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蘭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于是他們的子女就成了留守兒童,而且留守兒童這個隊伍正在逐漸龐大,這給目前的農村教育帶來不少波動。我作為一名從教二十幾年的班主任,在這里想就班級留守兒童的管理,談談我的看法。
一、存在問題
在農村留守兒童中,一般是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在外,親情和家庭教育的雙重缺失,造成了他們在學習和心理方面存在著各種問題。據統(tǒng)計,在近兩屆我所帶的班里,每屆都有超過一半是留守兒童。他們身上存在著諸多問題。首先是學習狀況一般。這主要是他們長期和年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友在一起生活,他們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重養(yǎng)輕教,致使孩子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引導和督促,他們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性不強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情性思想較強,被動地學習,學習成績較差。其次,情感教育缺失。由于這些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懷,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哪里找的感情的支持,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差錯得不到及時地糾正、引導,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明顯的心理障礙,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自卑、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再次,道德行為習慣差。由于他們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和教育,往往對事物分不清好壞和是非,不能正確的看待問題,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現(xiàn)象的嚴重影響,從而養(yǎng)成一些不良行為,如打架、酬酒、抽煙、經常說謊、說臟話、不服管教、愛拿別人東西等等。
二、主要措施
(一)要有濃濃的愛心
“愛”是這個社會和諧發(fā)展中最美的音符,“擁有一顆博愛的心,你將擁有整個世界”。只有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留守兒童的班主任,我們要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與和諧的班集體,讓他們能感受到在校如在家的溫暖。曾有這樣一名女孩,她剛來給人的感覺是“目空一切,心不在焉”。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yè)不交。無奈之下,我撥通了他家的電話,接電話的是他爺爺,一位?70多歲的孤寡老人在和他爺爺?shù)恼勗捴形伊私獾剑瓉硭哪赣H在兩年前已經去世了,父親長年在外打工,日常生活都是由他的爺爺照看。了解到她的這些情況后,我便決定要給予她更多的關懷,更多的幫助。如,上課多給機會讓她發(fā)言,對她沒有學會的內容耐心講解。并及時發(fā)現(xiàn)她的閃光點進行鼓勵,還送給她一些學習用品。一學期過后,她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轉變,學習成績也提高了許多。這個事例告訴我們,愛的力量的偉大與神奇。
(二)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留守兒童本來就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在他們的心中本來就存在著很多不安全的心理因素,這些不安全因素使得他們變得冷漠,對任何事都沒有信心。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就要對他們盡職盡責,消除他們心中的不安全因素。
(三)保護他們表現(xiàn)淡漠而實際上極強、極敏感的自尊心
留守兒童大多有自卑感,所以對老師有戒心,有一種對立情緒。而有的教師在處理留守兒童工作時不注意講究方式方法,使他們最終關閉希望了之門,使本來就緊張的關系更加緊張。比如課堂上,留守兒童發(fā)出試探性的聲響,這時,教師需用一個眼神一個極細微的手勢讓其知道老師已注意他即可,切不可無休止的指責老師的眼神、動作,學生可有多種理解:“老師準備原諒我”,或“老師不打算出我的丑,為的是不傷我的面子?!边@樣一次成功的交流,會增加師生感情,增強學生上進心。
(四)注重言傳身教
“教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教師教書有人必須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每時每刻,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給學生深刻的積極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生面前樹立起合格教師的形象,使自己的語言、情感和行為時刻產生無聲的教育力量。還要帶領引導全班同學關愛、幫助留守兒童,不歧視他們,主動與他們做朋友,形成團結互助的班級氛圍,促使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自己做到。如早操、升旗儀式、晨讀不遲到、不早退,大掃除時與學生一起參加,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引領學生,發(fā)揮教育者言傳身教的積極作用。
(五)結合適當時機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如宿舍紀律不好讓他們想辦法解決,否則故意冷漠他。讓他們明白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教會他們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練就百折不撓的優(yōu)秀品質,以鍛煉他們的自立自強能力。
(六)建立留守兒童家長聯(lián)系熱線
通過書信、電話、家訪、召開家長會等形式,與留守兒童的家長主動溝通、經常聯(lián)系,讓家長及時了解掌握孩子的情況。比如,在留守兒童中開展“我給爸爸媽媽寫封信”活動。動員他們每月或每季給在外的父母寫一封信,匯報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互通信息、增進溝通、傳遞親情。老師每半月與家長聯(lián)系一次,互通情況,反饋信息,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留守兒童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觀。愛學習,懂禮貌,守紀律蔚然成風,他們當中有的在全縣鼓號和田徑運動會比賽中獲獎,有的成了學校文體骨干,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總之,留守學生教育是一項現(xiàn)實而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事關新一代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城鎮(zhèn)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需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充分發(fā)揮家庭、學校、社會“三結臺”的德育網絡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爭取一切積極力量,盡力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