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劉英明
編者按:哈爾濱市南崗區(qū)第36屆教學“百花獎”2020年9月末啟動,以“讓學習真正發(fā)生,以學習為中心的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為主題,歷時2個多月。 為應對新冠疫情的挑戰(zhàn),本屆“百花獎”活動,以校級現(xiàn)場觀摩,區(qū)級錄像評比的方式開展?!痘胰浮贰陡笎壑邸方詾楸敬位顒有W語文類的優(yōu)秀獲獎課。
教學目標:
1.隨文認識“寧、胸、脯”等10個生字。
2.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的閱讀方法,邊默讀邊思考。結合人物對話,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想法,體會列寧對孩子的呵護與尊重,理解男孩的天真與誠實。通過分角色朗讀,讀出對話的語氣,讀懂人物的情感。
3.在個人默讀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的學習活動中,不斷豐富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通過邊讀邊思考的訓練,養(yǎng)成帶著問題默讀的習慣。借助學習單,激起小組同學思維的碰撞,在思考與表達人物內(nèi)心想法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并提升語言的建構與運用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的閱讀方法,邊默讀邊思考。結合人物對話,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想法,體會列寧對孩子的呵護與尊重,理解男孩的天真與誠實。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文章。(板書課題。)
(生書空并齊讀課題。)
師:同學們,讀了這個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生:灰雀是怎么叫的呢?
師:你想聽聽它的聲音。
生:我想知道,課文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師:你想知道文章寫了什么。
生:灰雀長得什么樣子?
師:是??!它好不好看呢?快點把書翻到106頁,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在你沒讀明白的地方畫個小問號。開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都讀完了。我們來交流交流,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
師:你知道了灰雀很美麗。(板書灰雀。)你呢?
生:我通過“還經(jīng)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這一句,知道了列寧很寵愛它們,生怕它們餓著。
師:你還讀出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呢!(板書:列寧、喜愛。)
生:列寧到處找灰雀,也能看出來他喜歡灰雀。
師:你和他的想法一樣,也讀出了列寧喜歡灰雀。
生:我通過最后一句話讀出男孩是誠實的,也知道了我們做什么事也應該誠實。
師:真了不起,不僅讀出了男孩的品質,還要向他學習呢!同學們真是會讀書會思考的孩子。接下來,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你都從哪里讀出列寧喜歡灰雀了吧?。ǔ鍪疚恼碌谝欢?。)
生:我從“經(jīng)常給它們帶面包渣和谷?!边@一句,感受到列寧喜歡灰雀,不然為什么要給它們帶東西吃呢?
師:說得有道理。(在屏幕上圈畫關鍵詞句。)還有嗎?你還從哪也讀出來了?
生:我從列寧每次到公園都要去看看這些灰雀,感受到了他喜愛灰雀。
師:每次都看,得多惦記灰雀啊!
生:我從列寧在郊外養(yǎng)病,都生病了,還要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仰著頭,看三只歡快的灰雀,感受到灰雀心情好,他也心情好。
師:你都感受到觀賞灰雀帶給列寧愉悅的心情了。那你讀出來列寧為什么這么喜歡灰雀了嗎?
生:因為它們長得很漂亮,兩只顏色是粉紅的,一只顏色是深紅的。
師:顏色可真漂亮。還有嗎?
生:我還感受到,灰雀歌聲也很動聽。我從婉轉的歌唱讀出來的,因為婉轉就是非常好聽。
師:你現(xiàn)在知道灰雀的叫聲什么樣了吧!婉轉動聽。它在樹枝間來回跳動也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灰雀?
生:活潑可愛。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從第一段中,我們讀出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那我們在接著往下讀的時候,有沒有什么地方,是你沒讀明白,畫了小問號的?我們來交流交流。
生:我不明白,男孩說“沒……我沒看見”時,為什么加省略號。
師:加了省略號,就表示他說話……
生:磕巴、吞吞吐吐。
師:為什么呢?你還有什么地方不理解?
