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香玉
摘 要:為探究PBL教學法在大學公共外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本研究在南陽師范學院一個教學班中開展PBL教學法,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在高校公共外語教學中開展PBL教學法的可行性。研究結果表明:PBL教學法優(yōu)勢明顯,可以被97%以上的學生接受,同時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PBL教學法;大學公共外語;問卷調查;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76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際競爭加大,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實現(xiàn)人才的儲備,課程的改革就成了其中一個必要的手段。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中心、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由美國神經(jīng)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最先提出并試用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式強調根據(jù)所提出的問題為導向去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讓同學們都參與到問題中去積極探索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其中問題式教學法的核心是團隊協(xié)作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而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老師設置問題,學生圍繞此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符合探索、創(chuàng)新型和應用型人才得培養(yǎng)。本文以南陽師范學院公共外語教學中的1個教學班為例,通過采用大學公共外語課本中的案例進行講課分析及問卷調查講課效果的方法,探究PBL技術在大學公共外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1 PBL教學法實施前調查
在開展PBL教學法前,對南陽師范學院2019級1個教學班118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首先,對學生先前英語學習中教師引入新知識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由圖1可得,在118名大學生的調查中,教師上課時引入新知識的方式中由問題引入進入課堂的占比最大,約占41%,由舊知識引入的約占38%,直接引入的約占21%。調查結果表明教師上課最常引用新知識的方式是由問題引入,這較符合PBL教學法的教學步驟。
隨后對先前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否經(jīng)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解決難點內容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1所示,由表1可知,在118名同學中,約占44%的同學認為教師會經(jīng)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解決重難點問題,約占56%的同學認為老師偶爾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解決重難點問題。這說明大部分老師在解決重難點問題時會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來解決。
2 PBL教學法在大學公共外語課堂中的應用
本次開展PBL教學可行性研究的教學對象為南陽師范學院2019級1個教學班共118名學生,研究中所選的教學內容為《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第一版)第1冊的第2單元《Freshman Year》,在講述的過程中將采用PBL教學法進行授課,從而總結出PBL教學法在大學公共外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2.1 新課導入
大學新生對新環(huán)境較為新奇,同時對于新的學習方式還不是特別適應,所以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本節(jié)課一開始,首先提問學生作為一個大學新生可能遇到和面對的學習和生活問題,然后通過播放有關大學新生生活的英語短片,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看完后對所提問題做一個簡要的回答,以視頻和問題作為這節(jié)課的導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本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Freshman Year》,從而讓學生初步得到本章節(jié)的初步線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2 新課講解
《Freshman Year》一課主要講述了以下部分:(1)Reading and Interacting:all grown up and still in tow,文章講述作為大學新生,在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2)Comprehension Check,通過問題的形式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以及文中詞匯和句型的理解;(3)Sentence Patterns:提煉課文中的主要句型,并通過例題的形式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4)Comprehensive Practice:綜合理解練習,進一步強化對文中短語和句型的理解;(5)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通過2篇補充課文,擴展課文主體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課本內容講解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和課堂集體討論的形式解決問題。如在學習內容(1)中,引導學生通過英語說明自身在大一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學習內容(2)中,通過句型糾錯以及句型優(yōu)化的方式,讓學生查找錯誤并完善句型;在學習問題(5)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完成2篇Reading,并在完成后提出問題,如這兩篇文章的側重點和主題課文的差異,這兩篇文章中的主要句型以及它們的使用方法。通過這種問題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增強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和總結,學生之間進行了合作探究、查閱資料、分析和閱讀信息圖片,新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從學生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變成主動學習者,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有利于學生適應新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 PBL教學法實施效果調查
在開展PBL教學法教學后,對該教學班的118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PBL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調查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a可以看出,全班118人中,約占31%的學生在PBL教學法的課堂中是經(jīng)??梢愿侠蠋煿?jié)奏的,有約占54%的學生在PBL教學法的課堂中一般能跟上老師上課節(jié)奏的,有約占12%的學生在PBL教學中偶爾可以跟上老師上課的節(jié)奏,約占2%的學生在PBL教學法的課堂中不能跟上老師上課的節(jié)奏。圖2b顯示,在118人中,約占22%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中應用PBL教學法能夠很好的幫助他們理解知識,56%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中應用PBL教學法能夠較好地幫助他們理解知識,21%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中應用PBL教學法能夠一般地幫助他們理解知識,只有1%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中應用PBL教學法不能幫助他們理解知識。在這次調查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PBL教學法能夠幫助他們理解知識,與傳統(tǒng)的教學法相比優(yōu)勢明顯。圖2c顯示,在118人中,約占33%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中應用PBL教學法能夠很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約占43%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中應用PBL教學法能夠較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約占22%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中應用PBL教學法能夠一般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只有約2%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不能夠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調查統(tǒng)計結果表明,教師上課時運用PBL教學法能夠激發(fā)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認可度極高。圖2d顯示,在118人中,有約占45%的學生認為通過PBL教學法的學習效果很好,31%的學生認為學習效果較好,23%的學生認為學習效果一般,1%的學生認為學習效果差。調查統(tǒng)計顯示,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在PBL教學的課堂中能夠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這充分肯定了PBL教學法在課堂中的優(yōu)勢。
4 結論
本研究通過對南陽師范學院1個教學班118名學生進行PBL教學法教學實驗,通過實施前后的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接受PBL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PBL教學法能夠讓大部分同學跟上教師上課的節(jié)奏,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高校公共外語教學中開展PBL教學法具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邱軼芳.PBL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結合的中職病理學教學探索[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1,(5):39-41.
[2]劉月.以學生為中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PBL教學模式改革的意義[J].才智,2019,(10):105.
[3]蔡曉娜,楊沛,雷國勤,等.PBL教學法對國內臨床檢驗教學效果影響的meta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9,40(23):2877-2882.
[4]代廣輝,郭玉敏.基于移動網(wǎng)絡的PBL教學法在“基礎生命科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1):69-70.
[5]鄭錚.PBL教學法在異常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32(02):61-62.
[6]楊迪.基于PBL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9,(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