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超
【摘要】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而游戲又恰恰是符合學生天性的一種重要活動形式?,F(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游戲與教學活動并不矛盾,甚至不少學者都提倡以游戲的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因而,以體育游戲為代表的教學活動成為了當前小學體育主流教學方式。體育游戲作為兼具游戲特性與教育性質的一種特殊教學活動形式,其具有的趣味性不僅十分切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同時,以游戲為主要元素的體育活動更能夠吸引小學生注意力,提高小學生的游戲參與感。對此,為了更好地開展體育游戲,突出體育活動的育人性質,本文基于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探討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如何將訓練、游戲與教學融為一體,探究實現(xiàn)體育游戲的體力活動與智力活動有效結合的途徑,希望能為提高小學生體魄,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起到良好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體育游戲? 體育活動? 小學體育教學? 育人? 體力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9-0151-03
小學生作為社會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其教育問題受到全國上下的關注。然而在當前情況下,小學生體質現(xiàn)狀不容樂觀,絕大部分小學生由于生活條件較為優(yōu)渥,出行有學校公交車或父母接送,缺少必要的日常鍛煉,同時,在小學教育體系中,體育課程遠不如主要科目重要,導致不少小學生養(yǎng)成了體育課“能混則混”、體育測評“‘萌’混過關”的態(tài)度。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要以強化學生運動動機、調動運動興趣為理念,提高學生運動參與,逐步幫助他們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對此,體育教師應當如何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鍛煉的興趣,及時糾正小學生消極的鍛煉態(tài)度成為當前主要挑戰(zhàn)。目前,經過諸多一線體育教師的不斷探索,體育教學形式逐漸變得豐富起來,以籃球、足球等為代表的運動項目運動形式豐富多樣,學生比較容易產生興趣,但傳統(tǒng)跑、跳、投等素質類項目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難以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
一、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一)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學者趙新正圍繞小學生成長特點,指出小學生的大腦發(fā)育的情況受到生活環(huán)境、行為活動及認知水平的多種影響,其中,行為活動往往代表了小學生對周遭環(huán)境的認知,進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活動形式。因此,通俗來講,小學生任何的認知活動,都是通過內在意志與外部活動相互轉換而來的,這意味著小學生成長是基于心理與生理雙重性質的,是帶有明顯的互相影響、相互反饋的。因而,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融入多樣化且趣味性的游戲形式,不僅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促使學生形成強健的體魄,同時也為學生全面成長提供了發(fā)展條件。體育游戲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活動行為,學生不僅要全程參與,更要盡可能在體育游戲中把握住體育復雜的條件反射過程,分析勝利的條件及現(xiàn)場的突發(fā)狀況,并及時調整行為做出應對。體育游戲不僅考驗學生的紀律性與體力,更是考驗學生的觀察力、表現(xiàn)力與其他心理綜合素質,因此,體育游戲對于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促進社會適應能力
兒童進行社會交流是兒童健康人格發(fā)展的根本需要,是兒童在社會化發(fā)展過程中必須進行的環(huán)節(jié)。其中,體育游戲往往包含十分強烈的社會交往成分,無論是團體協(xié)作還是競技對抗,都意味著游戲過程帶有社會交往的性質,因此,體育游戲也是滿足兒童生長發(fā)育和個性發(fā)展基本需要的有效途徑。在體育游戲中,體育教師為兒童提供良好的集體環(huán)境,通過團隊、競爭等多種游戲形式,激勵小學生展開社會交流,遵循“以兒童教育兒童”的有效教育原則,為小學生社會交往構建良好的起點。學者楊保健從理論上探討了體育游戲的本質特征及其對促進兒童少年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作用[1],他認為,體育游戲能夠幫助小學生融入集體,引導小學生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不成熟思想,培養(yǎng)小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促進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成長。
二、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一)體育游戲教學方法不當
體育游戲教學方法不當是導致小學生體育鍛煉成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體育教學中,部分體育教師受限于體育器材、體育場地設施等影響,難以展開豐富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尤其是跑、跳、投等素質類項目教學,體育教師缺乏有序規(guī)劃與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使得素質類運動的落實更加困難。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具有極大的可選擇性,有以娛樂為主的健身運動,也有競爭激烈的團隊或個人對抗運動,其游戲規(guī)則簡單、形式豐富,便于普及。然而,部分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缺乏符合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將體育項目與游戲很好地結合起來,而是采取過于偏頗的教學方法,使得體育游戲的中心完全偏向游戲或教育,最終沒有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1]。
(二)體育游戲教學內容單一
目前,我國體育教學仍然采取以傳統(tǒng)素質類、傳統(tǒng)競技類為主的項目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比較單一,小學生發(fā)揮空間也較小。由于年齡發(fā)展的特點,小學生往往比較活潑好動,在運動方面更青睞于新奇、有趣的項目。一方面,傳統(tǒng)跑跳類運動不僅缺乏激烈的對抗性,同時觀賞性也較差,導致學生興趣不大,另一方面,跑、跳、投等素質類項目教學作為體育課主要教學內容,更注重長時間的鍛煉,而小學生興趣持續(xù)時間較短,難以堅持日復一日的運動??陀^來看,當前體育課程乏味枯燥,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無法有效融入游戲的趣味性,滿足不了學生對體育教育的需求,出現(xiàn)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訓練懈怠等現(xiàn)象[2]。
