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麗
【摘 要】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以往的教學模式過分看重教師的教授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的潛能,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跟隨著教師的思路學習,因而使得整個數學教學停留在知識表面。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打破這種束縛,轉變師生地位,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適當的教學引導,讓學生全面參與到知識發(fā)現、分析、探究的過程中,以此開展深度學習,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深度學習? 策略探究
深度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是國際學習研究界近幾年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旨在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改變以往教學模式對學生發(fā)展的限制。小學時期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理較強,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開展深度學習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個人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積極的作用。以下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從學生深度參與、教師深度引導、知識深度拓展三方面探究深度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策略。
一、激發(fā)探究興趣,促進學生深度思考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只有學生對數學知識發(fā)自內心地感興趣,才能夠保證深度學習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學生的內心活動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感興趣,進而從低水平的認知、機械性的記憶學習模式轉化為高效率地思考、實踐性的探究模式,教師加以適當引導,讓學生發(fā)現數學課堂的意義,增強心理體驗。
例如,在教學《整理房間》這一課時,教師要帶領學生通過參與“整理房間”的活動,讓學生理解分類的概念、掌握分類的方法和明白分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教師讓學生帶一張自己房間的照片到學校,在上課時分別進行展示,教師在多媒體上隨機展示其中一個房間圖片,讓學生去尋找房間里都有哪些物品?學生們積極觀察,找到了桌子、凳子、杯子、夾克衫、枕頭、玩偶、鉛筆、課本、籃球、運動鞋……教師繼續(xù)在多媒體上展示這些物品的抽象圖,讓學生根據自己房間的樣子,繼續(xù)補充房間里還有哪些物品。學生們積極回答之后,教師再次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圖片,一張是物品分類有序、干凈整潔的房間,另一張則是物品亂擺亂放、雜亂不堪的房間,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鼓勵學生以干凈房間為標準,整理雜亂的房間。在以上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實際生活體驗,并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境對比,引導學生明白物品分類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整理房間”的活動中,結合現實生活去深入理解分類的方法和重要性。
二、創(chuàng)新引導手段,教師深度引導學生
教師的深度引領對學生深度理解、探究、掌握知識有著重要的幫助,小學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能力正處于完善發(fā)展的關鍵階段,教師的引導有利于學生快速而準確地掌握數學方法,提升思維品質。因此,教師要善于引領學生思考、互動,在知識、方法、思維、情感方面合理指導學生,創(chuàng)新導學形式。
例如,在教學《雞兔同籠》這一課時,面對不同組的數字組合,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吃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繪制表格的方法去進行分析。在數據表中,教師讓學生觀察表格上的數據,學生通過討論后得出答案:雞的數量每減少一只并且兔子的數量同時增加一只,那么總共的腳數就會增加兩只,相反,當兔子減少一只而雞卻增加一只時,那么總共的腳數就會減少兩只。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繼續(xù)設置問題引導“如果籠子里既有雞又有兔,那么假設只有雞,那么會導致什么結果?”,學生根據表格得到的信息繼續(xù)回答“每把一只兔錯認為是一只雞,那么便會少算兩只腳”,教師繼續(xù)提問“如果認為籠子里有6只雞,根據表格應該能看到12只腳,但實際上出現了22只腳?為什么?”。學生小組內進行討論,最終得到籠子里實際上有五只兔,一只雞的答案。在以上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應用繪制表格的方法去分析雞兔同籠問題,并通過提問題的方式一步步引領學生深入思考,并通過與學生互動激勵學生深化對問題的理解,鍛煉邏輯表達能力。
三、二次開發(fā)教材,深度拓展知識體系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工具,在深度學習模式下,教師要做到基于教材、超越教材,想辦法將知識延伸到更加廣闊的平臺當中,對教材進行多次開發(fā)利用,以此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拓展數學知識體系。
例如,在教學《統(tǒng)計》這一章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度學習統(tǒng)計圖的分類與特點這部分的知識內容。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分別展示不同的生活場景,比如一個家庭在2019年的年度花銷支出,并分別設置如下問題:①如果想知道這一年這個家庭在服裝、運動、食品、交通、通訊、娛樂方面的支出比例,我們應該怎么繪制統(tǒng)計圖?②如果想觀察這個家庭該年度每個月的支出變化情況,我們該怎樣選擇統(tǒng)計圖?③如果想清楚地觀察這個家庭每個月的花銷書目并進行比價,我們要怎樣繪制?在這幾個問題的引導下,教師引領學生展開深度思考,使學生有效掌握知識。
總之,深度學習模式能夠滿足學生真正的發(fā)展需求,與新課改強調的學生主體、自主探究理念相符合,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首先要讓學生感到參與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深度參與其中。其次,教師要加強引導,為學生的探索實踐“保駕護航”,讓學生真正理解知識,而不是一味地求難、求偏,帶領學生真正深入理解知識,提升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陳秀華.淺談以問題為導向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
[2] 蔣敏.核心問題引領,打造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J].教育界,2020,000(00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