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雪
(開封市人民醫(yī)院,河南開封 475000)
脊髓損傷能夠導致?lián)p傷平面以下脊髓神經(jīng)功能障礙,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疾病造成的功能障礙不僅影響患者生活,同時對其心理產(chǎn)生影響,患者自我效能感普遍降低[2]。自我效能感是指患者自身執(zhí)行行動然后達到某一成就的信念[3]。自我效能感強的患者能夠更加勇敢果斷地完成一件事情,對于自身疾病有積極影響。運動想象訓練是指肢體在靜止情況下,患者通過想象在腦海中模擬運動過程,激活不同運動的特定區(qū)域,達到恢復運動功能的目的[4]。本研究應用運動想象療法,探究其對脊髓神經(jīng)損傷患者下肢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不完全脊髓神經(jīng)損傷患者76例,采用系統(tǒng)隨機化法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基本情況比較,結果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 [,n(%)]
表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 [,n(%)]
分組 n 性別 年齡(歲) 病程(d) ASIA運動 ASIA觸覺 ASIA針刺覺男女研究組3824(63.16)14(36.84)42.37±8.9629.35±14.2855.66±6.5970.23±4.2531.65±7.29對照組3821(55.26)17(44.74)43.05±8.6228.67±14.5955.31±6.5669.94±4.4632.03±7.51 Z/t/χ2 0.490 0.337 0.205 0.232 0.290 0.224 P 0.484 0.737 0.838 0.817 0.773 0.824
納入標準:(1)明確診斷為脊髓損傷;(2)有軀干或肢體自發(fā)性疼痛、損傷節(jié)段存在不同程度感覺障礙等癥狀者;(3)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1)伴有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2)存在認知障礙或無法配合者;(3)患有其他影響下肢運動功能疾病者。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及脊髓損傷常規(guī)康復訓練。急性期:運用神經(jīng)促通技術,例如Boath、PNF等,對患者肢體進行運動功能訓練。恢復期:主要進行肌力增強訓練、轉移訓練、輪椅訓練、站立訓練、步行訓練等。45min/次,1次/d,共持續(xù)8周。
研究組在其基礎上給予運動想象療法,運動想象訓練內(nèi)容由我院康復科制作訓練指導錄音帶,具體內(nèi)容如下:(1)準備階段:于安靜的室內(nèi)環(huán)境進行,首先給予患者3min時間放松全身,醫(yī)護人員向患者講解并示范動作,然后根據(jù)錄音分成3個階段實施所學動作。(2)第一階段:患者閉目平躺,放松身心,時長2min,想象自己躺在溫暖、舒適、放松的地方,從腳部肌肉開始,然后是雙腿、上肢、手部,按照順序給予放松。(3)第二階段:進行運動想象,內(nèi)容為依次活動腳趾,然后依次進行足踝、下肢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雙腿運動,坐起、站立,腰部運動,向前邁步行走,向后邁步行走,室內(nèi)行走,出門,想象在不同環(huán)境(草地、沙灘、樹林、街道等)中進行室外行走,上下樓梯,上下坡,走入廁所,進行沐浴,以上訓練共10~12min。(4)第三階段:結束動作想象,逐漸將注意力放回至現(xiàn)實環(huán)境,傾聽周圍聲音,從10數(shù)到1,然后慢慢睜開眼睛,結束運動想象治療。運動想象訓練15min/次,1次/d,共持續(xù)8周。
1.3.1 下肢功能 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FAC)[5],評定等級分為0~5級。5級:在任何地方都能夠獨立行走。4級:在平地上能夠獨立步行,樓梯及斜坡上行走需幫助。3級:行走時需1人在旁監(jiān)護指導,無需接觸身體。2級:行走時需1人在旁偶爾接觸身體進行幫助,步行不安全。1級:行走時需1人連續(xù)不斷幫助。0級:無法步行,需2人及以上進行協(xié)助。步行狀態(tài)優(yōu)良率=(5級人數(shù)+4級人數(shù))/總人數(shù)×100%。
1.3.2 自我效能感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table, GSES)[6]進行評價,該量表由10個問題組成,總分為10個問題得分相加除以10,分數(shù)范圍為1~4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高。
1.3.3 獨立生活能力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shù)(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7]評估生活能力,分數(shù)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好。
1.3.4 疾病恢復 采用美國脊髓損傷協(xié)會(American spinal cord injury association, ASIA)運動[8]、感覺評分進行評定,感覺評分包括觸覺及針刺覺,ASIA運動指數(shù)評分選取10塊關鍵肌進行綜合徒手肌力評分,左右側分別為50分,總分100分。
