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月
摘要:威廉-??思{作品《喧嘩與騷動》以其南方寫作特色和敘事風格而聞名,其對圣經(jīng)的聯(lián)系和意識流運用也引起廣泛討論。而本文旨在討論??思{對象征性事物的靈活運用,即“影子”。該簡單事物持續(xù)出現(xiàn)在小說中,昆丁的敘述部分,具有豐富的引申含義。昆丁,美國南方傳統(tǒng)的騎士,困于自我身份和社會地位的矛盾之間。昆丁敘事中的“影子”在他的生活中留下陰影,預示著他的命運。本文擬從解構主義角度,解析其行動和思想體現(xiàn)巨大痛苦的本因,揭開他懦夫和罪犯面具背后的矛盾心理及其死亡含義,發(fā)掘其純真和完美主義的歸宿。
關鍵詞:陰影;墮落的天使;統(tǒng)一;死亡
作為南方康普森大家族的繼承人,長子昆丁近乎苛求地承擔著他繼承人的責任。他沒有意識到他的時代以及家族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他執(zhí)舵的家族之船備受詛咒。風雨搖曳中,他無法拯救任何人,也無法被人安慰和拯救。時間催促著他,陰影包圍著他。他無意放棄自己作為南方價值觀繼承者的尊嚴,最終以自殺表明自己的決心,保護自己的價值觀不受來自他妹妹康迪斯和他總是喝醉的父親康普森的污染。
在《喧嘩與騷動》中,昆丁的敘述中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形象,有影子、鐘和鐘聲。他的故事總是伴隨著時鐘吹響的號角,而影子的作用就像來自地獄的信使,來迎接墮落的天使昆丁。昆丁的基調是灰色。因此,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被誹謗為令人窒息的舊習俗的教唆者,然而,解構學的視角將重構昆丁作為墮天使迎接死亡,回歸南方價值故里的光輝一面。
一、影子:昆丁死亡的陪伴者
小說中昆丁的敘述部分,潮濕、粘稠和濕潤感揮之不去。讀者似隨昆丁穿越噩夢森林。其間,許多圖像頻繁出現(xiàn),如河、火、窗簾、金銀花、道路、鏡子、時鐘。影子形象更是貫穿著昆丁的最后一天生活。
在起床前,昆丁的頭腦開始工作。他首先看到了窗簾上的紗簾的影子,然后在聽到手表的咔噠聲時,他父親關于人與時間之間競爭理論的言論浮現(xiàn)。第一段奠定故事的基調,表明昆丁與時間的心靈搏斗,和與生命的斗爭,也預示著這些無解之謎將帶來他最后的死亡命運。
影子與死亡之神直接相關。它總是提醒昆丁時間的流逝,而時間的終點意味著最后的結束。在這本小說中,昆丁試圖欺騙影子,推遲他的死亡。例如,在橋上時,昆汀認為,一個溺水者的影子一直在水中看著他(??思{2013:73)。因此,當他離開水面,靠在欄桿上時,他認為自己騙過了影子,因為他的影子已經(jīng)和其他人混在一起,他仍然活著。在其他觀點中,影子與南方的衰敗和昆丁心中的黑暗記憶有關,也與康普森家族的崩潰有關。仔細觀察,讀者將不難發(fā)現(xiàn),在小說中,對影子的描述都是按照昆丁童年或哈佛生活的記憶進行的??偠灾白泳拖窭ザ∩磉叺挠撵`。
然而,實際上,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影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影子是昆丁最后暗淡生活的忠實伙伴。
在最后的時間里,昆丁意識到自己在堅持舊式價值觀,在機械式地游行于時代潮流之間的兩難處境(??思{2013:67),他痛苦地發(fā)現(xiàn),除了躲在影子和記憶中,他沒有任何出路。正是影子和記憶為他提供了和平和舊時光,因此他讓自己沉淪在記憶和影子中。影子就像一個來自地獄的使者,將昆丁從20世紀20年代轉型期的社會虛偽的傷害中拉出來。沉浸在陰影中的他回避了與白蘭地夫人、幽會的女人的交往,表現(xiàn)出他對南方社會腐敗的無聲反抗。從陰影中走出來,很多罪惡被犯下,完成,然后被掩蓋。
二、影子:昆丁感性面的見證者
按照尼采的說法,上帝已死,沒有絕對的真理可言。德里達繼尼采之后,創(chuàng)造“解構”一詞,表明這世界存在不止一種語言,或一種聲音(汪民安141)。解構主義者們旨在消除等級制度之間的界限。這樣的思路利于破除關于昆丁的形象建構的界限,將他從妹妹對立形象的角色中解救出來。拒絕傳統(tǒng)“中心”、”統(tǒng)一”、“存在”、“邏輯中心主義”的概念對昆丁形象的束縛。在一個文本中,捕捉矛盾,抓住無法決定的,沒有中心可言的創(chuàng)作思路。因此在小說中昆丁的敘述部分,同一個文本可以被用來支持看似不可調和的立場(Murfin 1994:215)。相同的形象,影子,可以用于建構更為立體的昆丁形象。
