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英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一項以主題為中心的綜合性活動,它打破了幼兒園教育傳統(tǒng)界限。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有核心、有主體,并且有連續(xù)性和目的性,同時它貼近幼兒的生活,更適合幼兒的需要和發(fā)展。那么,基于幼兒園主題活動的開展,如何以幼兒需求為核心開展主題活動呢?在實踐研究和探討中,我發(fā)現(xiàn)從三點出發(fā):即幼兒的興趣點、關注點和問題點來開展主題活動,才能做到尊重幼兒、因需施教,才能使幼兒教育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下面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以“運動運動真快樂”主題活動為例,淺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捕捉幼兒的興趣點,生成主題活動
室外體育游戲是孩子們喜歡的活動,而幼兒園在每年的春秋兩季園內(nèi)都會開展幼兒運動會和親子運動會,今年也比例外,當我們中班幼兒知道10月份要外出開運動會時,都開心得像一只小鳥一樣,不停的嘰嘰喳喳:老師咱們什么時間開運動會呀?去哪里開運動會?今年有什么運動項目?需要爸爸媽媽來嗎?孩子們的興趣點、問題點和興奮點讓我倍感幼兒的迫不及待和對運動活動的渴望。作為教師的我敏銳地捕捉到這些信息,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fā),生成了“運動運動真快樂”主題活動。
二、把握幼兒的關注點,推動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
在開展“運動運動真快樂”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運動會的項目都比較感興趣,于是針對主題活動,我們開展了“猜一猜,運動會都有哪些項目?”“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是什么?”“開展運動會要注意什么?”等相關活動。在我喜歡的運動游戲中,幼兒對運動區(qū)的玩小車特別感興趣,在投票中居然占到二分之一。針對幼兒的興趣點,我引導幼兒說一說:為什么喜歡玩騎小車?孩子們七嘴八舌,都發(fā)表著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琪琪說:“小車很好玩,可以騎著小車出游、帶著小伙伴一起玩。這時萌萌說:我們在玩小車時發(fā)現(xiàn)到站沒有車站牌,我們要是有個車站牌就好了”,面對幼兒提出,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們在運動游戲中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增加游戲情節(jié),這說明幼兒在運動游戲中,需要情景材料的支持。對于幼兒的提出,在散步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幼兒結合車場實際情景,圍繞應該設立哪些車站牌進行了討論:“這里有小花園,我們就叫它小花園站吧!”“這里有竹林,我們可以叫它竹林站……”孩子們興奮地說著自己的想法。結合幼兒的關注點,不斷推動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于是生成了“制作車站牌”活動。
三、追隨幼兒的問題點,對接生活,在不斷解決問題中獲得發(fā)展
幼兒主題活動中,我們強調(diào)主題活動要以幼兒的經(jīng)驗為基礎,從生活環(huán)境中取材。因此,作為教師要充分考慮生活中的教育資源,引導幼兒不斷探究和實踐。
你看!在美工區(qū)中孩子們運用繪畫的方式畫車站標識,并掛到戶外,可是沒過兩天,孩子們就發(fā)現(xiàn):“標志特別容易壞、有的還飛走了”。孩子們很是沮喪。針對孩子們的沮喪,我問道:那怎么才能夠改進咱們的車站牌呢?佳怡說:我們可以做個結實的,可以壓上膜,老師你幫我們壓上膜,你幫我們寫站牌,好嗎?可以呀,孩子們聽后非常的高興。
于是第二次的車站牌誕生啦!孩子們拿著壓了膜的站牌,沖出教室去懸掛車站牌。這是小花園站、這是小麥站、這是動物園站,孩子們將車站牌掛的亂七八糟。秋宇見狀著急地說:“你們掛的不對,這里應該是動物園站,這里應該是……你們掛的位置都是錯的。”面對幼兒的行為,我提出:為什么會掛錯?怎么辦呢?詩雯說:“我們不認識字,但是我們可以在字的旁邊畫圖,這樣大家就都認識了?!庇谑?,孩子們又把車站牌拿回去進行調(diào)整。根據(jù)孩子屢次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組織了一次集體教育活動“改造車站牌”?;顒忧?,請家長帶幼兒到車站去看看真正的車站牌是什么樣子的?了解車站牌上的內(nèi)容及含義。活動中引導幼兒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捏、剪等來改造車站牌。車站牌改造好了,問題解決了,孩子們能夠根據(jù)自己設計的標志找對車站。當我以為改造車站牌的活動就此結束時,沒想到孩子們對于車站牌還有更多的渴望。
這天云溪跟我說:“老師916是去北京的。我們這個站牌上寫916是不對的?!蔽乙苫髥柕溃骸澳菓撌裁礃邮菍Φ哪??”云溪說:“H61是內(nèi)環(huán),H62是外環(huán), H代表懷柔,我們應該做一個屬于我們幼兒園的車站牌”。在他的建議下,小朋友經(jīng)過討論確定用“ZY11”,ZY代表鎮(zhèn)幼,1代表中一班,另外的1代表1號車,而且在站牌上還標上了首發(fā)車(7:30)和末發(fā)車時間(10:00--11:00)
討論后孩子們進行了制作,最終制作了屬于懷柔鎮(zhèn)中心幼兒園的車站牌,并掛了出去,孩子們興奮不已。
整個系列活動,孩子們從發(fā)現(xiàn)沒有車站牌到自己制作車站牌,活動中從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到最后制作出屬于自己幼兒園的車站牌這些都是幼兒自發(fā)的行為。活動中他們的專注、積極、不怕困難,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敢于將想法付諸于實際操作的行為讓我在驚喜中感受著孩子們的成長和發(fā)展。
四、開展“以幼兒三點需求為核心的主題活動”的一些原則
在開展“以幼兒三點需求為核心的主題活動”過程中,我們要注重以下幾條原則:
1.主題活動的系列性原則。主題活動是一項以主題為中心的綜合性活動,它是一個系列性的活動。
2.主題活動的可操作性原則。主題活動的開展要讓幼兒與材料、與環(huán)境有效互動中,不斷促進幼兒學習和發(fā)展。
3.主題活動的延續(xù)(聯(lián)系生活)性原則。主題活動的開展要注重與實際生活的有機聯(lián)系。
4.主題活動的生成性原則。要注重主題活動中的問題點、興趣點和關注點,從而生成一些有教育價值的教育活動。
5.主題活動要體現(xiàn)年齡特點和幼兒的發(fā)展性原則。主題活動的經(jīng)驗積累和儲備性原則?;顒拥拈_展中要注重幼兒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積累。
總之,在開展主題活動中,要選擇幼兒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來開展主題活動,并不斷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實踐證明,在以幼兒需求為核心的主題教育活動中,讓我更深入的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并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主題活動的設計,以實踐者的身份進行嘗試探索,以旁觀者的身份大膽反思和調(diào)整,在這種實踐、研討、反思、調(diào)整的過程中,教育觀念、教學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孩子們通過豐富有效的活動,在與周圍環(huán)境與材料的互動中不斷探索學習,并獲得多方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