生:男孩為什么是誠實的呢?
生:男孩為什么這么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呢?
師:看來,咱們同學對小男孩和列寧說話時的語言,有一些不理解。如果我們知道了列寧和小男孩說話時心里在想些什么,這些問題是不就能解決了?
三、默讀課文,思考感悟
師:默讀課文2~10自然段,想一想,列寧和小男孩在對話的時候,他們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用簡短的詞語寫在旁邊。(生默讀,嘗試批注。)
師:同學們讀完,有自己的想法了嗎?
生:有。
師:現(xiàn)在,小組同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完成學習單。注意在學習單的橫線上,我們要填表示列寧和小男孩心情或心里想法的詞語。(生小組交流。)
師:很多小組已經(jīng)交流完成學習單,也有兩個小組還差最后一個空沒有填完。咱們一起來說一說,看看把你難住的問題,在別的同學啟發(fā)下,你能不能也有自己的想法了。誰先來說一說,第一次對話的部分,你們組是怎么填的呢?
生:第一個空,我們組填的是著急,因為灰雀不見了,列寧還很喜歡灰雀,就會特別著急。
師:因為喜歡,所以著急。(板書:著急。)還有哪個小組也是這么想的,再來說一說。
生:我們組填的也是著急,因為他喜歡灰雀,灰雀找不著了,所以一定很著急。
師:是啊,我們讀書的時候,注意到前文了嗎?當他發(fā)現(xiàn)灰雀不見了,他在整個樹林……
生:找遍了。
師:這個時候,他看到一個男孩,心里可能怎么想的?
生:他就很放心,這個男孩一定會告訴他灰雀在哪兒。
師:是這樣嗎?誰來說一說?
生:我覺得不是。列寧一定在想趕緊去問問那個男孩,看他知不知道。如果知道,我好去找灰雀。
師:是不是這樣,看到男孩就仿佛看到了一線希望。那小男孩是怎么回答的啊?
生:小男孩吞吞吐吐地說“沒……我沒看見”。因為小男孩聽見列寧說的話,心里就很害怕,他怕列寧拆穿他。我覺得他可能是把小鳥捉回家里面了。
師:你通過小孩兒說話的表現(xiàn)又有了這樣的猜測?他此時心情是什么樣的?
生:緊張,害怕列寧問他,你是不是把小鳥捉回家了。
師:你都走到小男孩心里面了。誰愿意來讀一讀?
(生分角色讀第一次對話。)
師:讀出了兩個人說話的語氣,我都感受到他們的心情了。在接下來的對話中,他們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列寧傷心地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因為列寧那么喜愛灰雀,小男孩又說沒看見,他就猜測它是不是已經(jīng)死了呀!
師:你覺得此時,列寧因為灰雀可能凍死而傷心。(板書:傷心。)有沒有人有不一樣的想法?列寧此時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生:因為小男孩說話吞吞吐吐,列寧可能就已經(jīng)知道小男孩抓走了灰雀。但他不想表現(xiàn)出來,他想讓小男孩誠實,想讓他自己改正錯誤。
師:真厲害,你在這都讀出列寧有這樣的用心了。誰也想到了,你再來說說。
生:可能是列寧覺得小男孩很天真,他想讓小男孩變得更好。
師:說得真好!那小男孩聽到列寧這么說,他心理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覺得他心里很矛盾。因為后面說,他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想說又不敢說。
師:(圈畫關鍵詞本來、但又。)你讀出了他內(nèi)心的矛盾。(板書:矛盾。)還有誰也讀出來了?
生:我們組填的是進退兩難,想要安慰列寧,又害怕露餡被批評。
師:就在小男孩猶豫不決的時候,列寧又說話了。接下來他們心里的想法又有什么變化呢?誰來讀一讀?(出示7~10自然段。)
(生分角色朗讀。)
師:誰聽出來他們心里的想法了?