米拉德(1970:7)認為,受自己妹妹和他父親的影響,昆汀從象征著蝴蝶、鮮花、陽光的上層自然界落到象征著陰影、水、金銀花氣味的下層自然界。盡管如此,無論哪個層次,昆丁都始終喜歡他的傻瓜弟弟本杰明對大自然的熱愛。在他的最后一天,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陽光、花朵、河流、樹木和陰影上,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昆丁的感性和細致的心。在這個意義上,親近影子是親近自然、親近和平的一種方式。
經(jīng)過激烈的掙扎,影子見證昆丁內心的撕裂,昆定最終選擇擁抱死亡。在那里他可以永遠與他的夢想和堅持在一起。這是他的命運。在他與父親最后的回憶談話中,他的父親說,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美德的仲裁者,但不要讓任何人為另一個人規(guī)定(福克納2007:142)。這是他的選擇,也是他的驕傲。
三、影子:昆丁南方傳統(tǒng)思想的陪伴者
有人評論說,昆丁是舊時代惡勢力的衛(wèi)士,他的軟弱和自私使妹妹和他自己的悲劇不可避免。然而,如果我們通觀整部小說,就會發(fā)現(xiàn)昆丁本人的不協(xié)調,他是時代的悲劇,脫離上帝視角,即可走進不一樣的昆丁。
保羅-德-曼曾提到意義的不確定性,以及俗套的破壞性影響。在《喧嘩與騷動》中,四個不可靠的敘述者提供了四個不同的視角。伴隨著它的標點符號、語法、意識流、時間和環(huán)境的轉變、符號,在弄清故事的真實性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混亂。這樣的記敘思路帶來了整體時代的觀感,也凸顯了個體敘述的矛盾與敘述間的相互矛盾。因此用這些不一致的思想、言語和行為來定義一個人是不公平的。昆丁經(jīng)常被誤解,因為他不能表達對家庭的關切,以及他在保護家庭成員方面的身體虛弱到失去戰(zhàn)斗力。
在小說中,昆丁的言語記錄很少,但思想記錄卻滿滿幾頁,影子或者陰影似乎是昆丁內心思考的外溢,在思考的部分不可或缺的提到影子。他很像哈姆雷特那種在沉思中沉迷的人。在他與父親接觸的記憶中,大部分篇幅是來自父親的哲學。受父親的影響,他傾向于更加被動,但他自己對時間、貞操和榮譽的看法總是不能與父親徹底解釋。他假裝嚴肅和可靠,在大多數(shù)時候壓抑自己的欲望和天性。
在與三個捕魚男孩的聊天中,昆汀描述道,他們都同時說話,他們的聲音堅持不懈,自相矛盾,不耐煩,使不真實成為一種可能性,然后是可能性,然后是可爭議的事實,就像人們將他們的欲望變成語言一樣"(福克納94)。在這里,昆汀表達了他對語言的不信任,因為語言錯誤地、欺騙性地表達了欲望。在他與康迪斯的談話中,可以看出昆汀的語言是斷斷續(xù)續(xù)的、重復的。他沒有使用任何語言的套路,而是直接關注問題中最糟糕的部分。這樣一來,他就不能表達他對小玉的深深的焦慮和擔心,而只是對小玉的反感感到羞愧。昆丁很理智,也很體貼,他的語言被自己的義務感所壓制,原因是要成為一個可靠的家庭繼承人。
除此之外,他還受到神經(jīng)質的母親和虛無主義的父親的影響,因為他們的話都是關于抱怨或虛無的,這也是昆汀沉默的力量。在昆汀的眼里,沉默在成年人的特征中享有優(yōu)越性,人們通過語言來利用自己和對方,在把智慧歸于靜止的舌頭上是最不一致的(??思{94)。
即使在他年輕的時候,他對他為保護一個女孩而進行的斗爭也沒有什么解釋??偠灾@些言行可能顯示了昆丁的懦弱,但也顯示了昆丁在沉默的偽裝下的善良和決心。他是南方騎士精神和良好傳統(tǒng)的沉默的騎士。他使自己的偽裝更加強大,但仍然無法在迷失的社會中找到可能的位置,因此他感到絕望,并決定永遠與他的信仰在舊南方相伴。
四、影子:昆丁理想主義的容器
昆丁很珍惜他在舊南方的生活。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的記憶總是回到南方和鄉(xiāng)村的土地上。他深情的句子觸動了讀者的心,如他曾提到,我想到了家鄉(xiāng),想到了荒涼的車站,泥濘的土地,黑鬼和鄉(xiāng)下人(福克納71),只是我們的國家不像這個國家(90),八月末家里的一些日子就是這樣,里面有一些悲傷、懷念和熟悉(99)。當一個人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他所懷念的是他最關心的人。昆汀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因為用來養(yǎng)育自己和康迪斯的土地已經(jīng)消失了。他無法拯救他所愛的土地、人民或其價值。他的懷舊之情與他在哈佛大學對死亡的行動不一致。車窗外的影子,自己的陰影見證著昆丁的猶疑和四年。
