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瑋
摘 要:聚焦核心素養(yǎng)開展中學英語閱讀,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新要求,也是閱讀教學改革的新方向。中學英語教師必須抓住學生英語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關鍵期,在教學實踐中深入理解英語核心素養(yǎng)內涵,并以此為導向,落實開展有指向的英語閱讀教學。這樣才能夠在改革閱讀教學的實踐活動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有效閱讀、素養(yǎng)發(fā)展、全面提升,中學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目的才能夠順利達到。
關鍵詞:中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閱讀教學;對策
中學階段,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進入了嶄新時期,其學習難度、學習廣度相較于小學有了很大的轉變。中學英語教師應當認識其轉變,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重新審視英語閱讀教學,力求在核心素養(yǎng)的指向下探求閱讀教學的新途徑,在正確定位的基礎上讓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常態(tài)化、高效化、高質化。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分析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需要具備的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及自身終身發(fā)展需求的一種關鍵能力,同時核心素養(yǎng)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品格。從價值取向的角度來看待核心素養(yǎng)的話,核心素養(yǎng)就是學生終身學習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及社會、國家公認的價值觀。從指標選取角度來看,核心素養(yǎng)不僅關注學科基礎,同時也關注學生對未來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及自身終身發(fā)展所必備的綜合素養(yǎng)。但無論從何角度來看,在英語學科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都是必然趨勢。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在英語學科中的內化,囊括了學生能力、知識、品質的綜合發(fā)展,其包括四個維度,即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
(一)語言能力:不局限于語音、詞匯、語法知識,還包括語篇、語用;
(二)思維品質:能夠在理解英語概念、英語詞匯、英語語法的基礎上實現思維運轉,在有效應用英語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解決問題;
(三)文化意識:強調能夠從跨文化意識角度理解文化現象,形成正確的文化觀念以及文化態(tài)度;
(四)學習能力: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能夠以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投入英語學習中。
核心素養(yǎng)和課程改革間有非常密切的關聯,其不僅規(guī)定了課改方向與宗旨,同時核心素養(yǎng)也是課改實施的一項重要目標,是教學方法革新、考試評價改變、管理制度調整的一項重要依據,其價值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也為學生發(fā)展起到根基與支柱作用,對支撐學生未來發(fā)展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不僅可以為英語課改注入新鮮活力,為“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得以充分落實提供支撐和幫助,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能力、升華品格,對學生未來發(fā)展有很好的指向作用。因此,在中學英語學科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十分必要。
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一)閱讀興趣低。英語閱讀興趣低、閱讀速度慢是多數中學生存在的普遍現象,很多學生完成一篇英文材料的閱讀通常需要10~15分鐘,部分學生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過慢的閱讀速度不僅會對平時的學習造成影響,同時在有限的考試時間內更是非常不利的,嚴重時甚至會壓縮學生寫作時間及檢查時間。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興趣與速度的一項主要原因在于,英語是一門外語,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得少、應用得少,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導致學生對于英語閱讀有天然的恐懼和抵觸情緒;同時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的掌握少,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僻單詞較多,也是影響學生閱讀速度與興趣的重要原因。學生只有在學習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才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然而學生詞匯量少、閱讀過程中容易卡殼,難以完整、準確地翻譯句子含義,久而久之就容易打擊學生對于英語學習、英語閱讀的熱情和興趣,使得學生出現懶散、應付現象,閱讀速度自然也會進一步下降?;蛘卟糠謱W生雖然能夠認識閱讀材料中的大部分單詞,但是不能很好地整句翻譯,從而使得其閱讀效率大大降低,這也會對學生的英語閱讀熱情和積極性造成影響。
(二)閱讀方法不正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但是很多中學生在實際閱讀中經常出現跳讀、掃讀等現象,這種閱讀思維很容易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局限性,致使學生跳入某些閱讀技巧框架,從而缺乏思考,難以真正達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效果。另外,還有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往往會將教學重點放在生詞、詞組、句式的學習中,但是對學生個人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則相對較少;加之,課堂時間有限,教師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引導學生進行聯系和思考,這也就導致學生在實際閱讀學習中缺乏對閱讀方法、閱讀技巧的練習,使得學生難以很好地適應閱讀節(jié)奏,缺乏提升自己閱讀速度的意識,不僅會拉長閱讀時間,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將學習中實際應用的閱讀方式遷移到考試中或今后的學習中,影響其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英語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
(一)引導有效閱讀,增強文本理解,促進語言品質發(fā)展