比較兩組干預前及干預8周后下肢功能(FAC),自我效能感(GSES)、獨立生活能力(MBI)、疾病恢復(ASIA)。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9.0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等級資料分析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8周后,研究組步行狀態(tài)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FAC評分分級比較 [n(%)]
干預8周后,兩組患者GSES水平均較干預前顯著上升,且研究組明顯大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GSES評分水平比較(,分)
表3 兩組GSES評分水平比較(,分)
組別 時間 GSES研究組干預前 1.91±0.64干預8周后 3.37±0.82 t 12.329 P 0.000對照組干預前 1.87±0.66干預8周后 2.59±0.73 t 6.386 P 0.000 t組間 4.380 P組間 0.000
干預8周后,兩組患者MBI水平均較干預前顯著上升,且研究組明顯大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MBI評分水平比較(,分)
表4 兩組MBI評分水平比較(,分)
組別 時間 MBI研究組干預前 34.69±10.54干預8周后 58.27±9.21 t 14.720 P 0.000對照組干預前 35.01±10.16干預8周后 49.16±9.43 t 8.905 P 0.000 t組間 4.260 P組間 0.000
干預8周后,兩組患者ASIA運動、觸覺、針刺覺評分水平均較干預前顯著上升,且研究組明顯大于同期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ASIA評分水平比較(,分)
表5 兩組ASIA評分水平比較(,分)
組別 時間 ASIA運動 ASIA觸覺 ASIA針刺覺研究組干預前 55.66±6.59 70.23±4.25 31.65±7.29干預 8周后 65.14±7.01 76.17±4.69 56.80±7.06 t 8.594 8.192 21.608 P 0.000 0.000 0.000對照組干預前 55.31±6.56 69.94±4.46 32.03±7.51干預 8周后 59.67±6.24 72.74±4.52 50.18±6.89 t 4.200 3.844 15.539 P 0.000 0.000 0.000 t組間 3.593 3.246 4.137 P組間 0.001 0.002 0.000
脊髓損傷患者傷后康復困難,易喪失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心理健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疾病預后期望也隨之升高,單一康復訓練難以滿足疾病預后需求,因此,探究效果更好的綜合康復方案對于脊髓神經(jīng)損傷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運動想象是指肢體的運動活動在大腦中反復模擬、排練,但實際身體運動并不進行,即沒有運動輸出,只根據(jù)運動記憶在大腦中激活該活動的特定區(qū)域,從而達到提高運動功能的效果。不完全脊髓損傷患者在執(zhí)行運動想象時會出現(xiàn)與運動執(zhí)行任務類似的腦激活區(qū),包括輔助運動區(qū)、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小腦小葉、前島葉等,這些激活腦功能區(qū)的共同特性是均與運動的準備及執(zhí)行密切相關,說明對于不完全脊髓損傷患者來說,運動想象對于康復訓練具有與運動執(zhí)行相同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運動想象干預的研究組患者的下肢功能、獨立生活、疾病恢復情況均較干預前顯著上升,且改善幅度均較對照組大,提示運動想象療法能夠有效地改善脊髓神經(jīng)損傷患者的運動功能,促進康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運動想象療法基礎理論為神經(jīng)肌肉理論,其認為想象動作與實際動作誘發(fā)的神經(jīng)肌肉活動一致。運動想象理論是基于機體腦部已經(jīng)具有進行運動的流程圖或運動安排,假定進行運動想象時激活的運動流程圖與實際運動時激活的運動流程圖是相似的,那么進行運動想象的時候就能夠完善運動流程圖。因此,通過運動想象激活部分損傷的運動系統(tǒng),從而改善患者肢體運動能力,促進疾病恢復。
自我效能越高,患者自信心越足,積極性及依從性越高,越能產(chǎn)生更好的治療及康復效果。若沒有良好的干預措施對患者心理進行引導,會導致患者自我效能感降低,采取不恰當?shù)姆绞綉獙χ委?,影響正常康復進程。因此,自我效能對于患者正確面對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脊髓損傷患者由于機體重要神經(jīng)功能損傷,導致?lián)p傷平面以下各項功能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障礙,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chǎn)生巨大影響,對其心理也造成沉重打擊,因此脊髓損傷患者易出現(xiàn)不良情緒,導致自我效能降低。本研究中,干預后研究組自我效能感明顯較對照組大,表明運動想象療法對于自我效能感有提升作用,可能是因為運動想象療法對于患者身心放松有積極作用,也有可能是較好的疾病恢復情況對于患者自身心理狀態(tài)有改善作用,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其配合康復訓練,獲得更好的療效,形成正向循環(huán)。
綜上所述,運動想象療法治療脊髓神經(jīng)損傷患者療效顯著,能夠明顯促進患者下肢功能恢復,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獨立生活能力及步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