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蘭
(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圖書館,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高校采取有效的閱讀推廣,使學生能在信息現(xiàn)代化的時代發(fā)展中更快更好地適應,全民化的閱讀是當今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閱讀可使人靜心,面對浮躁化的生活,可更加理性地進行思考。高校組織的閱讀推廣活動,有重要的育人職能,所以各高校都要重視閱讀推廣活動,將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發(fā)展的實用型人才,也使閱讀的良好風氣能蔓延到整個社會的發(fā)展中,促進全民閱讀。
高校的閱讀推廣是一種有效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途徑,為了讓更多的學生進行主動的閱讀,學校就要將閱讀推廣隊伍建立起來并且不斷壯大,使每一位閱讀推廣人員都能夠有效地將推廣任務完成。各高校為了讓學生的閱讀量得到有效地提高,建立閱讀推廣隊伍是必不可少的,每個人都有從眾心理,如果身邊的人都在閱讀,那么自己也會受到這種環(huán)境的影響一起進行閱讀,所以建立閱讀推廣隊伍是非常有效的,每一個閱讀推廣隊伍中的人員自身要對閱讀感興趣,用自己的真誠打動身邊的人進行閱讀,否則對于一些不想主動閱讀的人來說,就是一種反向催化劑,會使不愿意閱讀的人更加討厭閱讀。閱讀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主動閱讀和被動式閱讀帶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閱讀推廣人員在進行閱讀推廣時,一定要注重推廣的方式,每個人的接受能力不同,能夠接受的程度也不相同,而且每個人的興趣點也是各有特色的,但歸根結(jié)底,真誠是最容易打動人的,所以閱讀推廣人員一定要真誠,真誠地進行閱讀,真誠地與人交流,將自己對閱讀的觀點真誠地表達出來,以此來進行推廣。高校的推廣人員隊伍主要是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大學輔導員、班級委員和學生會等人員組成,每一個閱讀推廣人員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推廣的效率和方式也是不相同,每個閱讀推廣人員都要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勢,探索出有效的推廣路徑,才能將閱讀推廣任務高效地完成。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發(fā)財,而是為了讓自身變成一個有溫度,有情趣,會思考的人,同時,在閱讀中培養(yǎng)自身的才能,從而成為社會發(fā)展中的有用人才[1]。
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在進行閱讀推廣時可將一些自己在進行圖書管理時遇到的對于大學生有用的優(yōu)秀閱讀圖書放在比較顯眼的地方,使學生在挑選圖書時一眼就能注意到這些被推薦的圖書,從而產(chǎn)生閱讀興趣進行借閱閱讀,而大學輔導員教師可以在日常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時將自己認為比較適合學生的閱讀篇目推薦給學生,也可在班級管理群中分享自己遇到的一些比較好的圖書。學生們之間都喜歡用微信交流,將自己的日常都在朋友圈中進行分享,所以學生們就可將自己閱讀過的比較好的篇目進行分享,用自己真實的感想激發(fā)朋友圈中的好友的閱讀興趣,從而讓其主動進行閱讀,在主動閱讀中,學生的思考能力會得到有效地發(fā)揮,對于培養(yǎng)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有重要的作用[2]。
高校中,為了讓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閱讀,采用閱讀學分制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嘗試,學分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很重要的評價,每一分學分對學生來說都無比珍貴,會影響學生是否能夠獲得高分,能否得到獎學金,關系著自己在學校中受到的評價,是否可以順利畢業(yè),所以在高校中采用閱讀學分制,會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欲望,使校園閱讀活動能夠有效地開展。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喜歡閱讀,所以為了拿到學分,學生們一開始可能就會隨便找一些書籍進行閱讀,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們?nèi)绻皇菫榱藢W分進行隨便的閱讀,那么就可能失去閱讀耐心,所以一般情況下,學生都會挑選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圖書,然后在閱讀中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也就會越濃,從而將閱讀進行到底,就會由被動式閱讀變成主動式閱讀,閱讀會讓人沉迷的,因為在學生全身心地投身于閱讀中,就會讓自己與外界的環(huán)境相隔離,形成一道天然的墻壁,使外界中所有的人和事都會被阻隔出去,而自己就會沉浸在書的世界中。如果學生在閱讀時能達到這種境界,那么學生對于這本書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將書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使用技巧都可以有效地吸收,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身的閱讀綜合素養(yǎng)[3]。
高校中采用的閱讀學分制要有嚴格的規(guī)劃執(zhí)行制度,不是隨便地進行閱讀就可以獲得學分的,而是需要進行考核評價的,積極地參與閱讀活動,每天到圖書館進行兩小時閱讀打卡,都在考核評價范圍內(nèi),如果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能夠?qū)㈤喿x觀后感表達得清晰明了,有獨到見解,那么這也是學分的加分項,閱讀學分制的推廣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進行主動地閱讀,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所以在對學生進行閱讀學分制考核時也是按照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酌情打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進行主動閱讀?,F(xiàn)代化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使圖書館中也采用了現(xiàn)代化電子閱讀方式,學生可以借助電子設備進行閱讀,為了讓學生能夠更有效地使用電子閱讀設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電子閱讀培訓,使學生在電子閱讀中提高閱讀效率,也能提高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渠道,積極地參與圖書館的閱讀活動,培養(yǎng)自身的閱讀習慣[4]。
人文經(jīng)典閱讀活動的定期開展,使閱讀推廣的目的能夠更高效地完成,人文經(jīng)典的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有效路徑,在活動中,會充滿閱讀氛圍,使每一位參與到閱讀活動中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濃厚的閱讀氣氛,使自己受到這種書香氛圍的熏陶也有意識地進行閱讀,在閱讀中感受著書中所帶來的美感,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在開展人文經(jīng)典閱讀活動時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將適用于學生學習發(fā)展的書籍優(yōu)先推薦出來,閱讀推廣并不是隨心而為的,需要有組織有紀律,這樣才能達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所以在進行人文經(jīng)典閱讀的推廣時,要構(gòu)建出人才培養(yǎng)制度,使經(jīng)典閱讀活動與人才培養(yǎng)進行有機的結(jié)合,讓每一個參與閱讀活動的學生都能夠有針對性地閱讀篇目,從而在閱讀時不能讓學生獲取更多有用的知識信息,也能促進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和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成為對社會發(fā)展有用的優(yōu)秀人才[5]。
高效的閱讀對于每個學生而言都是一種進步的有效途徑,每個閱讀推廣人員在進行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閱讀推廣活動時,都會讓被推廣的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fā),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被成功推廣安利的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就會主動進行思考,從而在閱讀中產(chǎn)生深層次的理解,使自身的思想覺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也讓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高校在建立人才培養(yǎng)制度時對于學生的閱讀管理需要進行加強,定期開展人文經(jīng)典閱讀活動能夠及時有效地補充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能夠獲取有效的閱讀篇目,學生在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圖書時,可以找到專業(yè)的閱讀推廣人員進行咨詢,每一位閱讀推廣人員都會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將比較適合學生的書籍推薦給學生,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閱讀,從而培養(yǎng)自身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綜上所述,在全民化閱讀視角中,高校要大力進行閱讀推廣,使高校在培養(yǎng)人才時能更加高效,建立閱讀推廣隊伍,是高校在閱讀推廣中重要的基礎保證,只有將閱讀推廣隊伍建設的比較雄厚,才能使受到閱讀影響的學生增加,從而將閱讀風氣帶動起來,而高校中實行閱讀學分制的方式,也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人文經(jīng)典的誦讀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也會讓學生培養(yǎng)出主動閱讀的習慣,大量的高效閱讀會在潛移默化中將學生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