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jīng)過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人口總量與社會發(fā)展水平達到合理平衡,人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但隨之而隨之諸多社會問題也日益尖銳顯露出來,就教育這方面,最明顯的就是現(xiàn)在各家庭的孩子少、生活水平高,家長們對小孩過分溺愛和崇尚西方所謂的“民主自由”,進而學校和社會里逐漸滋生許多怪誕的現(xiàn)象問題,如學生校園欺凌、自我約束紀律性差,各種心理古怪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如宅男女、啃老,因自私抗拒分享、拼搏而厭婚厭育,缺乏磨練心理抗壓能力差導致傷害、自殺等,這些社會問題形成原因很大成份多源于家長們對子女過分溺愛。
七八十年代的教育,各種教育制度尚不完善,缺乏對教師的管束,從而出現(xiàn)不勝其數(shù)的老師體罰、侮辱學生事件,無理剝奪學生的受教育權(quán)利。隨著社會進步,各種教育制度逐漸完善,嚴格管控老師,禁止各種體罰傷害學生的行為發(fā)生,更法定不允許開除義務(wù)教育階段學生,絕對重視學生安全。這些看似是各種學校管理制度和教育法在完善,讓教育更健康合理發(fā)展。但我卻認為不然,我認為現(xiàn)在很多教育管理制度很像革命年代的左傾、右傾,都是從一個死胡同那頭退出來又進入另一個死胡同。以前是放縱了老師而害苦了學生,扼殺了許多人才;而現(xiàn)在則是過分束縛的學校和老師又過分保護放縱了學生、家長??傊嫫驇熒魏我环降慕逃芾碇贫榷疾焕趯W校教育的正常發(fā)展,不利于培養(yǎng)人才,應(yīng)該是師生雙方都有必要的管束,同時保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必需權(quán)利,片面極端強調(diào)都是不健康不合理的。所以我提倡激勵教育與懲戒教育必須共存互補,缺一不可。
這些被迫退學或被學校開除的不幸兒,他們當中肯定不乏“千里馬”和“國之棟梁”。我國數(shù)學家陳景潤、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等如果沒遇到“伯樂”恩師,也難保他們不被列入退學和開除之群,因為他們小時候也不討老師們的喜歡,這類小時候毫不起眼的國之人才多得不勝其數(shù),只是他們幸運地沒被退學或開除,否則對全人類是多大損失啊。所以對學校對老師,國家必需嚴加管控,決不能讓他們對其權(quán)力自我放大,隨意損害學生權(quán)利,社會必須對學校、老師大力度監(jiān)督,防止其隨心所欲而誤人子弟、埋沒人才。
最近幾年來,國家是對學校、老師進行了師德整肅,加大管控監(jiān)督力度,有違師德的事件大大減少,學生學習權(quán)利等到極大保護,但卻忽略了對學生、家長進行必要的約束,放縱了學生和家長,造成了學校、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小心翼翼生怕“踩雷”,一旦發(fā)生了家校糾紛,學校為了止住社會輿論,首選拿老師“開刀”。而對學生和家長的管束力度卻跟不上,學生或家長在家校糾紛中哪怕存在過錯行為,卻為此過錯行為付出的代價輕得不值一提,即犯錯程度與風險代價不成正比。造成老師只敢傳授知識,“荒廢”了德育,學生犯錯時學校、老師找不到清晰可循的懲戒尺度,甚至不敢作任何懲戒,只能敷衍了事,加上近幾年刮起一味效仿西方民主教育之歪風,鼓吹還學生什么學習自由權(quán)利,總喜歡用西方的一些近似荒唐的教育現(xiàn)象來把中國教育“比下去”,從而否認了中國式教育的成果,個別家長也費盡心計給學校“找找碴挑挑刺”而不考慮自己小孩在學校干了什么壞事。說白了,這些“崇洋者”就是想混淆視聽,用這些謬論影響國人,照搬西方教育模式。香港暴亂風波難道不足以警醒國人嗎?過分放縱了學生和家長,使得學校教育“左右為難,從而滋生了諸多校園荒唐現(xiàn)象。比如,學生犯錯老師采取多種方式道理教育,他全當耳旁風,老師又不敢作任何懲戒,否則家長就會找老師找學校的麻煩。多數(shù)家長認為學生犯錯是老師的過失與無能,家長本應(yīng)該配合學校對犯錯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但霸道家長卻無理取鬧反駁或不予理睬,道理教育效果顯得無力無效?!昂θ褐R”的學生屢教不改,家長霸道不配合,留他在班里,他無疑會繼續(xù)傷害影響其他正常的學生、破壞學校,這對其他多數(shù)學生是不公平不負責的。因為有如此特殊另類的學生及家長,而目前學校又沒有明確合法可依的懲戒具體辦法或具體措施,懲戒力度極為疲軟、毫無震懾力,所以近幾年校園欺凌日益猖獗,屢禁不止,受害者均受到慘絕人寰的迫害,有些不幸學生因此丟了性命,讓更多老實的學生和家長終日擔憂,而學校霸王也嚴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更禍害了其他學生的正常生活和學習,甚至危及其他學生的生命安全。當學生嚴重違紀時,學校和老師只能干著急,只能說道理、說法制論利害,但這種辦法對這些惡劣校園霸王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只能“耐心等待”他(她)把事情搞嚴重甚至出了人命才能“移交司法機關(guān)”。學校在教育上如此被動無奈,所以國家應(yīng)允許學校對此類特殊危害師生安全、惡意破壞學校的“害群之馬”進行及時有效有度的懲戒處理,保護絕大多數(shù)學生正常學習的權(quán)利和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不應(yīng)一味強調(diào)所有學生“接受義務(wù)教育”,使學校對義務(wù)教育階段特殊個例人員明知其害卻無可奈何,嚴重損害多數(shù)人利益。國家應(yīng)成立特殊學校,專收容這些危及他人安全、屢教不改、有暴力傾向、心理嚴重失常的“問題學生”,讓他(她)們在特殊的學校特殊的環(huán)境下繼續(xù)接受教育,在提高其文化素質(zhì)、學做文明人的同時,讓其在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中覺悟昔日自己多么不該,深刻明白自己的任性是會給他人帶來痛苦甚至災(zāi)難。這就是古人說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才能使其深悟痛覺的道理。
對于犯錯情節(jié)較輕微的,學校也應(yīng)該有相應(yīng)不傷害學生身體心理的具體懲戒辦法,直至其把犯錯改正為止。明確學校合法的具體懲戒辦法,學校、教師處理學生犯錯時才“有度可依”。否則老師們都對“罰”誠惶誠恐,生怕一不小心粘上“體罰”是非,對學生頑固犯錯“曉之以理”教育無效后“聽天由命”,生怕家長為“刷存在感”而找學校找老師挑刺。
廣西隆林縣者浪鄉(xiāng)央臘小學?班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