在過去,昆丁與妹妹的情人道爾頓-艾姆斯(Dalton Ames)打了起來,但他害怕使用手槍,像個女孩一樣暈了過去(129)。他與杰拉爾德一起為妹妹的榮譽而戰(zhàn),但卻敗下陣來。他想幫助意大利小姑娘回家,但被勒索了。年輕時,他因為騎馬摔斷了腿,盡管他勇敢地說,他可以習慣這樣。似乎每一次他都沒能證明自己的陽剛之氣,沒能滿足自己的欲望。他的父親曾經(jīng)斷定昆定是處女,而南方的男孩都以處女為恥(64),這證明了昆汀由于完美主義和感性而陷入的困境。
與其說他是男性,不如說他的女性氣質完全表現(xiàn)在他的神經(jīng)質思維、虛弱的身體和敏銳的感官上。他的游蕩中充滿了對死亡、時間和救贖的思考,鳥兒、花朵、河流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他的視線中。他聞著河水的味道,河下的陰影,聽著風鈴的聲音。但他的死亡仍然是一種女性化的死亡。Elaine Showalter(191)表明,溺水與女性有關,女性的流動性與男性的干旱性相對立。女性、水和死亡是文學中常見的女性元素。流動的女性很容易被淹沒在淚水、液體和血液中。而在昆丁身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所有的女性化元素。他的死亡讓他與水中的陰影相擁,也是他和他所擁護的完美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相擁。
如果說黑人仆人迪爾西是康普森家族命運的見證者,那么昆丁將是康普森家族的觀察者和被拋棄的保護者。他最終意識到了對他的家庭的詛咒,但在拯救過程中失去了戰(zhàn)斗力。他接受了這個變化中的社會的命運,做出了自己在另一個世界的選擇。在他的最后一天,他精心準備,平靜地走向死亡,完成了他的一生。
我們不能把康普森家族的腐敗歸咎于妹妹的不貞,也不能因為昆丁的自殺就責怪他的不負責任。這個充滿詩意和理智的人在生前受到了很多折磨,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英雄。甚至在他死之前,他還在為他妹妹的榮譽而戰(zhàn)。通過昆汀敘述中的不一致,及其與影子的關聯(lián)。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發(fā)現(xiàn)了昆丁,這也暗示了讀者,一個文本中可能有更多的解釋。
參考文獻:
[1]Faulkner, William. The Sound and The Fury. Beijing: Central Complication &Translation Press,2013.Print.
[2]Mellard, James M.“The Sound and the Fury: Quentin Compson and Faulkner's ‘Tragedy of Passion’.” Diss.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Spring 1970;2,1; Periodicals Archive Online pg.62.
[3]Murfin, Ross C.“What is Deconstruction.” The Dead. Ed. Daniel R, Schwarz.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Inc,1994.
[4]Selden, Raman, ed. 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380.
[5]Showalter, Elaine.“Representing Ophelia: Women, Madness,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Feminist Criticism.” Major Statements of Western Cultural Criticism. Ed.
[6]汪民安.文化研究關鍵詞[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