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摘要:隨著工程建設行業(yè)的進步和方法,與工程建設相關的各項工作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進步和提高,工程建設合同的管理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文章主要以合同的生命周期為主線,研究合同各階段的風險因素,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工程合同風險評估方法,為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合理化建議和幫助,為公司工程項目風險防控提供相關經驗。
關鍵詞:工程合同;管理;層次分析法;風險評估;對策
一、引言
工程合同是明確工程施工范圍和承、發(fā)包雙方權利和義務等相關事項的文字材料,是控制工程質量、施工進度和工程造價的依據(jù),是維護雙方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文件,但是由于工程項目的內容復雜、實施周期長,合同方面的風險就無法避免。
近幾年公司迎接了多次的審計檢查,特別是2018年河北中煙組織的維修工程專項審計,發(fā)現(xiàn)了工程項目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工程圖紙不完整、工程范圍不明確、結算方式不夠明確、進度款未按程序支付及未按規(guī)定簽訂質保期等,風險分布在整個工程項目活動中,但是只要提前準備,都可以很好地解決。項目只要運行,風險就會存在,因此引入風險防控的理念,在合同管理的各個階段(招投標階段、合同簽訂及合同執(zhí)行階段)將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預評估,并制定相應的措施,提前關注,使工程項目順利實施及避免相應的損失。
二、公司工程合同管理的現(xiàn)狀及思考
目前,公司的工程項目由業(yè)務部門根據(jù)項目需求,準備項目資料、設計圖紙、編制技術要求等,通過招標確定供應商,經公司內部有關部門審核后,發(fā)、承包兩方簽訂正式合同,項目開始實施,項目實施完畢,組織驗收并結算,需要審計的工程項目將工程結算書報審計部門結算。工程合同的管理主要是對合同簽訂過程的管理,依靠審核人員的個人經驗,通過則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隨著工程項目管理的深入,工程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合同的審核更加深入,引入“合同生命周期”的概念,從合同前期的招標程序、合同審核簽訂程序到合同履行程序都屬于合同管理的范疇,從“預防為主”的角度出發(fā),在工程項目前期對各個階段影響工程合同管理的因素進行識別,提前對各階段的合同風險因素進行評估,提高風險防控水平,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減少或避免各種損失,保證工程項目能夠順利的實施。
三、工程合同風險識別
本文查閱近三年的相關審計報告,將有關工程合同的條目進行了匯總,再利用組織專題研討會的形式,按照招投標階段、合同簽訂階段及合同履行階段三個部分確定合同生命周期中的主要風險點。
(一)招投標階段
1. 工程設計缺陷
工程設計是整個項目實施的基礎,當工程設計不完善時,給招投標過程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可能使競爭流于形式;施工過程中情況復雜,因素眾多,變更洽商在所難免,而施工過程中索賠的主要是變更,工程投資額會相應增加,工程項目的具體實施及工程造價不能有效控制。
2. 招標范圍不確定
建設單位應該在招標過程中確定招標的工程內容及施工范圍,如不能明確,會造成投標單位的投標報價不能反應企業(yè)實力,還容易產生工程后期的各種爭議,影響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3. 工程量清單編制錯誤
工程量招標報價清單作為工程量招標報價文件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反應了待建投標工程項目的全部內容及相關的施工技術要求,編制待建工程量招標報價清單時過程中出現(xiàn)了錯項、漏項、工程量不準確等情況,極有可能直接引起了工程后期的索賠或投標人通過惡意、不平衡的報價等多種方式嚴重提高了工程造價。
(二)合同簽訂階段
1. 合同條款欠缺
合同條款不嚴謹,不科學,沒有把合同內容及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清楚地表達明確,沒有去預想到雙方合同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情況。這樣導致合同實施過程中的矛盾產生激烈爭執(zhí),最終給建設單位施工帶來不利影響。工程結算價款合同中應該對工程結算價款調整的內容包括范圍、步驟、程序、計算依據(jù)等方面作出明確規(guī)定。
2. 法律風險
由于工程項目市場的多元化和競爭日趨激烈,部分企業(yè)為了實現(xiàn)盈利不得不與業(yè)主簽訂“陰陽合同”或不合常理的施工合同。實質上這些類型的合同都是無效合同,產生合同糾紛后,造成的各類損失將無法彌補。
3. 合同主體不合格
建設單位對中標單位的主體資格重新審查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在與中標單位簽訂合同前,應進一步審查中標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相應的資質等級是否完全符合相關要求,審查中標單位法人授權的資格。另外還應對中標單位的履約能力情況進行審查,達到有效降低施工風險的主要目的。
(三)合同履行階段
1. 施工質量
施工質量是工程項目能否按照意圖完成的保證,設計缺陷、承包商的實力、技術力量、施工方案及質量保證體系都很會影響合同履行的效果。
2. 工期延誤
從施工環(huán)境、人力、組織、不可抗力等多個方面不同角度考慮,施工過程中設計變更頻繁發(fā)生,施工單位的組織機構不健全,人員、設備未按建設單位要求及時到位,致使工程項目怠工、停工等導致工期的延誤將帶來一系列的工程管理問題。
3. 工程變更洽商
工程項目只要有變更洽商就會產生價款糾紛。由于工程建設項目的復雜性、多樣性,在建設的過程中洽商或者變更總是可能會存在的,但會導致合同價款的調整就不一定了。工程價款的變更或者結算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序,有足夠的事實證據(jù)支持。
4. 工程索賠
合同在履行過程中,雙方當事人未正確地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合同條款規(guī)定的權利和義務,或私自隨意修改合同條款等情況導致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額外支出或其他經濟損失。
