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顆懂得回甘的心,
慢煮生活,才能細品人生最美的滋味。
有人說:“回甘,是中國人關于甜更為細膩的感受?!?/p>
何為甘?《說文解字》里說:“美,甘也。”甘,是五味之一,甜蜜美好。
何為回甘?它是一種需要感知的口感,先有苦澀,然后是回味甜美。不像甜那么直白,而是有層次的,余味悠長,值得慢慢品味。
東方的美,便如回甘。
回甘,是一種美的滋味
初識回甘,是在一杯茶湯里。
兒時,見爺爺每天都在泡茶,小嘴一饞,也想偷喝幾口。結果,一口悶下,小嘴一撇,怎么那么苦?
爺爺卻笑了:“孩子,不苦不苦啊,再含含,還有回甘呢?!惫嫒绱恕?/p>
長大后,嘗了各種各樣的茶。有的清婉,如春天的風吹過臉頰。有的沉郁,像寒冬臘月的心事。有的醇綿,如小手拉大手的溫柔。但總念念不忘,那一絲若無若有的“回甘”。
曾聽茶道老師說:“真正的好茶,有苦也能化開,終能化成回甘?!庇醒芯勘砻鳎酀秮碜圆瓒喾?,它與蛋白質結合時,會轉化成“回甘生津的感覺”。
因此,喝茶時不可匆匆忙忙,囫圇吞棗。若是感覺入口微苦,不必急,慢慢飲下,靜待幾分,體會澀味是不是漸漸消失,喉嚨深處會傳來淡淡的甜。
回甘,是一種滋味,是一種值得慢慢感受的美味。
回甘,是一種美的風骨
回甘之美,落于草木之間,不只有茶,還有梅。
古人便云:“梅花香自苦寒來”。
晴日的梅,有疏影橫斜,有暗香浮動,但不抵冰天雪地里望見的梅,來得驚心動魄。
黑色的枯枝,如毛筆撫過天地的筆痕。幾朵紅梅,迎寒綻放,微小而燦爛,如詩中所言:“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p>
有一年,詩人蔣勛到西湖看花。他發(fā)現(xiàn)桃花、杏花與梅花很像,但最漂亮的枝干都是梅花。瘦骨嶙峋,卻如筆墨風雨。
因為“每一次大風雪后,受傷、折斷的枝干會產(chǎn)生很多異變的姿態(tài),這正是梅花美的原因”。
梅花之美,是一種回甘。受過傷、歷風雪,是生命中的苦。但那倔強的美,幽絕的美,是往后的甘。
回甘之美,不在于皮囊,而是一種風骨,是苦寒之后更為雋永的美。
回甘,是人生最美的感受
有一首歌叫《苦瓜》,里面有句詞:“大概人生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其妙處?!?/p>
苦,便是這樣的事。它最難被接受,只能慢慢感受。就像吃青橄欖。
兒時,覺得生澀難吃,長輩們何以吃得津津有味?直到偶然有一日,隨口吃了個,細嚼慢咽后,清冽的汁水在口中迸發(fā)、打轉、轉化,漸漸有了如春天一樣的清香,舌底回甘。
品出回甘之時,已是人到中年。
年少時,有得揮霍,一旦不喜便直接棄之。但隨著人事漸長,知道有些美要等待,有些味要細嚼慢咽,有些情是愛久見人心。
擁有一顆懂得回甘的心,慢煮生活,才能細品人生最美的滋味。
導演小津安二郎說:“人生和電影一樣,都是以余味定輸贏。”
最好的余味,是回甘。美的最高境界,是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