(三)體育游戲教學計劃脫離實際
當前,小學生主要課程規(guī)劃完全是以語、數(shù)、英等主課為主要提升知識水平的有效方式,以美、音、科等科目為輔助學生心智成長的啟發(fā)途徑,在小學生課程規(guī)劃中,體育教學處于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一方面,眾多家長期望借助體育教學保障小學生體質健康;另一方面,許多家長也并不愿意看到體育課干涉到小學生的其他課程規(guī)劃,甚至有不少家長擔心體育游戲會給小學生帶來傷害,因此,家長的意愿與其他課程規(guī)劃完全制約了體育游戲的落實與發(fā)展,進而使得部分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往往會選擇比較安全的跑、跳、投等素質類基礎項目教學,避免球類等進階運動項目給學生帶來沖撞之類的肢體傷害,同時,以枯燥重復的鍛煉作為體育課程內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體育教師把握小學生訓練進度,但也制約了學生進一步發(fā)展。
三、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創(chuàng)新體育游戲教學方法,用游戲代替鍛煉
針對目前體育教學現(xiàn)狀,體育教師必須正視當前教學的不足,圍繞小學生發(fā)展需求,將體育游戲推行到學生群體中去。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傳統(tǒng)素質類項目要求與小學生體育鍛煉需求,結合“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與小學生實際鍛煉提高,把體育游戲運用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去,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設計[3]。例如,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慢跑熱身后導入游戲環(huán)節(jié),如跳繩、比跳高、跨步等對于體育設備要求不高的常見游戲形式。教師通過分組計分的方式,讓體育項目成為學生之間的對抗游戲,接下來,教師根據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內容,切合學生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用集體對抗性質的競技游戲代替常規(guī)的體測,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游戲參與感,同時,通過應用集體游戲教學方式,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4]。
(二)豐富體育游戲內容,提高學生興趣
在開展教學時,體育教師必須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對學生所青睞的游戲進行合理改變,將不同的運動項目融入到游戲中,例如,在立定跳遠教學中,部分學生爆發(fā)力不足,因而更青睞于耐力性的游戲,對此,體育教師可以開展腳夾球跳接力賽游戲,采用接力棒、軟排球作為游戲道具,把學生群體分為不同的兩個小組,學生手拿接力棒,兩腳夾軟式排球,以蛙跳的方式進行前進,球掉落則學生必須原地撿起繼續(xù)前進,否則判為失敗。體育教師根據兩組最終計時及表現(xiàn)進行評分,杜絕學生偷懶耍滑的現(xiàn)象,并對用時短的小組進行獎勵,通過這種同伴接棒接球等重復進行的蛙跳運動,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爆發(fā)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蛙跳過程中增長自己耐力。
(三)科學規(guī)劃教學計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體育教學并不僅僅在體育課程中展開,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每班小學生空閑活動時間安排,科學規(guī)劃相應的體育活動,讓體育游戲成為小學生日常放松的有效方式。例如,在早讀后,學生已經基本就餐完畢,處于空閑狀態(tài),而體育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晨練,通過簡單的快走拍手游戲,讓學生兩兩成對相互擊掌,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消化,放松學生身心,培養(yǎng)同班學生情感,促進學生社會適應力的發(fā)展。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時間安排,組織成效大、用時短、趣味性高的游戲,例如學生時間安排緊湊時,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吹風車”游戲,準備一個較大的風車,固定在講臺前,并分別丈量出相對的距離,鼓勵學生在距離外吹動風車,規(guī)定學生距離越遠則得分越高的規(guī)則,通過這種游戲方式,不僅能夠符合學生日常課程安排,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心肺功能,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tǒng)跑、跳、投等素質類項目教學過程過于枯燥,難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對此,通過融入游戲后,跑、跳、投等素質類項目教學趣味性得到明顯提高,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隨之得到提升。對此,體育游戲作為輔助運動技能練習的一種教學手段,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團隊游戲與個人競技游戲的參與,體育教師能夠極大地提高較為內向的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合作與競爭,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
參考文獻:
[1]馬孝春.體育游戲在小學中長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區(qū)瓜埠小學六年級學生為例[D].南京體育學院,2019.
[2]何洋.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05):121-122.
[3]張帥.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C].北京中教智創(chuàng)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暨第十四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會議論文編(議題一:課堂教育與教學),2018:17-28.
[4]周剛.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C]. 北京中教智創(chuàng)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2017:19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