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貴,張 娟
(仁懷市中醫(yī)院肺脾病科,貴州 仁懷 564500)
喉源性咳嗽是指由咽喉疾病引起的一種咳嗽[1]。此病患者可出現(xiàn)咽癢、干咳無痰、咽喉異物感等臨床癥狀。喉源性咳嗽患者的病情易反復發(fā)作,其病程較長,對其病情進行治療的難度較大。防龍止咳湯是我科治療風邪犯肺型慢性咳嗽的經(jīng)驗方。本次研究用防龍止咳湯治療風邪犯肺型喉源性咳嗽,通過組間對比的方式進一步驗證用防龍止咳湯治療風邪犯肺型喉源性咳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9 年8 月至11 月期間在仁懷市中醫(yī)院住院的60 例風邪犯肺型喉源性咳嗽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對本次研究的內(nèi)容知情,并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同意書。2)患者的病情符合臨床上關(guān)于喉源性咳嗽的西醫(yī)診斷標準[1]。3)患者病情的中醫(yī)分型為風邪犯肺型[2]。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患者患有慢性咳嗽。2)患者的年齡<30 歲或其年齡>65 歲。3)患者患有嚴重的器質(zhì)性病變。4)患者患有慢性肺部感染、肺結(jié)核。5)患者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疾病。6)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7)患者患有精神異?;虿荒芘浜媳敬窝芯俊0凑针S機分組的原則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有30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 例,女性患者19 例;其年齡為35 ~65 歲,平均年齡為(39.5±8.5)歲;其病程為1 ~6 個月,平均病程為(5.0±2.3)個月,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 例,女性患者20 例;其年齡為36 ~64 歲,平均年齡為(42.5±12)歲;其病程為1 ~6 個月,平均病程為(5.0±3.5)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復方甘草片、地氯雷他定片進行治療。復方甘草片(每片中含有112.5mg 的甘草浸膏粉、4mg的阿片粉、2mg 的樟腦、2mg 的八角茴香油、2mg 的苯甲酸鈉)的用法是:每次服3 片,每日服3 次。地氯雷他定片的用法是:每次服5 mg,每日服1 次。對本組患者共治療1 周。為試驗組患者采用防龍止咳湯進行治療。此方的藥物組成是:當歸、僵蠶、連翹、紫菀、百部各15g,防風、地龍、陳皮、荊芥、桔梗各12g,當歸、杏仁、甘草各10g。將上述藥物用1000 ml 的清水煎煮至剩余500ml 的藥汁。取汁棄渣,所得藥液每日服1 劑,分早、中、晚三次溫服。對本組患者共治療1 周。
1)參照2015 年衛(wèi)生部頒布的《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中的相關(guān)標準對兩組患者的咳嗽癥狀進行評分(詳細的評分標準見表1)。2)治療后,評估兩組患者在日間、夜間咳嗽癥狀的改善情況,具體的評定標準是:臨床治愈:治療后,患者咳嗽癥狀的積分降低≥95%。顯效:治療后,患者咳嗽癥狀的積分降低70% ~94%。有效:治療后,患者咳嗽癥狀的積分降低30% ~69%。無效:治療后,患者咳嗽癥狀的積分降低≤29%??傆行?(總例數(shù)- 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表1 咳嗽癥狀積分的評定標準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 s表示,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前,兩組患者咳嗽癥狀的積分相比,P >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咳嗽癥狀的積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2。
表2 在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咳嗽癥狀積分的比較(分,± s )
表2 在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咳嗽癥狀積分的比較(分,± s )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咳嗽癥狀的積分 治療后咳嗽癥狀的積分對照組 30 34.5±5.9 8.5±1.7試驗組 30 34.8±5.8 4.3±1.0 t 值 0.108 9.776 P 值 >0.05 <0.05
在日間,試驗組患者咳嗽癥狀改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3。
表3 在日間兩組患者咳嗽癥狀改善效果的比較
在夜間,試驗組患者咳嗽癥狀改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4。
表4 在夜間兩組患者咳嗽癥狀改善效果的比較
西醫(yī)認為,喉源性咳嗽的發(fā)生與氣道高反應性有關(guān)。此病患者咽喉處的咳嗽感受器可受到不良刺激,使其出現(xiàn)咳嗽及咽喉部不適的癥狀[2-3]。研究發(fā)現(xiàn),對喉源性咳嗽患者進行肺部X線檢查的結(jié)果多無異常,但其咽部可見慢性充血及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等與慢性咽炎相似的表現(xiàn)[4]。目前,臨床上對喉源性咳嗽尚無統(tǒng)一的診療規(guī)范。中醫(yī)認為,喉源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是感受風邪,宣發(fā)不徹,或失治、誤治,使邪滯肺經(jīng),閉門留寇。從病位方面分析,喉為肺之系、上焦之蓋。喉源性咳嗽具有上焦咳嗽的特點。劉可普等[5]認為,以風邪為辨證核心論治喉源性咳嗽,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并能充分地體現(xiàn)出中醫(yī)藥治療喉源性咳嗽的優(yōu)勢。顧惠英[6]將56 例喉源性咳嗽患者分為兩組,為其中一組患者使用六味地黃湯加減進行治療,為另一組患者聯(lián)用羅紅霉素膠囊和酮替芬片進行治療。14 d 后,使用六味地黃湯加減進行治療患者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聯(lián)用羅紅霉素膠囊和酮替芬片進行治療的患者。方軍等[7]將43 例喉源性咳嗽患者分為兩組,為其中一組患者使用加味止嗽散進行治療,對另一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14 d 后,使用加味止嗽散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患者。杜榮亮[8]采用杏蘇散加減方治療喉源性咳嗽,用藥10d 后此病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達到98.0%。
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證實,用防龍止咳湯治療風邪犯肺型喉源性咳嗽的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此病患者的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