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梅利
摘要:幼兒園是幼兒作為學生發(fā)展的起點,對幼兒身心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深化改革,幼兒園教學也不斷的創(chuàng)新改變,課程游戲化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對事物的認知能力較弱,并且對新鮮的事物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開展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習知識,在歡聲笑語中快樂的成長。筆者依據(jù)多年的幼兒教學經驗,針對當前幼兒教育存在的不足,重點探討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動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推進
一、幼兒課程游戲化的重要性
課程游戲化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游戲是幼兒在接受學前教育前就掌握的一項社會活動,對幼兒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年齡一般為3-6歲,在此階段,是幼兒身體快速成長,身心共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接受幼兒教學游戲化不僅能在游戲中鍛煉幼兒的體力、腦力等方面的快速開發(fā),還能讓幼兒對學習充滿興趣,促進幼兒在游戲中迅速的發(fā)展[1]。幼兒園是幼兒離開家庭,走向社交活動的第一個地方,在幼兒園會有不同的孩子,在一起生活學習,幼兒教育游戲化可以增進幼兒與其他伙伴的親密度,在游戲中交流互助,不斷培養(yǎng)幼兒與其他伙伴的親密關系,促進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接受幼兒園教育的孩子年紀較小,對枯燥的知識認知能力不強,如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極易使幼兒產生厭學心理。游戲的教學方式既輕松又有趣,是幼兒教育的極佳教育方式。
二、目前幼兒教學游戲化存在的不足
(一)沒有正確組織游戲
在一些教師進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教學中,不能將游戲交給幼兒,并不是將教學知識融入游戲中,而是將游戲強加到知識中,游戲既不新穎也不有趣,無法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不能正確的引導游戲的方向,讓幼兒一味的進行游戲,而不能達到在游戲中學習的目的,這樣的游戲教學也沒有提高幼兒的意義,無法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不能正確組織游戲,使得教學模式出現(xiàn)兩級分化,不能很好的讓幼兒獲得游戲成功感。
(二)游戲與教學之間難以平衡
雖然目前較多的幼兒園采用了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方法,但是實際操作的效果不是特別的理想,幼兒園教師由于沒有深層度的理解游戲化課程,導致游戲與教學內容脫節(jié),游戲和教學不能緊密聯(lián)合。一些教師還沒有及時進行思想的轉變,教學思維還停留著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上,對于課程游戲化沒有正確的認知,更不能很好的掌握游戲化教學的方向,就導致了游戲與教學之間難以平衡,不能達到教學的效果。
三、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策略
游戲是幼兒進行知識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興趣的重要基石,在促進幼兒教學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此提出了幾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策略,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
(一)加強教師培訓,增強教師的教學水平
教師是組織幼兒進行游戲的組織者,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影響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讓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在制定幼兒教學游戲化方面要充分結合幼兒的特點,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要正確認識游戲化教學和教學之間的關系,結合幼兒成長的特點,不能將游戲強加于孩子,應該引導孩子去自主加如游戲,在游戲中獲取知識。教師要明確自己在游戲化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選擇適合幼兒的教學形式,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2]。例如:教師要多參與幼兒教育游戲化方面的培訓,在備課時,多閱讀文獻資料,結合平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讓幼兒在游戲的輕松氛圍下愉快的學習知識,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精神的愉悅和心智的發(fā)展。
(二)明確教學方向,制定正確的體系建設
在進行課程游戲化教學之前,教師要制定正確的體系建設,明確教學的方向,才能讓教學思路清晰,更好的將游戲與教學結合起來。在幼兒園的教學中,制定出適合幼兒的游戲,這些游戲必需與所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也要有充分的吸引力已足以吸引孩子的興趣[3]。讓幼兒沉浸在游戲的輕松愉悅中,在玩樂中學習,加強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讓幼兒積極探索學習的奧秘。教師可以制定小組合作闖關的游戲,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師在教幼兒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時,可以先給同學們講一些優(yōu)秀的寓言故事,如眾人拾柴火焰高等讓同學們對團結一致有初步的認識,然后再將班級成員分成若干個小組做游戲,這游戲必須小組每個成員都竭盡全力才能取得成功。如果有哪個人不積極參與,就會輸?shù)帽荣?。讓幼兒在游戲中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同時認識到自我的價值。這些目標明確的教學方向、教學體系的制定能更好的推進課程游戲化的進程。
(三)完善評價機制,促進幼兒發(fā)展
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更加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了幼兒園要制定更加完善的評價機制加以配合。教師在引導幼兒游戲時,要多關注各種游戲的優(yōu)點和不足,進行精確的評價,之后根據(jù)其不足進行改進和完善。只有對評價機智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完善,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園教育的不斷發(fā)展。
(四)讓幼兒親近大自然,開展有趣的戶外活動
農村的獨特自然環(huán)境讓幼兒教學的游戲材料多種多樣,優(yōu)越的鄉(xiāng)土氛圍、美麗的自然風景讓幼兒釋放天性,健康快樂的成長。幼兒園可以定期舉辦親近大自然的活動,讓幼兒走出校園,在保證絕對安全的情況下做戶外游戲。例如:引導幼兒在河邊撿鵝卵石制作成小動物的樣式;讓學生收集玉米、小麥的種子制成沙包進行玩耍;讓學生用稻草搓成草繩,進行跳繩等活動。這樣讓幼兒參與制作的戶外活動,既能提升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能激發(fā)幼兒親近大自然的積極主動性。
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不再適應幼兒園教學的需求,幼兒園教學課程游戲化的出現(xiàn)滿足了目前幼兒園教學的需要。雖然在實際應用中,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存在著不足,教師不能正確組織游戲的進行,沒有制定正確的游戲方向。但是在認識到不足之后不斷的改進,不斷加強教師的培訓,增強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制定了正確的游戲方向和教學體系。通過教師和幼兒的共同配合,在一些有趣味、有教育意義的游戲中達到學習的目的,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亞平.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推進策略[J]. 學苑教育, 2019(6):77-77.
[2]馬睿[1]. 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的引導策略[J]. 新校園:中旬刊, 2017:164.
[3]葛巾.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和區(qū)域活動有機結合的策略探討[J]. 新課程(上),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