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李永磊 王長海 陳多軍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近年來重癥醫(yī)學科常見的感染并發(fā)癥,是由于機械通氣所致的肺炎,無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接受機械通氣48 h后或撤機、拔管48 h內(nèi)出現(xiàn)的肺部感染性炎癥。目前,我國因機械通氣而致VAP發(fā)病率約4.7%~55.8%,且死亡率高達19.4%~51.6%,因此對VAP進行早期診治極具重要臨床意義。微生物培養(yǎng)是現(xiàn)階段臨床診斷感染性疾病的金標準,但獲取感染肺組織難度高,可操作性較低,且微生物培養(yǎng)耗時較長,易造成臨床診斷不及時,延誤診治。此外,結合臨床表現(xiàn)、傳統(tǒng)炎癥性指標及影像學檢查診斷VAP,往往因缺乏特異性,診斷準確度欠佳,亦影響VAP的預后評估。為尋找有效診斷方法,提高臨床診斷準確性,本研究選取124例接受機械通氣超過48 h的患者,擬動態(tài)監(jiān)測其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CD64指數(shù)、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及其對VAP的診斷價值,進而為早期診治VAP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P
>0.05),VAP組與非VAP組原發(fā)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本研究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表1 3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18~80周歲;②均知情同意,過程符合規(guī)定,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機械通氣前患有肺部感染或近期有肺炎病史者;②患有嚴重免疫抑制、肝腎功能不足、惡性腫瘤者;③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慢性支氣管炎等嚴重肺部疾病者;④伴有全身感染或其他局部感染者;⑤機械通氣不耐受者以及依從性不佳者。
1.3 資料收集及指標檢測 3組均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收集其性別、年齡及原發(fā)病、機械通氣時間等資料,并于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行血常規(guī)、CD64指數(shù)和PCT檢測。所有接受機械通氣的患者入組后均行機械通氣,并根據(jù)實際情況給予補液、祛痰、營養(yǎng)支持等相應治療,若診斷為VAP還需根據(jù)藥敏試驗及培養(yǎng)結果,給予相應抗生素治療。VAP組于治療第3、7 天再次采集血液樣本送檢,復查CD64指數(shù)、PCT、NLR指標并比較。指標檢測:PCT采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檢測,CD64指數(shù)采用直接免疫熒光法檢測,血常規(guī)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記錄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絕對值計數(shù),并計算NLR比值。
P
<0.05)。VAP組治療后第3 、7天的NLR、CD64指數(shù)和PCT明顯低于入組時,且治療后第7天明顯低于治療后第3 天(P
<0.05)。見表2。表2 3組NLR、CD64指數(shù)和PCT比較
2.2 入組時外周血NLR、CD64指數(shù)和PCT單獨對VAP的診斷價值 分別以外周血NLR、CD64指數(shù)和PCT水平為檢驗變量,以患者是否發(fā)生VAP為狀態(tài)變量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入組時CD64指數(shù)診斷VAP的AUC最高,為0.888。見表3,圖1。
表3 入組時NLR、CD64指數(shù)和PCT單獨對VAP的診斷價值
圖1 NLR、CD64和PCT單獨診斷VAP的ROC曲線
機械通氣是一種非生理性的侵入性操作,因長期應用或操作有誤可能引發(fā)VAP,此病發(fā)病快、病情進展迅速且兇猛,??焖侔l(fā)展為不同程度呼吸衰竭,延長治療時間,并誘發(fā)耐藥菌株,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威脅生命,加重患者家庭經(jīng)濟負擔。由于VAP臨床診斷難度高,治療難度大,近年來逐漸引起醫(yī)學工作者的重視。組織病理學、微生物檢驗等方法是臨床常用檢測手段,雖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但難免對患者造成一定創(chuàng)傷,因此,臨床選取可靠的、具有較高靈敏度及診斷特異度的指標對早期診斷VAP、降低死亡率具有積極意義。
目前對于VAP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多認為與炎癥反應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CD64作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之一,主要分布于抗原遞呈細胞表面,在釋放炎癥介質(zhì)、細胞吞噬以及清除免疫復合物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正常狀態(tài)下,CD64一般呈低水平表達,而發(fā)生感染時,CD64在白細胞介素12及干擾素γ等因子影響下明顯升高,是臨床早期診斷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評估指標。魏卿等研究顯示,CD64在VAP中呈高表達狀態(tài),且可反應肺部感染嚴重程度。PCT作為重要炎癥因子,與感染性疾病、嚴重休克及器官衰竭等密切相關,可在短時間內(nèi)達峰值。有研究表明,重癥監(jiān)護室老年重癥感染患者PCT水平明顯高于非感染者,可作為反映機體炎癥情況的有效診斷指標。此外,NLR是反映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平衡情況的重要指標,相較于單一檢測淋巴細胞或中性粒細胞,能更好提示炎癥反應嚴重程度。當機體出現(xiàn)炎癥時,促炎因子大量分泌,募集中性粒細胞,并引起兒茶酚胺及皮質(zhì)激素大量釋放致淋巴細胞凋亡,最終NLR水平持續(xù)升高。NLR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急性胰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診斷及預后評估中。韓偉平等研究顯示,外周血NLR、CD64指數(shù)和PCT在感染性疾病中明顯升高,且細菌性感染均高于病毒性感染,因此對于診斷及鑒別感染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入組時對照組、非VAP組、VAP組的外周血NLR、CD64指數(shù)和PCT依次升高,可見3項指標在VAP患者中異常升高,與國內(nèi)相關研究結果一致,也進一步表明NLR、CD64指數(shù)和PCT與VAP進展存在密切關系,可能與患者機體免疫力、呼吸道防御能力降低等因素有關,但對于3者水平與患者感染嚴重程度的關系尚需后續(xù)深入研究。目前,對VAP患者采取抗生素治療可達到治療目的。本研究結果顯示,VAP組治療后第3、7 天時的外周血NLR、CD64指數(shù)和PCT明顯低于入組時水平,且治療后第7天明顯低于治療后第3 天,可見隨著病情改善,患者各項指標隨之下降,皆提示NLR、CD64指數(shù)和PCT可反映VAP患者炎癥反應改善情況,對評估臨床治療效果也有一定意義。本研究的ROC結果顯示,NLR、CD64指數(shù)和PCT3項指標單獨診斷VAP的AUC分別為0.709、0.888和0.864,尤以CD64指數(shù)診斷VAP價值更優(yōu)。此外,3者最佳截斷值分別為7.33、4.69和0.72 ng/mL,此時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高。提示臨床對于此類患者診斷時,應密切關注其臨床表現(xiàn)及各指標動態(tài)變化情況,為提高診治準確性,還可考慮將3者進行聯(lián)合診斷,從而提高診斷準確性,提高患者生存率。
綜上所述,外周血NLR、CD64指數(shù)和PCT在VAP患者中均明顯升高,其中CD64指數(shù)單獨診斷VAP的價值最高。本研究也存在樣本量偏小、研究周期短、少部分患者入組存在混雜因素等不足之處,未來仍需更大樣本量、更為嚴謹?shù)呐R床研究進一步評估外周血NLR、CD64指數(shù)和PCT對VAP診斷和預后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