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
現(xiàn)在,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比較迅速,市政道路工程也不斷發(fā)展,其是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可以確保城市的生活越來越好,推動城市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本文從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病害因素著手,從施工前準備、原材料選擇、施工的各工序等方面的質(zhì)量控制技術進行探討。
市政道路工程是與人們?nèi)粘I盥?lián)系比較密切的重要基礎設施,其工程質(zhì)量會影響企業(yè)的良好形象,還會影響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市政道路建設不斷更新和發(fā)展,形成了較為先進的白路面和黑路面,并且應用普遍。傳統(tǒng)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雖然抗彎拉強度大,彎沉變形小,穩(wěn)定性較高,但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周期長、造價成本高、在后期使用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斷裂及裂縫的情況,從而影響其質(zhì)量。目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以瀝青混凝土路面為代表的“黑路面”應用最為廣泛,優(yōu)勢明顯,越來越為大家所接受并廣泛應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路面有極強的防滑能力,而且較為平整,不但行車有舒適的體驗,還可以有效減少輪胎和路面的摩擦,降低汽車的耗油量。但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和自然環(huán)境等的諸多不良影響,使得瀝青混凝土路面會發(fā)生破損和裂縫的現(xiàn)象,給施工項目后期的維護和保養(yǎng)工作額外增加了很多的費用。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合理控制施工質(zhì)量,對于施工方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中,最常見的是車轍病害。車轍指車輛在路面行駛中留下的車輪痕跡,如果路面車轍較多,不但會影響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舒適度,還會影響路面的穩(wěn)定性和使用年限。對于瀝青混凝土路面產(chǎn)生車轍的原因是車輛的動荷載在路面上反復產(chǎn)生作用力,使得路面留下車輪壓痕。對這種病害不及時進行處理會產(chǎn)生諸多危害。(1)會造成路面波瀾起伏,人們在駕車過程中會降低行車舒適度;(2)使路面層薄厚不均勻,路面薄的地方會越來越薄,還會引起其他質(zhì)量病害,如裂縫、塌陷等;(3)使路面的整體性遭到破壞,司機在道路上行駛遇到變道或者超車時,會引發(fā)交通道路安全事故。
其他常見的質(zhì)量病害是裂縫,瀝青混凝土的主要組成材料為瀝青,對于在日溫差、年溫差較大的情況下,它的粘接性和軟化點都會有所不同,會出現(xiàn)熱脹冷縮的情況,當路面的極限垂直變形強度與路面材料的抗彎拉強度相差較大時,路面就會自上面層開始向下開裂。路面裂縫主要有兩種類型:(1)反射裂縫;(2)疲勞裂縫。反射裂縫是因為道路基層處理不到位產(chǎn)生裂縫,進而使路面面層也逐步出現(xiàn)開裂;疲勞裂縫是因為道路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以后,受到氣候、溫度、車輛反復荷載等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
道路最為嚴重的質(zhì)量病害是道路沉降,發(fā)生這類質(zhì)量問題會造成道路的整個結構破壞,其產(chǎn)生一般是施工期間對道路的路基壓實處理不到位,使路基壓實密度未達到規(guī)范要求,由于路基的沉降塌陷進而造成路面的沉陷。
使用瀝青混凝土進行路面鋪設時,應該先鋪上三層油。第一層透層油,是為使瀝青混合料面層與非瀝青材料基層結合良好而噴灑的,鋪灑在道路基層上,在透層油完全滲入基層之后可以進行道路面層施工。
第二層是粘層油,為加強鋪設路面的瀝青層之間、瀝青層和普通的基層之間發(fā)生粘連而灑布的一層比較薄的瀝青材料。粘油層一般是在鋪設路面的當天做好相應的灑布工作。
