得尤為重要和極其迫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即便在教育改革的背景和要求下,一些學校教師依然比較重視對學生知識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相對弱化了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qū)存在教育資源失衡、教育理念落后等問題,主觀及客觀因素上,均不利于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活動的開展。
其次,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活動及相關知識學習的場所,不僅僅局限于學校之中,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主要的活動地點是其家庭內。但是在實際教學及探究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即便在校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勞動技術教育場所,給予學生更多的勞動技術發(fā)揮和實踐空間。但是當學生放學回到家中后,大部分家長對于家中的事物或家務通常采用自己全包或一手獨攬的形式。這無疑會縮減學生進行家庭勞動的空間和機會。
最后,縱觀整個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現狀我們可以發(fā)現,農村小學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落后的現象極為普遍。因為,大多數農村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并將自己的孩子托付給父母監(jiān)管。這種現狀導致了農村留守幼兒數量的激增,因此出現了各種極端化的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問題。例如一些小學生過早被迫獨立,能夠自己承擔家務并進行大量甚至過量的勞動。這雖然對學生的勞動能力有所裨益,但是繁重的家務對于小學生而言已然成為一種機械式、包袱式的任務,失去了勞動技術教育的合理性、科學性、教育性。再例如很多農村老年人本身文化水平較低,欠缺家校合作社的勞動技術教育觀念,不能給小學生提供良好的勞動技術教育環(huán)境和相應的幫助指導,這便會直接導致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斷層,不利于相關活動的開展和實現校內外的緊密銜接。
三、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策略探討
(一)強化和家長的溝通合作,提升其重視意識
就目前來看,我國小學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現狀依舊不容樂觀,其主要問題在于教師和家長進行勞動技術教育的溝通并不順暢或存在斷層的情況。結合筆者身邊的案例及經驗來看,一些小學生家長由于工作比較繁忙,因此能夠給予學生的陪伴以及和學生共同完成勞動技術活動的時間、機會較少,同時家長能夠與勞動技術教育學科教師進行聯(lián)系和溝通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這成為了構建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模式的一大阻礙因素。這也直接導致了后續(xù)諸多問題,比如勞動技術教育學科的教師不理解學生的具體家庭教育情況和其勞動開展狀況,無法了解小學生在家庭中的勞動技術實踐情況和開展機會如何。再例如某些時候勞動技術教育教師所布置的家庭合作是親子互動式勞動活動,學生是單獨完成或和爺爺奶奶等長輩完成。因此,為了更好地構建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美好場景,教師和學校應當極其注重尊重家長的意見,強化日常工作中與家長的溝通合作,及時和家長進行交流和意見反饋,并結合這類意見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提升家長對于孩子進行勞動技術教育的重視意識,以有效提升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質量。例如筆者在工作過程中發(fā)現,部分家長反映因為自己長期在外打工很少與孩子接觸,導致自己在短期回家時間內私下給孩子進行勞動技術教育指導時,孩子不愿意聽自己說話甚至有極強的抵觸情緒。對此,筆者便會鼓勵家長主動與孩子進行交談,鼓勵其適當轉變自己的勞動技術教育形式和語言表達方式,盡量以更為溫和、活潑、親切的語氣和孩子進行溝通。
(二)構建課內外結合以及家校合作社的勞動技術教育課堂
在對學生開展勞動技術教育時,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中,要拓展學生的勞動技術發(fā)揮空間和場地,既要提升學生在學校內的勞動意識,又要構建課內外結合以及家校合作社的勞動技術教育課堂,引導學生在課下和在家庭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勞動意識和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布置一項勞動技術作業(yè)時,可以分兩步進行,第1步引導學生在學校內以小組合作式的形式完成,第2步鼓勵學生在課下和回到家中后與自己的家人一起完成,符合此類條件的勞動技術教育活動有很多。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內外銜接的勞動技術作業(yè),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如何去掃地、拖地、除草等,由于教室內的場地和環(huán)境設施條件有限,因此教師可以將以上勞動技術的具體方法教授給學生,并且鼓勵學生在課下回到家中后,結合自己家庭的具體實際情況開展以上勞動活動,并鼓勵學生最好在家長的監(jiān)督和陪同下一同完成。這樣不僅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勞動技術實踐能力的進步,還可以提高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模式的成效??傊畬W校和家庭就是對學生開展勞動技術教育的重要場所和課堂,教師和家長同樣肩負著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的責任,注重課內外勞動技術教育的銜接,以及強化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課堂的構建,能夠在時間和空間上多方面促進學生勞動技術素養(yǎng)的進步。這也是目前小學勞動技術教育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三)布置家庭化、繪本式、親子合作式的勞動技術教育作業(yè)
很多小學家長最主要的問題是和孩子互動交流少、陪伴孩子時間短、家長過于將精力和時間投注于工作中,便縮減了和孩子進行勞動技術活動的機會。故而,我們應當布置家庭化、繪本式、親子合作式的勞動技術教育作業(yè),鼓勵廣大家長在生活中以輕松愉悅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開展勞動技術活動,久而久之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勞動技術教育學習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并快速拉近家庭親子關系。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學校在開展家校合作社的勞動技術教育活動時,便會廣泛收集研讀蘊涵“父母之愛”的繪本,發(fā)掘、整理適合小學生開展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繪本。如《方格子老虎》《我也可以飛》《會飛的抱抱》《魔法親親》《朱家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我爸爸》《我媽媽》《小熊和最好的爸爸》《麥先生的旅行》《親愛的小魚》《大衛(wèi),不可以》等。以上繪本不僅生動有趣,還詳細描寫了親子互動的勞動技術和相關的游戲,闡述了父母之愛的偉大。我們會結合繪本內容布置親子合作式的勞動技術教育作業(yè),引導學生和家長依照繪本中所出現的親子勞動技術互動內容,進行模仿式練習,鼓勵家長拍攝照片并在微信群中進行分享,借此營造和諧的家校合作社的勞動技術教育氛圍。實踐表明,有效地運用優(yōu)秀的繪本作品開展繪本式家校合作社的勞動技術教育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社會情緒能力,讓學生通過感知、理解如何進行愛的表達,并把真善美的具體內容轉化成自己的實際勞動行為和行動,以及借助勞動技術教育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愛的情感的傳遞。最后,對于個別家庭情況特殊的學生,我們會采取私聊的方式給家長一些建議,引導家長如何進行親子合作式的勞動技術教育。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從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的實踐中提煉促進小學生勞動技術教育價值的教學目標及方案,指導家長如何有效開展家庭勞動技術親子活動,實現家園共育的目的。同時,我們應當探索在家校合作社勞動技術教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勞動意識、道德文化的途徑和教學方法,多角度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和綜合品質。
參考文獻:
[1]常瑞琴.北師大天津附中勞動技術教育發(fā)展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2]張健行.關于中學開設勞動課的幾點思考[J].達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3期
[3]翟生明.勞動技術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芻議[J].湖北教育,1998年10期
[4]屈清華,屈清春.加強勞動技能教育 落實素質培養(yǎng)目標[J].湖北教育,1998年Z1期
[5]謝麗玲.勞動教育在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年6期
[6]肖雨潔.湖北省編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教材發(fā)展沿革與審視(1987年—至今)[D].湖北大學;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