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玉
【摘? ? 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的需要,學校經(jīng)常開展集體備課活動,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以高效開展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的時候,教師共同研究教材,研究教材結構和內(nèi)容,研究每個章節(jié)的教材編排體系,整體上把握教材內(nèi)容和教學策略;然后根據(jù)具體的章節(jié)內(nèi)容,研究教學方法,突破教材的重難點。研究教材的同時也要研究學生,只有把教材和學生結合起來研究,才能找到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時需要根據(jù)教研活動內(nèi)容的要求,進行集體二次備課,總結首次備課的經(jīng)驗與不足,提出下一階段的教學任務和改進的策略方法,以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集體備課;教材教法;研究學生;二次備課
中圖分類號:G633?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5-0048-02
Implement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and Second Lesson Preparation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Chengguan Junior High School,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I Wenyu
【Abstract】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due to the needs of teaching, schools often carry out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activities, give full play to collective strength, 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eaching plans, and carry out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efficiently. When preparing lessons collectively, teachers study the textbook together,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textbook, study the textbook layout system of each chapter, and grasp the content and teaching strategy of the textbook as a whole; the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hapter content, study certain teaching methods to break through the textbook difficulties. When studying textbooks, we must also study students. Only by combining textbooks with students can we find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n a large scale. Sometim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collective second lesson prepa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first lesson preparation, and propose the next stage of teaching task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earch students; Second lesson preparation
一、集體備課,研究教材
教學前的集體備課,有的時候會被忽略,原因有很多方面。有的是認識的不足,學校沒有認識到集體備課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集體備課的積極意義。實際的備課過程中,需要所有教師獻出自己的智慧,陳述自己對整冊教材的理解,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主張,然后再把大家的意見整理成文,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教師根據(jù)集體備課形成的統(tǒng)一觀點,然后再進行自己的教材研究分析,這樣就能少走彎路,能很快地找到教材的重難點。研究教材不僅僅是研究重點內(nèi)容,更要研究教材的編排體系,明確每一個教學階段的教學任務,只有明確了每一學段的教學中,才能確定每一個學段的教學的重點任務。根據(jù)這一重點任務,把握教材內(nèi)容就比較容易了。這樣教師在執(zhí)行教學任務的過程中,知道每一學段的教學任務是什么,然后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確定教學內(nèi)容的側重點,這樣就能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讓他們在學習當中能循序漸進、準確地把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為將來進一步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集體備課,研究教法
集體備課的另一個任務,就是研究教材教法。每一章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不一樣,每一章節(jié)的教學重難點不一樣,那么相應的教學方法也不一樣,根據(jù)內(nèi)容選擇教學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學要求。在實際的備課過程中,應當根據(jù)每一個學科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是最科學的教學策略之一。比如歷史學科的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讓他們在分析歷史事件的時候,首先從歷史的觀點進行分析,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從一系列的歷史事件中總結出歷史規(guī)律。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唯物辯證思想,對歷史上所發(fā)生的事件作出一分為二的評價,對歷史人物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這樣就能形成正確的歷史唯物主義價值觀。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就能正確看待歷史,看清歷史發(fā)展的方向。其他課程也是一樣的道理,集體備課的時候,教師討論一定的教學方法,如何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各學科的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
三、集體備課,研究學生
知彼知己才能百戰(zhàn)不殆。教師所服務的對象是學生,教師必須了解自己的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了解學生的情緒變化,更需要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層次,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的優(yōu)點特長,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結構關系,如果能更進一步了解學生家庭的社會關系,就能徹底全面地了解學生,然后因材施教,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的方法策略,就一定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比如說有的學生家庭經(jīng)濟比較殷實,而且這個學生也有音體美方面的特長。那么在集體備課的時候,根據(jù)學生的特長,再根據(jù)學生家庭經(jīng)濟的特點,有目的的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化發(fā)展,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情況下學習美術專業(yè),是一個比較費錢的事情,一般家庭承受不了繁重的經(jīng)濟負擔,所以這樣的學生不會選擇學習美術專業(y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特長,制定一個長期的培養(yǎng)計劃,對學生進行專業(yè)化的訓練,讓他們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在專業(yè)化的發(fā)展道路上實現(xiàn)人生的目標。
四、二次備課的積極意義
對于二次備課,有的教師認為無形中給教師帶來了繁重的負擔。因為二次備課不但要研究第一次備課的得與失,總結第一次備課過程中做得好的方面,還要總結第一次備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結合下一階段的教學任務,研究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研究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更要研究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有的教師認為二次備課利大于弊,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教學策略。有的教師認為二次備課是一次備課的重復,沒必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去研究,持這種觀點的教師通常滿足于現(xiàn)狀,不求上進。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根據(jù)教研計劃安排,有目的地安排幾次二次備課,讓教師從深度上研究教材,進一步挖掘教材的積極意義,發(fā)揮教材內(nèi)容的育人作用。在二次備課的過程中,發(fā)揮教師的聰明才智,總結在教學實踐過程當中的做得好的方面,總結出可行的教學方法,再次挖掘教材內(nèi)容的積極意義,讓教師徹底地吃透教材內(nèi)容,然后在教學的過程中,加以完善形成系統(tǒng)性的經(jīng)驗,為其他的教師提供值得借鑒的教學經(jīng)驗。
五、結語
綜上所述,集體備課的作用非常明顯,可以發(fā)揮每個教師的優(yōu)勢,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歸納總結所教內(nèi)容的重難點,讓更多的年輕教師直接走進教材,打造精彩的課堂教學。二次備課,能進一步總結經(jīng)驗,進一步完善教學內(nèi)容,總結值得推廣的教學經(jīng)驗,指導教育教學健康發(fā)展。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九年一貫制學校實施集體備課和二次備課,提升教學質量有效性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421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吳彩云.淺談集體備課的教學意義[J].教育研究,2018(18).
[2]李于翔.發(fā)揮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提高教學質量[J].中小學教育,2015(11).
[3]張梓豪.集體備課z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J].廣西教育,2017(14).
(責編? 林 娟)
20645005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