第三層是封層油,是為了保護道路免受雨水侵害而灑布的。應該對其進行試灑,噴灑應成霧狀,撒布應均勻。
(1)瀝青
瀝青是主要的組成原料,選擇的瀝青要滿足粘結性高、軟化點高、耐久性好、塑性高、安全性較好。
(2)粗、細集料
粗集料應保證其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外表潔凈并干燥。細集料在篩選時要保證其不含雜質(zhì)、表面潔凈、干燥、無風化,選用時不宜使用河砂宜用機制砂。
(3)礦粉
填料應使用石灰?guī)r等疏水性的材料要確保材料的干凈和干燥。
(4)纖維穩(wěn)定劑
添加劑應使用木質(zhì)素纖維,應保證選用的纖維穩(wěn)定劑在250℃高溫條件仍然不變質(zhì)。
瀝青混合料一般采用兩種拌制方法:(1)熱拌熱鋪;(2)熱拌冷鋪,最為常見的方法為第一種。瀝青混合料在拌制的過程中使用專門的拌合站,混合料出廠時要嚴格控制混合料出廠溫度,有效防止出廠溫度不準確,要把出廠溫度合理控制在165~175℃之間。
瀝青混合料運輸時選用專門的運料車,減少瀝青混合料與運料車的內(nèi)部粘連,在運輸時運料車均勻撒上一層防粘結劑防止粘連。運輸時應在拌制好的混合料上面覆蓋一個篷布,確保拌和材料在路面鋪設時符合要求的鋪設溫度。鋪設道路之前熟悉施工方案,合理安排運輸車輛,確保路面鋪設的過程中有足夠的運料車在等著。運料車應遠離攤鋪機100~300mm,掛空擋等候,以免因材料不能及時供應,造成施工接縫。
在使用攤鋪機鋪設路面時,要在受料斗內(nèi)均勻的刷一層隔離劑,防止發(fā)生粘連。在機械攤鋪時要控制攤鋪機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連續(xù)不間斷地進行路面的鋪設,不得隨便改變鋪設的速度或者在鋪設中途突然停機,這樣會嚴重影響鋪設路面的平整程度。攤鋪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有任何不良情況發(fā)生,要及時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適當?shù)卣{(diào)整混合料的配置比例。在攤鋪過程中,拌合物的最低攤鋪溫度應不得低于160℃,攤鋪時要通過試壓來確定合適的松鋪系數(shù),以保證施工過程中的攤鋪厚度不至于過薄或者過厚。在攤鋪的時,需利用機械一次性完成攤鋪流程,不要用人工來反復進行修整。
瀝青混凝土的壓實是路面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序,施工時應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在壓實時的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以達到設計要求的壓實密度和平整度。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壓實包括初壓、復壓、終壓,在碾壓過程中應該遵循高頻、低幅、緊跟、慢壓的施工原則。對于粗骨料為主的瀝青混合料,宜優(yōu)先采用振動壓路機復壓;對于層厚較大的瀝青混合料的復壓,為防止骨料破碎,壓實采用高頻、低幅原則。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在施工中要保證路面的平整度要求施工中宜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碾壓不宜少于2遍。
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施工接縫的形成,如必須要留縫,應做到接縫緊密、平順。施工中有熱接縫、冷接縫兩種,熱接縫在處理時比較簡單,將已鋪部分留下100~200m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續(xù)部分的基準面,然后跨縫壓實;冷接縫可以利用增加的擋板把預先鋪設好的瀝青表面鑿毛,刷上一層粘層油,重新鋪設一層新瀝青混合料,然后對新料跨縫攤鋪,軟化下層后鏟走重疊部分。接縫處應用壓路機壓實,壓實時先橫向碾壓,再縱向充分壓實,使得接縫連接平順。
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質(zhì)量涉及面廣,影響因素多,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原材料的選擇與采購流程,注重瀝青混合料的拌制、技術參數(shù)確定、施工工藝優(yōu)選等多個方面,強化施工過程控制。只要對路面施工進行科學管理,重點組織施工,才可以鋪設出具有高質(zhì)量和高水平的瀝青混凝土道路,創(chuàng)造出高品質(zhì)的路面施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