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玲
【摘要】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學生進行習作訓練的重要途徑??磮D寫話的方式多種多樣,人物對話式看圖寫話特別受學生喜愛,相同的畫面,學生想象的內(nèi)容各具特色,語言豐富有趣。教師處理好了圖中的因果關(guān)系,人物之間恰當?shù)膶υ挘_使用提示語和標點符號,然后遵循先說后寫的原則等,學生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一氣呵成。
【關(guān)鍵詞】因果關(guān)系; 對話; 想象; 提示語; 先說后寫
語文課標中指出,一至二年級從寫話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磮D寫話是低年級學生進行習作訓練的重要途徑。它根據(jù)學生年齡小、對有趣、生動的圖畫有著濃厚興趣的特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圖畫為寫話的載體,對學生來進行寫話的訓練,它以圖畫的視覺沖擊學生的眼球,可以大大地引起學生習作的興趣。一幅幅圖畫內(nèi)容是豐富的,但卻也是無聲的,怎樣才能讓畫面鮮活起來?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學生的寫話就會越來越有聲有色了。
一、注意圖中的因果關(guān)系
人物對話圖會出現(xiàn)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要人物,畫面主要體現(xiàn)一件事的主要內(nèi)容,而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就需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理清各個人物的身份,他們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畫面要贊揚或批評的是什么。教師可從以下幾步去引導學生理清圖中的因果關(guān)系。
第一步:細觀察,明身份。
觀察是寫好看圖寫話的基礎。教師必須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磮D寫話之前只有經(jīng)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會在大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仔細觀察圖中的人物,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等。再根據(jù)他們的身份,想象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如下圖,圖中有兩個人物:一個老奶奶,一個小女孩。我們可以猜測他們之間可能是祖孫關(guān)系,是鄰居關(guān)系,也可能是素不相識的。
第二步:想因果,明事情。
確定了圖畫中的人物以后,指導學生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進一步確定他們的關(guān)系。通過觀察,上圖中的地點我們可把它定為醫(yī)院、鄰居老奶奶家、敬老院……老奶奶躺在床上,應該是生病了。小女孩就是因為老奶奶生病了,才去探望她的。這樣,學生通過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圖中的事情就躍然在紙上了。
另外,觀察周圍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弄清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等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做到言之有序,使墊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jié)更加曲折動人。
二、注意想象人物間的對話
圖是靜態(tài)的,而寫話需要動態(tài)的情景,這需要學生根據(jù)圖中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等去想象人物的對話內(nèi)容,把人物對話寫生動,才能把人物寫“活”。教師指導學生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進而想象他們的說話內(nèi)容。如上圖,有的學生想象她們是祖孫關(guān)系,小女孩捧著一個大蘋果,見到奶奶,高興地跑過去說:“奶奶,我又來看您了。您好些了嗎?我把家里的最大的蘋果拿來給您吃!祝您早日康復!”奶奶開心地說:“乖孫子,奶奶好多了。謝謝你呀!”有的學生想象她們是鄰居,小女孩聽說鄰居張奶奶生病了,小女孩一放學回家放下書包,拿起一個大蘋果,就跑到鄰居奶奶家,見到奶奶躺在床上,焦急地問:“奶奶,您哪里不舒服呀?有沒有看醫(yī)生呀?”張奶奶開心地說:“小茹,奶奶身體沒有什么大問題,就是有點頭痛而已。你不用擔心,我已經(jīng)吃過藥了,現(xiàn)在感覺好多了?!毙∪愀吲d地說:“那太好了,奶奶,您想吃蘋果嗎?”奶奶說:“謝謝你,小茹!”……不同的身份,人物間的對話也會不一樣,所表達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
三、注意提示語和標點的使用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提示語一般放在說話內(nèi)容的前面,這樣會比較容易理解。如上圖,奶奶說:“謝謝你,小茹!”其中“說”這個詞有時候可以換為“叫”“喊”“唱”等。當然,如果學生的寫話能力比較強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把提示語放在說話內(nèi)容的后面、中間,這樣表達的形式更加靈活,吸引人。在寫對話的時候,為了使句子讀起來更生動,可以在人物說話前加上表示他們動作或神態(tài)、語氣的提示語。奶奶開心地說:“乖孫子,奶奶好多了。謝謝你呀!”
此外,特別要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標點符號的要求是:“能正確使用常用標點符號?!睒它c符號除有表語音停頓外,還有表意作用。標點符號要獨立占格,書寫要正確。人物對話式看圖寫話中,冒號和雙引號使用得最多,冒號(:)——句子內(nèi)部標點,用在句子內(nèi)提示性話語后的停頓,寫在格子的左下方,兩個實心的小圓點要上下對齊; 雙引號(“? ”)——表示雙引號里面的是說話內(nèi)容,要強調(diào)學生注意正確書寫。另外,教師告訴學生逗號、句號、感嘆號、問號等基本標點符號的用法和寫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注意遵循先說后寫的原則
教師在小學低年段引導閱讀背誦與積累的同時,應該在看圖寫話的寫作題材下開始引導學生先說后寫。如上圖,教師可以從以下四點加以引導。
1.看仔細
在觀察中,理解畫面看到了什么?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學生七嘴八舌,能很快把圖意表達出來:一位老奶奶生病了,一個小女孩拿著一個大蘋果去看望她。
2.想豐富
在想象中,豐富畫面。圖上看不到,但可以想象出來有什么?當教師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使得畫面更加豐富時,學生往往會有許多充滿靈感的答案。老奶奶和小姑娘是什么關(guān)系?老奶奶為什么躺在床上?她們之間會說什么呢?……
3.說清楚
畫面看清楚,想豐富了,該如何把看到與想到的素材結(jié)合起來,合理而又流暢地表達出來,學生需要有一個口頭表述的過程。四人小組你一言,我一語,不僅使得事情經(jīng)過清晰,還在交流中匯聚了一連串的好詞,教師板書黑板上,為學生的動筆寫提供了一個詞庫:焦急、高興、開心、跑、拿、激動、康復、謝謝你等。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給寫話起個題目,如奶奶病了。
4.寫精彩
有了前面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充分準備,大大降低了寫話的難度,學生都具有了寫話的思路,進入現(xiàn)場寫話,教師巡視的時候,不失時機地表揚或指導。如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我的奶奶生病住院了。一天放學后,媽媽帶著我去醫(yī)院看望奶奶。推開房門,看到奶奶正躺在床上,我拿著一個大蘋果高興地說:“奶奶,我們又來了看您了。您今天好些了嗎?”奶奶慈祥地說:“乖孫子,奶奶好多了。謝謝你們!”我說:“祝奶奶早日康復!”媽媽聽了,也開心地笑了。
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對繪本特別喜歡,就是因為這些書籍畫中有話,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路漫漫其修遠兮”,教師只有教會他們看圖寫話的方式方法,只有踏踏實實地進行人物對話式看圖寫話訓練,圖畫中的聲音才能從他們的筆尖躍在紙上,使他們的寫話有聲有色。
參考文獻:
[1]于永正.我的教育故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 葉讕.教育概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 呂武.語文習作教學模式的探討[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