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紅
摘要:目的:分析腫瘤晚期患者予以優(yōu)質護理對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腫瘤晚期患者92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6例。試驗組給予優(yōu)質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試驗組護理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試驗組不良情緒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結論:腫瘤晚期患者予以優(yōu)質護理效果較好,可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提高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腫瘤晚期;優(yōu)質護理;疼痛;護患關系
腫瘤對人類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嚴重威脅,尤其是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逐年持續(xù)增長的趨勢,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腫瘤發(fā)展到晚期會表現(xiàn)為疼痛,影響治療依從性,患者易產生負性情緒,影響病情控制和治療效果。因此,在積極治療腫瘤晚期患者的同時,需重視疼痛護理,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質量。伴隨著近些年人們對護理需求和要求越來越高,常規(guī)護理已經(jīng)無法滿足患者需求,護理服務也越來越傾向于優(yōu)質化。本研究分析腫瘤晚期患者予以優(yōu)質護理對疼痛的改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腫瘤晚期患者92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6例。納入標準:診斷明確,處于腫瘤晚期者;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正常者;視覺模擬疼痛(VAS)>6分者;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本研究,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除腫瘤,有其他導致疼痛的疾病者;認知和溝通障礙者;VAS評分<6分者;無法全程配合本研究,退出本研究者。試驗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53~85歲,平均(71.25±5.35)歲;腫瘤類型:腸癌13例,乳腺癌5例,食管癌7例,肺癌13例,胃癌8例。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52~86歲,平均(71.40±5.48)歲;腫瘤類型:腸癌12例,乳腺癌6例,食管癌8例,肺癌12例,胃癌8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即指導患者遵醫(yī)囑應用止痛藥物等。試驗組予以優(yōu)質護理,具體方法:(1)強化疼痛健康宣教,針對發(fā)生疼痛的腫瘤晚期患者,護理人員要分析發(fā)生疼痛的原因,告知腫瘤和疼痛的關系;并遵醫(yī)囑向患者講解疾病、檢查、用藥、飲食等相關知識,以患者具體情況為依據(jù)予以個性化指導,在宣教過程中,針對患者疑問要耐心解答,提升患者對腫瘤晚期疼痛的認知程度,使其做好心理準備。(2)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因疼痛和情緒可相互作用,疼痛會使患者產生負性情緒,而負性情緒的存在會加重疼痛感,因此,在護理期間要注重心理干預,入院時護理人員要正確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評估結果為依據(jù)予以個性化心理干預,腫瘤晚期患者極易產生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護患溝通,予以心理疏導,鼓勵患者表達內心想法,對患者的傾訴要耐心傾聽,予以患者鼓勵和安慰;護理人員要保持耐心、和藹、親切的態(tài)度,保證護患關系良好建立,提升患者自信心和信任感,在提升治療依從性的同時,可使患者疼痛程度得以有效改善和緩解;可利用成功案例講解或病友間的溝通、交流,以受到鼓勵,提升患者治療信心,積極面對疼痛。(3)著重患者的疼痛護理,對患者實施分級止痛,分析患者疼痛時間,并做好記錄;以疼痛分級為依據(jù)實施疼痛護理,以疼痛程度為依據(jù)實施相應的疼痛護理,利用注意力分散法,與患者主動、積極溝通,進行個性化指導,充分了解患者的愛好和興趣,鼓勵患者多參與娛樂活動,教會和指導患者放松,可通過聽音樂或讀書,避免其將注意力集中在疾病和疼痛上,使疼痛程度得以緩解。必要時予以患者止痛藥,嚴格控制劑量。(4)強化情感支持,與患者家屬多溝通,對患者要多關心和鼓勵,讓其體會到家庭的溫暖,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屬共同對安慰和鼓勵患者,提升患者面對疼痛和疾病的信心,促進治療配合度提升。(5)加強環(huán)境護理,良好的環(huán)境會讓患者體會到身心舒適和愉悅,病房中保證空氣流通、充足光線,可以擺設小盆栽等,讓患者感受到溫馨,使其心態(tài)良好,以改善患者疼痛程度;(6)合理安排患者飲食,保證患者飲食規(guī)律、合理,建議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維持病情穩(wěn)定,提升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
1.3 觀察指標
(1)對比護理前后疼痛程度,采用VAS評分,0~10分,無痛為0分,10分為疼痛劇烈,分數(shù)越高疼痛程度越重;(2)對比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問卷表,總分100分,>80分、60~80分、<60分,分別表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緷M意度+非常滿意度=總滿意度。(3)對比負性情緒[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負性情緒越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VAS評分比較
護理前試驗組和對照組VAS評分分別為(7.50±1.50)分、(7.48±1.46)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64,P=0.948);護理后,試驗組VAS評分(3.15±0.48)分,低于對照組的(5.48±0.5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799,P=0.000)。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SDS、S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腫瘤是機體細胞在各種致瘤因子影響下導致細胞增生與異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其生長不受正常機體生理調節(jié),而是以破壞正常組織和器官為主。腫瘤依據(jù)生物學行為分為惡性和良性,惡性腫瘤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生長速度快,復發(fā)率和轉移率均較高,發(fā)展到晚期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的疼痛,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存質量,同時也會影響治療效果。同時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也會增加疼痛感,嚴重影響患者心理狀態(tài)。因此,腫瘤晚期患者治療需強化護理干預,使其用積極心態(tài)面對疾病和疼痛,有效緩解疼痛感,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疼痛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負性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優(yōu)質護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較高。優(yōu)質護理強調患者疼痛健康宣教,讓患者充分認識疼痛產生的原因,提升患者認知程度;通過心理護理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使其用積極心態(tài)面對疾病;強化患者分級疼痛護理,利用各種方式緩解,比如注意力轉移、音樂療法等;通過環(huán)境護理和飲食護理改善患者心理感受,提升免疫力,抵抗疾病和疼痛;通過情感支持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提升疼痛耐受力,護理全程讓患者體會到人文關懷,有利于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信任感和自信心,提升治療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延長晚期患者的生存時間,改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對晚期腫瘤患者予以優(yōu)質護理效果突出,可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有利于促進護患關系,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使其用積極心態(tài)接受治療,建議可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朵巧云.優(yōu)質護理模式在介入腫瘤科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9,32(5):408,409.
[2]席小煥.優(yōu)質護理結合人文關懷在晚期惡性腫瘤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0,49(6):739-741.
[3]唐艷.對晚期癌癥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在改善其負性情緒及減輕其疼痛程度方面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7(12):253-254.
[4]曹林慧,吳穎.人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8(17):1929-1932.
[5]蘇彩玲,張萍.優(yōu)質護理在預防肝膽胰惡性腫瘤患者圍術期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21,27(3):518-519.
[6]吳曉婷,陳紅麗.優(yōu)質護理理念在晚期肺癌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20,49(S2):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