生:通過“會飛回來,一定會飛回來”,我知道小男孩心里很肯定灰雀一定會飛回來。
師:他為什么這么肯定,心里在想什么?
生:我一定要向列寧承認錯誤,他也許不會批評我,會表揚我。
師:誰有不同的想法?
生:我覺得,他會想,我要把灰雀放回來,讓列寧高興。
師:真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小男孩的想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改變,你讀出來了嗎?
生:我從列寧說“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讀出了列寧的傷心,也許是列寧假裝傷心,想要鼓勵小男孩,讓他放了灰雀。他不批評小男孩,怕男孩害怕。
師:此時為什么要假裝呢?(板書假裝。)
生:想要教導小男孩,讓他誠實。
師:還有補充嗎?
生:我覺得列寧在保護小男孩的自尊心。不讓他的自尊受到傷害。
師:咱們班的孩子可真會讀書。(板書:保護自尊心。)那他此時是在“自言自語”嗎?
生:他是想打動小男孩,讓小男孩自己承認錯誤。
師:那他是在自己對自己說嗎?
生:對小男孩說。
師:他的目的達到了。聽到小男孩的回答,他追問……
生:會飛回來?
師:小男孩回答……
生:一定會飛回來!
師:你讀出來男孩這兩次回答有什么不同了嗎?他心里的想法有什么變化?
生:第一次不太肯定,第二次聽了列寧這一問,他就非常肯定了。
師:肯定什么?
生:肯定灰雀會飛回來。
師:他心里做了一個什么決定,你讀出來了嗎?
生:他一定要把灰雀放了。
師:誰能讀出小男孩心里的變化?(生分角色朗讀。)
師:你注意到這個符號了嗎?
生:感嘆號。
師:全班一起讀。
生:一定會飛回來!
師:這么肯定?。。ǔ鍪竞髢纱螌υ挘┡x藍色部分,男生讀紅色部分。(男女生對讀。)
師:讀著讀著,咱們就走到列寧和小男孩的心里去了。誰再來把2~10段完整地讀一讀?(生分角色朗讀2~10自然段。)
師:就像我們剛才這樣,帶著問題默讀,邊讀邊思考,同學們相互之間交流,我們就把文章越讀越明白了。現(xiàn)在快速默讀11~13自然段??纯茨阒暗囊蓡柆F(xiàn)在自己都能解決了嗎?
師:誰先來說一說,說清楚你原來的問題是什么?現(xiàn)在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之前的問題是男孩為什么是誠實的?現(xiàn)在我知道了。因為他遵守和列寧的約定,把灰雀放回來了。
師:說到做到,就是誠實。(板書:說到就到。)有補充嗎?
生:我覺得他在白樺樹下低著頭。低著頭肯定是犯錯了,再聯(lián)系前文,他和列寧對話的地方,知道是他把灰雀帶回家。之后他承認了錯誤,把灰雀放回來了。從這也體現(xiàn)了誠實。
師:能聯(lián)系上文來感受,體會到了知錯就改也是誠實。(板書:知錯就改。)還有哪里原來沒讀明白,現(xiàn)在讀明白了?
生:我從“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去了”我知道了,他其實是在和小男孩說話,告訴他,以后不要再捕捉小動物。
師:那他怎么不直接問小男孩呢?
生:因為列寧覺得小男孩已經(jīng)把灰雀放回來了,改正了自己之前犯的錯,如果再追問,男孩會很慚愧,沒有自尊心。
師:在這里,我們也讀出了列寧保護小男孩的自尊心。
四、回顧全文,總結收獲
師:經(jīng)過這一次,小男孩下次再遇見喜歡的東西時,可能會怎么做?
生:多看一會兒。
生:像列寧一樣,每天去看他。
師:經(jīng)過這一次,小男孩成長了,遇見喜歡的東西不再……
生:據(jù)為己有。
師:讓灰雀在大自然中自由生活,同時小男孩也收獲了誠實的品質。那你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又有什么收獲呢?
