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綜合素養(yǎng),主要以語文能力為核心。它包括學生的言語學問、言語技能、文化積淀、學習方法及人文素養(yǎng)等,對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初中這一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和高速發(fā)展期,加強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是初中語文教學。那么,該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初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呢?本文主要從注重閱讀和課外詩文積累、激發(fā)學生興趣、注重寫作教學等幾方面進行簡述。
【關鍵詞】語文教學;初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引言
《義務階段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生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和前提是具有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主要是指“中小學生具有最基礎的、較穩(wěn)固的、符合現代發(fā)展需求的聽說讀寫能力和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文學等學識修養(yǎng)及情感、意志等人格修養(yǎng)”,主要包括語文知識和能力、文學審美、思想情感等因素。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除了要對學生的語文基本知識能力進行培養(yǎng),更要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形成優(yōu)良個性、健全品德人格。下面列舉一些具體措施。
一、引起學生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課前。在每一節(jié)的課堂教學前,教師都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要對初中語文課程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合理科學設計教案。同時,教師要提前安排預習作業(yè),好讓學生搜集尋找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知識,對于簡單的抄寫作業(yè),這樣的作業(yè)往往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蟬》這篇課文時,教師可讓學生提前搜集關于蟬的知識或是描寫關于蟬的文章和古詩,在學生準備充分的前提下,讓學生互相分享自己搜集到的知識,在培養(yǎng)學生搜集、篩選資料能力的同時,又擴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學識修養(yǎng)和人文修養(yǎng)。
2.課中。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創(chuàng)造合理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引起學生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老師可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再現課文情境或是進行分角色朗讀。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 ,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自主選擇扮演皇帝、仆人或普通民眾,然后再現課文內容。這樣一來,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完全發(fā)揮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自情景再現中理解課文,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3.課后。教師在語文教學后要評價和反思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等。對學生評價要全面、科學、帶有鼓舞性,讓學生不失去斗志的同時正確面對自己的不足。教師也要積極進行自我反思,改進課堂中不好的地方,更好地促進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目的布置合理的課后作業(yè),不要只是布置一些抄寫、背誦的作業(yè),要注重作業(yè)對學生語文知識和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如在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對學生布置“你從這篇課文中知道了一個什么道理,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你要怎么做”這樣的作業(yè),讓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感悟寫出來,有利于學生堅強勇敢等美好品質的培養(yǎng)。
二、注重閱讀課堂教學和課外經典詩文積累
1.依托課文,讓學生在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后增強他們的節(jié)奏感和語感能力,從而達到加強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語文教材中的所有課文都是專家們精心篩選過的,在用詞用句、內容、情感表達等方面都有值得學生學習的地方。因此,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首先要讀透、讀精語文課文,在此基礎上,才能開展課外文章閱讀。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朗讀課文中的精彩段落,讓學生們通過跟著音頻讀、自主朗讀、齊讀等多種朗讀方式感覺美、提高審美意識和鍛煉語感,學生不僅可以加強語言積累,還可以加強對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如在學習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春》這篇文章時,可讓學生反復朗讀,通過對具體字詞和段落分析,讓學生感知春天的美好光景,并學會運用課文中的比喻、擬人、反復等修辭方法來刻畫景物,不僅是對朗讀能力和語感能力的提高,更改善了學習方法、提高了語文知識能力,從而加強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閱讀經典作品,增加課外閱讀量。教師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除了要重視學生閱讀教材中的課文外,更要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經典作品、名家名著,在閱讀的同時還要做好讀書筆記,從而加強文學涵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案褂性姇鴼庾匀A”,當語文閱讀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一個人的氣質、性格特征產生巨大的影響,他的文化底蘊也會表現出來?!墩Z文課標》中提到“要注重對學生廣泛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要“多讀書、讀好書”。然而,根據一些調查顯示,我國的中小學生閱讀量很少。為了促進學生的閱讀量、促進學生對經典作品的積累,教師可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每天閱讀經典文學作品至少1個小時,而且完成讀書筆記,抄寫作品中的優(yōu)美字句或段落,并寫出自己閱讀后的感悟與思考,在語文課上邀請同學們分享自己的讀書筆記,在大家互相分享交流的過程中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3.誦讀經典詩詞,背誦名篇佳句??鬃友裕骸安蛔x詩,無以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古詩詞占據一席之地,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讀經典詩詞,可以讓學生在詩的國度里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體驗文化的陶冶。初中階段也正是需要大量積累背誦古詩文的階段,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文化底蘊。因此,教師可讓學生每天自主選擇背誦一篇課外古詩詞,并在課前邀請一名學生分享背誦。
課堂閱讀的教學和課外閱讀的積累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重要的,不僅增加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積累,還培養(yǎng)了學生對古典文化的喜愛之情,對促進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人格修養(yǎng)上具有關鍵作用。
4.注重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正確指引。文以載道,語文教學具有育人功能。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立意深遠、文采斐然的文章,因此教師要注重對文章德育教育的挖掘,引導學生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誠實正直、愛國情懷、敢于擔當、友愛孝順等品質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三、注重學生的寫作教學
1.每天為學生布置一篇練習作文。教師可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求學生每天都要閱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并在閱讀后寫一篇讀后感。教師還可每天制定一個課題,如寫一個人或是寫一種事物,總之要貼近實際生活,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完成一篇作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讓學生們摘抄文章中或其他作文中的精彩片段并背誦下來,作為每天的作文積累。不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讓學生每天完成一次作文練習,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只有在不斷地修改和積累下才會提高。長此以往,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會有話可說,也不會再懼怕寫作文了。
2.注重對學生作文的評價。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作文的評價,要仔細修改評價學生們的作文。對寫得不好的學生提出針對性建議,保證學生在下次寫作時不會再出現同樣的問題。鼓勵寫得好的同學積極投稿或參加作文賽,來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提高寫作的興趣,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四、加強教師自身素養(yǎng),積極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想加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語文修養(yǎng)。教師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執(zhí)行者,是課堂的構造者與參加者,是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語文專業(yè)素養(yǎng),在注重講授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人格等的培養(yǎng)。教師可積極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更好理解課文,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如在學習酈道元的《三峽》這篇文言文時,教師可以找一些關于三峽景色的圖片或是相關視頻,在上課時給學生播放,讓學生對文章中描寫的“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等景象有一個更深刻直觀的了解,從而加強了對課文內容的掌握,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有效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教師除開展傳統室內教學外,還要把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教材與實踐結合起來,積極利用社會資源來加強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課本外的知識,從而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要想獲取知識,教師要指引學生收集與要學習的知識有關的信息,可以在圖書館查找篩選資料,通過觀察、調查等方法收集相關資料。這個過程是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是一個實踐和提高的過程。同時,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動腦的能力,這樣更好地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創(chuàng)作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六、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循序漸進的、不斷摸索的一個長期進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最終目的,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改善,注重學生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重視學生的課外積累,重視對學生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桂林.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途徑摭探[J].成才之路,2020(6).
[2]翁火鑾.深化閱讀教學? 提升語文素養(yǎng)[J].基礎教育論壇,2020(5).
作者簡介:吳旭文,1970年生,浙江義烏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