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娟
摘要:高中語文作文作為我國高考的一門必修課,備受學校和教師的關注。高中語文課的難度較大,而作文分值占比特別大。在高中階段,教師和學校都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文學素養(yǎng),以便他們在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中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實踐與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應突出創(chuàng)新。文章就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作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
目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進步與發(fā)展,還處于兩難境地,作文教學一直處于動態(tài)狀。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是從理論教學模式向實用性教學的轉變,實用性要求學生將實際生活運用到寫作中去,以提高作文水平;創(chuàng)新性則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理念,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從而實現作文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兼具的教學目標。
一、高中作文教學的實用性策略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將實用性原則融入語文教學,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能,增強學生的閱讀量,讓他們積累更多的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寫作水平。教師還要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認真閱讀寫作內容,不要被題目的表面現象迷惑,要求深刻理解作文材料的含義,熟練找出作文材料中的關鍵詞。最后,老師要把作文格式和技巧傳授給學生,告訴他們如何進行合理安排。此外,教師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多引導學生練習寫作,引導學生積極討論,相互交流,讓每個學生都能從相互交流中得到啟發(fā)。鼓勵學生在寫作中要做到闡述重點突出,邏輯思維清晰,上下內容協(xié)調。
二、分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在不同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有效提高寫作質量。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還應重視學生的激勵方式,增強他們的自信。在高中學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往往要求學生仿照高考題目寫文章。雖然可以保證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能迎合高考,但對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有一定影響?;诖耍诟咧姓Z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寫作能力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設計,積極開展師生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例如在寫題材為《不同尋常的十八歲》時,老師可采用講故事的形式講18歲的孩子,可以講大山里孩子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個農村輟學的孩子等等。學生在這樣的活躍的氛圍下,對“18歲”有更多的認知,并根據老師引導構思出自己18歲的故事,這樣不僅能提高高中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還能對整個社會現象有全面的認識。
(二)加強學生積累材料
加強作文材料的積累是作文過程的關鍵,材料積累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寫作水平。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養(yǎng)成積累素材的習慣,讓學生平日里將生活中的看到的、經歷的事記錄下來,再經過修辭將其寫成短篇文章,可以作為寫作素材,使得他們的情感色彩更豐富,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會逐步提高。例如教師在教《多彩的生活》時,寫作主題是貼近學生生活的,這樣,學生就可以將生活中收集到的材料寫進作文,老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累材料的習慣,讓學生在寫之前先看過相關書籍積累材料。另外,為了增強學生寫作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各種選材,以生活中的奇聞軼事作為寫作基礎,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空閑時間內創(chuàng)作出文章,將自己的情感與經歷寫進作品,寫出邏輯強、情感豐富的文章。
(三)擴寬作文的訓練渠道
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老師以學生的能力為基礎,可以適當拓寬學生的寫作訓練范圍,天文、地理、醫(yī)學等范疇的題材都練練,訓練形式也要多樣化。例如,利用文學藝術節(jié)組織學生進行現場作文比賽,讓學生充分感受競技作文的氛圍。平時作文訓練也可以形式靈活多樣,如有獎征文、廣告語征集、小說約稿活動等等。學生參加的寫作實踐活動越多,就越能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一是通過寫作助推學生的閱讀進程,形成“閱讀循環(huán)”;二是實現“作文”到“寫作”的回歸,完成特定探究問題、實現交流交際的目的寫作,將寫作能否完成探究任務、能否很好地排上交流用場當作評價的重要尺度。如果條件允許,老師把學生的典型作文打印出來,在課堂中供同學共同評論和修改,讓他們去捕捉亮點、修正錯誤,通過升格他人的文章來取長補短。
(四)制定閱讀任務,豐富知識面
制定相應的閱讀任務。這里的閱讀任務是指在原有的基礎上拓寬閱讀范圍。教師可根據群文閱讀的需要向學生推薦相應的閱讀篇目,作為課堂內容的延伸,同時也是為寫作積累素材。以鑒賞唐詩宋詞為例,高中要求學生閱讀唐詩宋詞經典,加深對中國古典詩歌韻律美和意境美的體會,能從語言、構思、形象、意蘊、情感等多個角度欣賞作品,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還需要學生不拘一格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力求表達出自己的閱讀見解,從而提升自己的文學鑒賞寫作水平。如我們設置“唐詩宋詞自選集”任務,這就需要學生去閱讀大量的詩詞原典,編輯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詩詞選集。學生想要讓自己的自選集脫穎而出,就需要對閱讀內容按照時間、題材、體裁、風格等分類,讓所選作品符合自己的設計樣式;學生還需要向同學推薦自己喜歡的詩詞作品,這是要有大量的閱讀做前提的。他們甚至還需要為自己所選的詩詞附上一兩句點評,或者選取自己最喜歡的一兩首寫鑒賞文章,或者圍繞特定的主題形成小論文……這樣,閱讀鑒賞與寫作就可以形成一個循環(huán)了。學生在整理和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學習的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五)及時關注社會熱點新聞
學生寫作材料最好的來源是熱點事件。與此同時,在新課改的推行中,作文題目基本都是考察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具體想法。從這幾年來的高考作文題目不難看出,社會熱點題材的作文已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因此,關注熱點已成為高考作文制勝的重點。
結語:
提高高中學語文作文的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它不但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作文教學的效率。通過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拓寬視野,并使學生對語言的運用更加有利。另外,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能夠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發(fā)展需要。
參考文獻:
[1]鄧安華.芻議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用性[J].學周刊,2015(29):157.
[3]高杰.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16.
[3]李海斌.探索如何將創(chuàng)新性與實用性融入高中語文作文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