在過去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習慣以“詞匯—句子—句段”的方式進行講解,這樣的講解割裂了文本,不利于學生的語篇意識、語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讓學生初步建構英語閱讀文本知識框架,在參與閱讀活動中實現“由詞成句,由句成篇”的閱讀學習,教師可以基于整體、抓住重點,進行閱讀教學。
1.初讀,讓學生建立閱讀文本框架:教師可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近距離接觸英語語言,架構英語知識框架,讓學生對閱讀文本整體有一個初步印象。
如:在學習仁愛版“our hobbies”——section C 1a時,其文章主題為“Scrapbook”,教師可以“Making process of Scrapbook”為主線,讓學生先理解文章整體,必要時可建設思維導圖,揭開語篇面紗。例如:在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將“Making Scrapbook”作為中心主題,以此為中心發(fā)散出content,Book with background paper ,Scissors,glue(Cut,pasre)三個分支,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對于閱讀文本框架形成初步的了解和認知,幫助學生建立起閱讀框架和思路,達到良好的初讀效果,為接下來的細品奠定良好基礎。
2.細品,讓學生基于整體,抓住重點詞匯,實現語音語法教學。這樣能夠由整體到局部,將英語語言放置在特定的情境中,幫助學生理解。
如:在學習仁愛版“our hobbies”——section C 1a時,文章中“collect”是重點單詞,教師可以將其放置在具體的文章語境中講解“Today people collect many things in scrapbooks”,讓學生理解“collect”的用法以及含義,如在文章中為動詞收集,此外還包括形容詞由收件人付款的等。學生對詞匯與語篇的學習更深入、更具體,語言品質素養(yǎng)自然能夠得到發(fā)展。
(二)精心設計活動,多元實施教學,促進思維能力發(fā)展
為讓學生深度進行英語知識學習,真正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在積極思考的基礎上進行英語閱讀文本的深度學習,中學英語教師就要精心設計趣味的英語閱讀活動,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實現多元教學。
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學法實施閱讀教學。該方法能夠通過提出問題的形式給學生英語閱讀以方向,學生帶著問題深思閱讀文本,既能夠實現思維的運轉,又能夠實現文章的深入。
教師可以基于閱讀文本創(chuàng)設對應的英語閱讀情境,“以情感人”,讓學生身處情境之中感受、理解、學習、體驗。這樣學生對英語閱讀文本的學習是深刻的,是立體的,思維能力自然能夠在相對開放且自由的空間中得到發(fā)展。
如:在學習仁愛版“our world”——Section C 1a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美麗的熱帶雨林》紀錄片、《穹頂之下熱帶雨林VR紀錄片》等,創(chuàng)設動畫情境,給學生以視覺沖擊。
(三)補充課堂內容,重視文化體驗,促進文化意識發(fā)展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西方文化的縮影。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進行英語語言學習,同時豐富學生的文化認識,實現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中學英語教師就要基于閱讀文本,帶領學生探析文本背后所蘊含的西方文化。必要時可以通過補充教學的方式,進行中西方文化的對比。既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又能夠給學生以新認識,對促進學生文化意識素養(yǎng)發(fā)展有著積極作用。
如:在學習仁愛版“English around the World”——Section C 1a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介紹英語在世界各地的應用,這一閱讀文本體現了英語語言文化與世界文化的共同性。
中學英語閱讀教師可以基于這一文本,進行文化對比教學。
如餐飲文化:西方人的早餐和晚餐更偏向于冷食,而中國人習慣一日三餐吃熱食或者是熟食;
如教育文化:西方的生活傾向于獨立生活,而中國人自古就是集體生活;
如文化觀念:西方注重理性,主張從本源出發(fā)。
這都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是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應用英語語言的注意點,教師以此為著力點拓展延伸教學,能夠補充課堂內容,實現文化意識培養(yǎng)。
(四)提供學習空間,自學預習復習,促進學習能力發(fā)展
為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學會英語學習、掌握閱讀方法,中學英語教師既要落實“授人以漁”的理念,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傳遞給學生英語閱讀的方法,又要提供給學生充足的英語學習空間,通過提供給學生英語閱讀相關的微課視頻、學習資源等,滿足學生的自學、預習、復習需要。
這樣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極大的自主性,且閱讀學習在掌握閱讀方法的基礎上具有科學性,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學習程度也會得到進一步加深,符合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需要。
結束語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出現,給中學英語教師英語教學以方向、以要求、以指導。中學英語教師應當做教育的前沿者,做教改的執(zhí)行人,要在深刻理解核心素養(yǎng)內涵的基礎上,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引導學生的英語閱讀逐漸由“l(fā)earn to read”轉為“read to learn”,這樣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才更科學、更深入、更有效,中學英語教師才能夠在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丁玉霞.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措施探究[J].教研,2020(3):138-138.
[2]張曉琴.聚焦核心素養(yǎng),深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20(7):35-36.
[3]林靜.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討[J].名師在線,2020(3):71-72.
[4]孫曉慧,王薔,錢小芳.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理念初探[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17,040(12):27-30.
[5]張獻臣.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8,41(6):5
[6]劉薇.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牛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究[J].校園英語,2017(11):73-74.
36445019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