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蔡 倩
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今年是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guān)鍵節(jié)點,自覺踐行黨史學(xué)習教育,正當其時。
4 月4 日一早,收拾好行裝,便與家人踏上了前往紅色革命地——大別山之路。“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于他山也?!边@是詩仙李白登上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時所寫下的詩句,大別山也由此得名。
一條條潺潺的溪流,一潭譚清澈見底溪水。沿著石板路向上,我們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呼吸著清甜的空氣,肆意地欣賞著這里的美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痹较蛏献?,便會感覺到氣溫越來越低。在這里可以看到看到各種奇松怪石,而山路也開始愈加陡峭。這時好多人開始放棄登頂,而我們憑著一腔熱血繼續(xù)前行。
懷揣著激昂的心情,我們終于到達了大別山的主峰——白馬尖。白馬尖是大別山主峰,海拔1777米。其以"尖"命名,以表示還有增高的長勢。山上怪石林立,惟妙惟肖,云霧縹緲翻飛,波瀾起伏,浩瀚似海。1777 的標志性建筑由山頂?shù)氖^壘砌而成,它以直觀而藝術(shù)的造型,展示著大別山第一高峰的威武之姿。極目遠眺,可觀800 里大別山,連綿不絕,夕陽的余暉透過樹影灑在亂石上,別有一番韻味!
山川秀美,人杰地靈的大別山,也是中國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的搖籃。在這里,矗立著“紅軍路簡介”的指示牌:1935 年2 月13 日天寒地凍,紅軍第28軍八十二師從金寨開赴霍山縣境開辟游擊根據(jù)地。國民黨敵二十五路軍九十四旅在后緊追不舍。紅28軍八十二師直奔霍山太陽鄉(xiāng),迎頭又遭遇到敵十一路軍的堵?lián)?。南邊是白馬尖雪山、西邊和北邊是圍追的近萬名敵軍,紅28軍近兩千名指戰(zhàn)員,被圍困在白馬尖北坡山腳下的狹長山谷中,面臨著全軍覆滅的危險,唯一的生路就是向南翻越1774米的白馬尖,從絕境中殺出一條生路!
紅28軍連夜冒著嚴寒,在冰雪里疾行三十里,強行翻過了白雪皚皚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到達馬家河龍井峽一線。部隊不畏疲勞,日夜兼程急行軍一百五十多里,于15日清晨到達潛山,跳出了敵軍的圍追堵截。并在潛(山)、太(湖)、舒(城)、霍(山)邊界,開辟了新游擊根據(jù)地。而翻越白馬尖成為紅28軍新的起點,在紅28 軍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后人為紀念紅28 軍的這段歷史,把紅28 軍翻越白馬尖的登山險道稱之為“紅軍路”。
重走完這段紅軍路,我更加深刻地體會了大別山精神。黨史是面鏡子,英雄是桿旗幟,烈士事跡是一場場洗禮。這份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jié)一心、勇當前鋒的精神讓我心靈震撼。今天,我們雖不用面對那些槍林彈雨和殘忍的敵人,可是,我們更應(yīng)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諧生活,我們?nèi)孕枰美硐胄拍顏砦溲b自己,甘于清貧、知足常樂,立足本職、踏實工作、知難而上,做一名有靈魂、有信念、奮發(fā)有為的江西電網(wǎng)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