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潔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兒科,江蘇 南京 210009)
小兒支氣管炎為亞急性起病,其臨床癥狀多表現(xiàn)為發(fā)熱無定性或體溫正常,咳嗽較重,初期為刺激性干咳,常有咽痛、頭痛等癥狀,嚴重者易出現(xiàn)反復呼吸道感染、支氣管擴張、肺功能降低等癥狀[1]。頭孢他啶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雖可起到抗菌的作用,但是由于患兒本身受免疫系統(tǒng)較弱、治療依從性較低,所以該藥物對患兒的免疫損傷與非特異性炎癥反應改善效果不佳。布地奈德屬于一種糖皮質激素,可緩解支氣管阻塞,降低氣道對直接和間接刺激的反應,且穩(wěn)定性佳;異丙托溴銨屬復方制劑,能夠有效地擴張支氣管,松弛呼吸道,多用于治療氣道阻塞性疾病[2]。目前,關于這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對支氣管肺炎患兒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布地奈德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對支氣管肺炎患兒肺功能與免疫功能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6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1例)和試驗組(31例)。對照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17例、14例;年齡0.8~4歲,平均(2.65±0.56)歲。試驗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18例、13例;年齡0.5~5歲,平均(2.75±0.22)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3]中關于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者;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者;近期未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等?;純杭覍俸炇鹬橥鈺?,且研究經(jīng)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進行常規(guī)檢查,給予對照組患兒相應的營養(yǎng)支持、吸氧、抗感染治療,使用注射用頭孢他啶(上海上藥新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881,規(guī)格:1 g /支)30~100 mg/kg與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靜脈滴注,2次/d。給予試驗組患兒布地奈德混懸液(澳大利亞Astra Zeneca公司,注冊證號H20140475,規(guī)格:2 mL:1 mg)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法國Laboratoire Unither公司,注冊證號H20150173,規(guī)格:2.5 mL /支)霧化治療,布地奈德混懸液劑量為0.5~1.0 mg,異丙托溴銨劑量為1~2 mL,2次/d。兩組患兒均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患兒咳嗽、發(fā)燒等臨床癥狀消失,呼吸正常;有效:上述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呼吸基本正常;無效:患兒上述臨床癥狀未見好轉,呼吸未恢復正常;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3]。②將兩組患兒咳嗽、呼吸急促、濕啰音、哮鳴音等癥狀消失時間進行對比。③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氣峰流速(PEF)水平并比較。④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兒空腹靜脈血3 mL,將離心機轉速設置為3 000 r/min,離心8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并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文中數(shù)據(jù),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治療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以(±s)表示,行t檢驗;兩組患兒治療效果以[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試驗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為93.55%,高于對照組的74.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試驗組患兒咳嗽、呼吸急促、濕啰音、哮鳴音消失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s, 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s, d)
組別 例數(shù) 咳嗽 呼吸急促 濕啰音 哮鳴音對照組 31 5.23±1.34 4.87±1.51 5.39±1.10 5.57±1.44試驗組 31 3.24±1.09 2.61±1.28 3.46±1.13 3.28±1.27 t值 6.414 6.357 6.814 6.641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肺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兒FEV1、FVC、PEF均較治療前上升,且試驗組升高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PEF:呼氣峰流速。
組別 例數(shù) FEV1(L) FVC(L) PEF(L/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1 1.08±0.17 1.69±0.35* 2.42±0.60 2.89±0.41* 3.12±0.86 3.78±0.68*試驗組 31 1.04±0.22 2.01±0.31* 2.36±0.57 3.33±0.57* 3.07±0.73 4.99±0.78*t值 0.426 3.811 0.404 3.489 0.247 6.51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免疫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兒免疫功能指標均治療前上升,且試驗組上升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s, g/L)
表4 兩組患兒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s, g/L)
注:與治療前比,*P<0.05。IgG:免疫球蛋白G;IgM:免疫球蛋白M;IgA:免疫球蛋白A。
組別 例數(shù) IgG IgM IgA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1 6.81±1.71 10.18±2.25* 1.04±0.23 1.39±0.26* 1.28±0.37 1.57±0.43*試驗組 31 6.83±1.64 13.44±2.03* 1.07±0.20 1.86±0.37* 1.27±0.36 1.97±0.42*t值 0.046 5.990 0.548 5.787 0.108 3.70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支氣管肺炎為小兒常見、高發(fā)疾病,其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但多與氣道慢性炎癥、氣道重構、氣道高反應性及遺傳機制有關,患兒體質弱,免疫功能低下,一旦接觸到變應原,就會激活肥大細胞與淋巴細胞,最終導致患兒氣道發(fā)生病變。頭孢他啶治療雖能緩解部分癥狀,但使用單一藥物治療,會增加患兒體內菌株的耐藥性,使抗藥能力上升,藥物作用下降[4]。
布地奈德為糖皮質激素,其可通過提高溶酶體膜,增加抗菌效果,抑制炎性因子的釋放,減少免疫系統(tǒng)酶促反應,穩(wěn)定平滑肌組織;異丙托溴銨具有較強的藥效,可有效抑制M3受體的阻斷作用,提高氣管平滑肌的舒張能力,降低環(huán)磷酸鳥苷的合成量,擴張患兒支氣管道,提高纖毛系統(tǒng)的清潔能力,減少痰液分泌[5]。霧化吸入治療的方式,能有效濕潤患兒氣道,稀釋痰液分泌物,使其通過循環(huán)系統(tǒng),快速到達患處,提高局部血藥濃度[6]。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兒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咳嗽、呼吸急促、濕啰音等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治療后FEV1、FVC、PEF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布地奈德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治療支氣管肺炎,可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效果,保護肺功能。
支氣管肺炎的發(fā)作與患兒體內免疫系統(tǒng)紊亂有關,當患兒患病后,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大量炎性因子釋放,使免疫降低,從而導致免疫功能指標IgG、IgM、 IgA水平明顯下降。異丙托溴銨作為臨床上常用的抗膽堿能藥物,具有相應的抗炎功效,能減少患兒免疫系統(tǒng)炎性因子的釋放,減輕支氣管負擔,緩解呼吸痙攣,改善纖毛組織的運動能力,還可提高中性粒細胞與巨噬細胞對細菌、病毒的吞噬能力,進而調節(jié)免疫功能[7]。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治療后試驗組患兒血清IgG、IgM、IgA均升高,表明布地奈德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可通過升高IgG、IgM、 IgA水平,促進支氣管肺炎患兒免疫功能的改善。
綜上,布地奈德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可有效緩解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效果,保護肺功能,改善免疫功能,值得臨床治療使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