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軍強 尹明富 孫會來 肖新華
摘要:為了提高《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效果,構建了基于SPOC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利用網(wǎng)絡平臺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進行改革,首先,介紹了基于SPOC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體系,隨后從課程建設、課前線上自學、課堂講授、課后線上反饋四個方面闡述了具體的改革內容。
關鍵詞:機械制造技術基礎;SPOC;教學改革
近年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平臺上的課程數(shù)量急劇增加,利用MOOC平臺進行的教學和學習也愈來愈廣泛,但MOOC在高校的應用也存在一些問題:(1)缺乏對學生的約束手段,學生的課程完成率低;(2)缺乏老師和學生的面對面交流和互動,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及時掌握,導致學生學習效果較差。而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作為MOOC的發(fā)展和補充,是在MOOC基礎上,增加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樣不僅利用了MOOC線上資源豐富,學生學習時間自由等優(yōu)點,同時也彌補了MOOC在學校教學中不易掌控的不足,是一種將線上學習與線下講解討論相結合的一種混合式教學模式。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是“機械工程”本科專業(yè)最早改革的課程之一,也是本專業(yè)的學科基礎課,主要講授包括機械制造方法、切削原理和刀具、切削機床、機床夾具、制造工藝、加工質量分析和控制等機械制造中涉及的多方面知識,因此,本課程具有知識點多、實踐性強等特點。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反映該課程課堂講授內容太多,學時太少,導致對一些問題理解不夠。因此,研究如何結合和利用當今先進的SPOC平臺,對傳統(tǒng)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教學進行改革,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一、基于SPOC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改革目標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高校專業(yè)尤其是工科專業(yè),都在往重基礎,寬口徑的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進行改革,導致大多專業(yè)課程面臨學時減少,但教授內容并不能減少的局面,因此,如何在學時少,任務重的情況下,利用SPOC平臺更好的完成《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的教學任務,是我們改革的目標。
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在課程改革中主要應該解決如下三個問題:
(一)《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教學目標
隨時社會和技術的發(fā)展,機械制造領域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使課程緊隨時代腳步,需要明確在新形勢下,《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也就是通過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什么知識,具備哪些能力。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一方面要求學生掌握機械制造過程中所需要的相關理論和知識,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具有獨立設計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機械制造領域相關問題的能力。
因此,明確了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就要圍繞教學目標來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所有教學內容都要明確體現(xiàn)出對目標的作用和支撐。
(二)《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知識體系
基于SPOC的新教學模式下,《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如何梳理和編排,是整個課程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基礎。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資源的優(yōu)勢,合理的對傳統(tǒng)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梳理,歸納課程的教學知識點,其中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內容要在線上以視頻、PPT、Word等資源形式讓學生進行自學,哪些內容必須在線下課堂中由老師進行講解或討論。系統(tǒng)而合理的知識體系的構建是我們進行基于SPOC的課程教學改革的前提。
(三)教學活動設計
如何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高效地學習和吸收相應的理論和知識,使學生相應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需要我們在合理的知識體系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
二、基于SPOC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體系
針對《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目標的三個問題,課題組教師在充分調研和討論基礎上,提出了基于SPOC的本課程教學體系。
課程教學體系可以歸納為“一個中心,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一個中心是以課程教學目標為中心,五個環(huán)節(jié)分別為課程建設,課前自學,課堂教授,課后反饋和課程評價。其中課程建設環(huán)節(jié)是課題組教師對線上資源的規(guī)劃和設計;課前自學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通過線上對課程進行預習;課堂講授環(huán)節(jié)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現(xiàn)代信息手段的面對面的師生交流,教師對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和組織學生討論;課后反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和老師就課程問題通過網(wǎng)絡的交流;課程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測試和評價。
