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德
小學體育教育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過程涉及多方面內容,比如說籃球、羽毛球、排球等。這些運動對學生身體與心理的發(fā)展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本文就小學籃球教育注入游戲的重要性及相關策略等問題進行探討。
一、小學體育籃球教學注入游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進行籃球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會的,籃球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進行籃球訓練的過程中,該怎樣持球、運球以及傳球都是有一定的講究的。訓練時,每一個動作都要經過反復的練習。學生在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活潑好動,長時間練習一個動作會使學生產生枯燥沉悶的感覺,同時籃球訓練又是一項體能訓練,長時間的訓練也會使學生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感到疲憊,體能跟不上,不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要轉變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注入游戲,讓學生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也可以學習。實踐表明,課堂中的體育游戲,活躍了課堂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發(fā)展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2.有利于增強團隊意識。
當今社會上,很大一部分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集家長的寵愛于一身,然而團隊合作的意識卻很差。在進行活動的時候,他們往往會以自己為中心。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球是一項集體運動,要求隊員有一定的協同、配合能力。因此,這時如果對學生進行籃球活動的相關訓練,并且將籃球與游戲進行結合,就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團隊合作的意識,為學生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籃球教學注入游戲的問題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注入游戲在現實課堂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教學器材以及場地得不到完善,教師對教學內容不夠明確、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不夠重視,等等。
除此之外,還存在幾個關鍵性的因素。首先,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有意無意忽略了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當教學模式得不到創(chuàng)新時,學生的成長也會受到重大的影響。其次,教師在教學時,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會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迷迷糊糊,教學效率也會變低。再次,學生的身體素質參差不齊,會對小學體育籃球教學注入游戲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小學籃球教學注入游戲的策略
為了使游戲更好地注入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就要保證相關的應用措施能夠更具有科學性與時效性。接下來筆者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具體的探析。
1.關注學生性格特征。
為了更好地將游戲注入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發(fā)展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特別是學生的性格特征。只有通過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了解之后,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更加合適的方式方法。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教師就要積極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細心地捕捉學生在進行運動時的情緒變化,有針對性地改變教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例如,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教學,根據學生的體育能力、身體素質進行分組,以小組來進行教學活動,做到因材施教。對于身體狀況不許可的,可以安排見習旁聽;對于怕苦怕累不愿意活動的,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明以事理,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增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應用多煤體數學。
多媒體的教學形式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游戲的形式來展開教育活動,實現動態(tài)化教學。教師可以播放籃球比賽的相關內容讓學生觀看,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學習到籃球的相關知識。數師也可以讓學生運用多媒體來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籃球運動的相關內容,并且將這些內容用到實踐當中去。例如,在教學五年級“小籃球行進間曲線變向運球”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將要學習的幾種變向運球的方式(行進間直線運球、行進間曲線運球、行進間曲線變向運球、行進間變向運球接投移動籃等),用視頻展示給學生觀看,使學生能直觀學習行進間曲線運球的動作方法,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從而提高課堂練習密度和成效。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引入和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還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運動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注重年齡段區(qū)分教學。
對于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教學,要選擇與之年齡段相適宜的游戲類型。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教師就要多加注意學生的體能以及組合游戲的訓練,在設計游戲的時候也要圍繞著籃球運動來展開。像“兩個人炒黃豆”的游戲,教師可讓學生跟隨游戲的節(jié)奏來進行傳球,并且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學生按照節(jié)奏來進行定點投球。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又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在體育課堂上投入更加飽滿的情緒。對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講,可以在進行籃球訓練之前加入一些籃球相關技巧。如“傳球抓人游戲”,讓兩名學生相互移動傳球,并用手觸碰場內的其他同學,被抓到的學生加入傳球隊伍,繼續(xù)抓人,直至抓到所有人為止。游戲活動給學生帶來樂趣,也能提高他們傳球的技術。
4.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取舍,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適應時代的潮流。特別是伴隨著新課程的改革,體育課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育素質培育。因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學四年級“原地雙手胸前投籃”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圖,說說它的動作方法,然后讓一個學生嘗試做一下。大家評議:說說他做得怎么樣?你認為應該怎么做?通過討論評議,學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觀察掛圖,講解“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的連續(xù)動作方法,并進行示范。這樣的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更好地掌握本節(jié)“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的動作要領。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注入游戲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教師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法,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籃球知識的水平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和組合,有機地將游戲融入其中,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促進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安市巴溪灣小學本專輯責任編輯:蘇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