四、層次分析法評估工程項目合同風險
(一)層次分析法原理
層次定性分析法主要是將與整個項目決策執(zhí)行過程有關的重要風險元素逐級分解成包括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并在此基礎之上對目標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種項目決策綜合評價方法。
(二)層次分析法實施步驟
層次遞進式分析法的特點是分析決策總體思路與現(xiàn)代人類對復雜的問題如何進行決策的思維模式、思考的方式大體一樣的。當對一個復雜的問題進行決策時,首先需要將復雜問題進行層次分析,把問題涉及到的相關因素都建立起彼此關聯(lián)的的所謂層次遞進式系統(tǒng)結構,使得有經驗的決策人員能夠把復雜的各個相關問題明了化,直指明確的目標。
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分析模型,大體上分成四個步驟:一是構建層次遞進式模型;二是構造相關因素的比較判別矩陣;三是在單準則下的排序及一致性檢驗;四是總排序選擇最優(yōu)方案。
1. 構建層次遞進式模型
建立了目標問題的范圍和層次遞進式結構的分析模型,通過調查和分析弄清楚目標問題的范圍和目標,以及各因素之間的彼此關系。然后將各個因素按照他們的性質進行歸類整理,總結它們的共同特征作為系統(tǒng)中高一層次的一些關鍵因素。
2. 構造相關因素的比較判斷矩陣
當以某個因素a作為比較準則時,可用一個比較標度aij來表達下一層次中第i個因素與第j個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或偏好優(yōu)劣)的判斷。aij的判斷取值一般取正整數(shù)1—9(稱為標度)及其取值的倒數(shù)。由aij構成的矩陣稱為比較判斷矩陣A=(aij)。
3. 在單準則下的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對每個因素成對的比較矩陣進行計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對應的最大特征向量,確定某一個特征層次的因素對上一層次最大特征因素的影響達到多大程度并依次排出其順序。
在設計和構造比較判斷矩陣時,有可能導致決策的嚴重失誤,所以在每次比較判斷時都應在大體上的一致,因此需要進行一致性的思維標準檢驗。
一致矩陣最大特征根近似求解方法:
4. 總的排序選優(yōu)
計算同一個層的風險目標層次中所有元素因素對于上一層(總目標)的相對重要性的比例目標權重,進行每個風險因素對應比例的總排序,將風險按嚴重程度排序。
(三)應用實例(以庫區(qū)地面維修工程為例,運用模型對合同進行預評估)
1. 建立風險評價結構模型
2. 構造成對對比矩陣
3. 計算層次單排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將矩陣A進行歸一化,然后計算矩陣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A的最大特征值是:? λmax=3.09
W3=(0.54,0.26,0.12,0.08)T
相應的特征向量是:
隨機一致性指標:RI=0.52(查表)
一致性比率CR=0.0865<0.1通過一致性檢驗。
依此方式得到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如表2所示。
W1=(0.12,0.56,0.32)T
W3=(0.07,0.28,0.65)T
W3=(0.54,0.26,0.12,0.08)T
4. 計算層次總排序
由表3可知,在工程合同評價過程中,各風險按其權重排序依次為:工程變更洽商;合同主要條款;施工質量 ;法律風險;工程索賠;招標范圍不明確;工期延誤;清單漏項錯誤;合同主體不合格;工程設計不完整。
按照評估模型:此項目前四項所占的權重大,后六項所占的權重小。
五、效果確認
通過合同評估模型分析,合同簽訂、工程變更洽商、施工質量三個方面需要重點關注。
在工程合同簽訂審核過程中對工程施工范圍、價款結算方式、價款的調整方式、工程執(zhí)行期限及質量標準、項目竣工驗收、項目付款等方面進行了較為重點審核,對合同的工程款結算方式、價款調整及變更洽商程序等進行了內容的規(guī)范及必要的修改,工程量清單、設計圖紙等均可作為簽訂合同的附件。
由于原始設計圖紙無法找到,施工圖紙按照經驗進行設計,拆除墊層上5CM面層,重新打面層存在工程洽商風險,在拆除過程中底層樓板為15CM混凝土,下方直接是土層,跟蹤工程實況,對施工工藝進行了變更洽商,為后期結算做好資料準備。
因為是改造修繕工程,工程質量是合同執(zhí)行的關鍵,開工前施工各方共同研究施工方案,提請施工單位加強質量管理,此工程工程監(jiān)理監(jiān)督項目實施,工程施工過程安排緊密,在交叉施工的情況下,能夠按進度施工,未發(fā)現(xiàn)施工質量問題。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合同評價模型是有效的,能夠運用一系列的措施來避免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因素,使項目高質量運行。
六、結語
根據(jù)風險評估分析模型得出的風險評估結論,項目工程師和相關人員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加強工程項目在合同不同實施階段的管理,提高風險評估防控的能力,加強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加強風險的控制管理研究、完善工程項目合同風險評估模型,爭取將模型廣泛運用到工程項目的不同階段及相應的領域,為公司可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增磚添瓦。
參考文獻:
[1]楊曉.工程合同管理中風險評估及對策[J].工程技術研究,2018(13):133-134.
[2]周漢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簽訂風險防范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5):85.
[3]盧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簽訂風險防范和履行風險控制[J].經濟與社會,2014(44):266-267.
[4]胡召釗 .層次分析法在建筑工程項目風險評估中的應用[D].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14.
(作者單位:張家口卷煙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