由此可見,基于SPOC教學體系,一方面充分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學習資源,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時間和地點進行學習,通過網(wǎng)絡和老師進行在線交流,另一方面又克服了純線上教學中教師不能充分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不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約束,學習效果差的不足。
三、課程教學體系改革措施
(一)教學內容梳理
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特點,將教學內容分為14個知識模塊,分別為:我國機械制造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機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切削加工機理;切削加工刀具;切削加工機床;機床夾具定位機構;機床夾具夾緊機構;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機械加工工序設計;機械加工工藝性評價;機械加工精度;機械加工質量;機械裝配工藝設計;先進制造技術。每個模塊對應一個主題內容,在每次課堂教學中集中講授一個知識模塊,線上自學和課后反饋都圍繞課堂上的知識模塊進行。
(二)教學資源設計
針對每個知識模塊,將相關資源分為視頻資源,PPT資源,習題資源和參考論文資源四種類別。視頻資源分為教師講解重點知識點視頻和課堂知識輔助視頻兩種,使學生能方便,直觀和形象的對重點知識進行自學;PPT資源是完整的每個知識模塊的課件,學生可以根據(jù)需要自己在線學習;習題資源是每個知識模塊對應的思考題和練習題,學習在自學和課堂學習后進行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參考論文是近年來機械制造領域中相關研究論文的分類匯總,供對機械制造領域感興趣的同學進一步學習。
(三)課前自學
按照教學計劃,每次課前一周提前在線上布置自學內容和作業(yè),并安排和組織網(wǎng)上討論話題。學生必須按照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節(jié)點前完成相應的教學要求,如觀看視頻、完成相關習題,積極參與話題討論等。
(四)課堂講授
課堂教學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教師講授和討論答疑。首先老師要利用不多于一學時的時間,對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以加深學生對核心知識的理解。然后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并根據(jù)實際情況組織小組討論,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本單元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在教學方式上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和手段,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課堂點名簽到環(huán)節(jié),可以利用學習通的手機點名功能,方便快捷,利用學習通的手機選人功能隨機挑選學生回答和討論問題,這些方法的應用增加和學生互動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五)課后反饋
課堂教學結束后,在網(wǎng)上布置作業(yè),在討論區(qū)聽取學生反饋意見。并對這節(jié)課的平時成績(包括線上自學完成情況,作業(yè)情況,討論情況,課堂上的提問、討論和表現(xiàn)情況)進行提交,學生可以自行查看。
(六)學習評價
學習評價是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應用能力等多個維度進行評價,評估學生對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傳統(tǒng)評價方式不能測試出學生在學習中的全部學習效果,因此,在學習評價中,應將課前學習,課堂講授中學生的自學情況、討論情況、出勤情況、回答問題情況,作業(yè)情況等綜合進行考慮,建立一個完善的學習評價體系。
課程教學體系不是一個封閉的,固定不變的系統(tǒng),而是一個能不斷根據(jù)教學目標和評價結果進行動態(tài)調整的開放系統(tǒng),所以針對學生的反饋意見和學生的學習評價結果,教師應進行總結,及時對課程資源或教學活動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不斷優(yōu)化課程的教學體系。
四、總結
SPOC是結合了線下課堂與線上資源的混合教學模式,一方面吸收了MOOC的優(yōu)點,另一方面也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稒C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一直存在學生難學,老師難教的問題。本課程組結合SPOC網(wǎng)絡教學平臺,對《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體系進行了探討,在明確課程目標的前提下,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梳理和模塊單元化分解,將教學進程變?yōu)檎n前線上自學,課堂面對面講授交流和課后線上反饋三個有機部分。該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解決目前存在的學時不夠、課堂講授知識過少、學生不易理解等問題。
課程組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成了網(wǎng)上資源的建設,計劃下一步將全面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進行試驗,以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積累經(jīng)驗,為《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在機械工程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能力培養(yǎng)上,發(fā)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范素香,郝用興.基于慕課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創(chuàng)新[J].決策探索,2019,5:60.
[2]段晶瑩,付長景.基于SPOC平臺的高職制造類精品資源[J].教學探索,2017,10:74-75.
[3]常耀輝.基于SPOC混合教學模式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2017,1:26-32.
[4]韋家增.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教學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探討[J].湖北農機化,2019,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