生:喜歡小動物,不要奪去它的自由,因為這樣雖然你開心,但動物會不開心,而在大自然中,小動物才會開心,自己也會開心。
師:你讀出來了,真正的喜愛是給它自由。
生:我要向小男孩學習,要誠實,知錯就改。
師:真是個好孩子。
生:在自由中,小生命才能展現(xiàn)它更美的一面,要把美好的東西放在心里。
師:說得真好!文中還有誰也帶給你感悟嗎?
生:我可以向列寧學習,別人犯錯誤要換位思考,保護別人的自尊心。
師:我們讀出來了,小男孩做回一個誠實的孩子,是誰幫助了他呀?
生:列寧。
師:孩子們真會讀書!像我們今天這樣帶著問題默讀,邊讀邊思考,是不是文章越讀越明白了。希望以后我們也用這種方法來讀書。
評析:
王倩老師在哈爾濱市南崗區(qū)第36屆教學“百花獎”活動中執(zhí)教的《灰雀》一課,是成功導讀的一個范例。
閱讀是一種實踐能力,而這種實踐能力不同于某種知識,更不是什么竅門,知而即能。這種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也必須通過不斷實踐,而暗夜中獨立摸索式的實踐,往往收效甚微,發(fā)展緩慢。所以,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才需要教師的導讀。
然而,由于閱讀是一種極為個性化和內(nèi)隱性的心理活動,所以,導讀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別是在課堂上,集體性的導讀。
說王倩老師《灰雀》一課是成功的導讀,首先是因為我們從課堂教學過程中,看到閱讀質量的增量。從教學中師生對說內(nèi)容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從對話開始時學生對灰雀樣子、叫聲,以及列寧對灰雀喜愛之情的關注,到教學結束前學生文章主旨的理解,學生對課文的把握不斷由膚淺走向深刻,從零散走入集中,經(jīng)歷了一個自主理解課文的過程。這樣有增量的課堂,就是有閱讀學習真正發(fā)生的課堂。
其次,說這是一節(jié)成功導讀的課堂,還在于教師在學生閱讀質量提升的過程中,發(fā)揮關鍵性的引導作用。而本課最成功的導讀環(huán)節(jié),就在于當學生理解列寧與小男孩子對話發(fā)生困難時,教師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了通過對話揣摩人物心理的閱讀方向上來。在教師的點撥和指導下,學生通過自主的閱讀實踐,深入到人物內(nèi)心,理解了對話表面沒有直說出來的人物心理活動,從而使文章的主旨進一步得以顯現(xiàn),學生閱讀質量因這一導而出現(xiàn)了質的飛躍。這樣導讀,才是有質量的導讀;也只有在這樣的導讀之下,學習者的閱讀才是有質量的閱讀。
再次,說這是一節(jié)成功的導讀課,還因為教師把握了閱讀活動的本質,沒有把充滿情感交流、發(fā)現(xiàn)喜悅的審美活動變成考試答題似的為分析而分析,而是讓學生把課文真正當成文章來欣賞,來體會,從他們初讀的感受入手,一步一步,一點一點引導和幫助學生梳理其閱讀的收獲,不斷深化、整合、校正、補充和完善他們的理解,從而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初步讀懂了這篇含蓄蘊籍的美文。在文學欣賞活動中,實現(xiàn)了閱讀能力的提高。
當然,說這一節(jié)成功的導讀課,也不是說這節(jié)課就沒有進一步提高和改進的空間了。由于目前我們對導讀規(guī)律認識和把握不足,像這節(jié)課一樣,閱讀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和缺憾。比如,這節(jié)課開頭時,完全沒有文體意識的“讀題”。再比如,教學接近結尾時對主旨的歸納和升華過程中,教師導讀功力的不足等,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實踐和研究中,不斷深入探索。
■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