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萍
摘要:全國卷作文命題在思想上堅持立德樹人,弘揚時代精神;思維上重視理性思辨,問題探究;題型上注重任務驅(qū)動;寫作上強調(diào)思辨能力。根據(jù)這些命題傾向,在作文備考中應該強化閱讀,引導學生以語文的方式關(guān)注時政,進行思辨能力和任務驅(qū)動型作文的審題的訓練。文章以讓步說理的思辨寫作方法為例,淺談思辨寫作,旨在提高基礎(chǔ)相對薄弱學生的思辨寫作能力。
關(guān)鍵詞:立德樹人;思辨寫作;讓步說理
高考作文不僅是考查考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力載體,更是“文以載道”傳統(tǒng)思想在當今社會的體現(xiàn)。既然要“立德樹人”,那么高考作文必須首先“立德”。 而高考作文具有的價值傾向、體現(xiàn)的價值觀,便是高考作文所“立”之“德”,直接決定高考作文意在“樹”何種“人”,這種“德”和“人”更是面向未來傳遞的一種信息。
一、高考作文命題趨勢
高考作文正式關(guān)注學生的理性思辨能力應始于2003年。2003年全國卷的作文題是“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這是一道關(guān)系型話題作文,話題關(guān)聯(lián)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要求考生在寫作時能夠辯證的思考問題,作文必須關(guān)涉話題的兩個方面。近幾年來,作文題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思辨能力,重視思維品質(zhì),注重論證層次,突出材料與觀點間的邏輯關(guān)系,這是高考作文題的趨勢所在。
胡適先生早就說過,標示一個人是大學生的標志,就是“獨立思考、客觀判斷、有系統(tǒng)地推理,和根據(jù)證據(jù)來相信某一件事的習慣”。高考作文應該承擔起這樣的引導功能,讓學生從高中甚至更早開始,就不再讀死書、死讀書,而是學會思辨、判斷,更早涉獵那些人類思想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成為更好的公民、更聰明的選民、更有智慧的報紙讀者、對國家大事和國際大事更為勝任的評論者。作文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的本質(zhì)是表達思想,作文的魅力是思辨的魅力。相信今后的高考作文命題會更趨向于考查學生的理性思維,彰顯文章的思辨色彩。
二、思辨寫作:以退為進,讓步說理
提升理性思辨的方法有很多,上海市特級教師余黨緒老師的做法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他認為,思辨思維表現(xiàn)在作文上,可以具化為具體思辨,即強調(diào)在思辨中“具體分析”,是建立在對材料的具體分析之上,即結(jié)合辯證法,進行判斷、推理,說服反對者,促進對人生或社會的問題的反思,以期推動進步。無具體的思辨,其寫作常會走向空洞的哲理說教;無思辨的具體,其寫作常會變成矯情的自說自話或乏味的事例堆砌。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具體思辨”是比較容易落地生根的。
而筆者認為,讓步思維方法是具體化的思辨,也是基礎(chǔ)相對比較薄弱學生能較容易上手的一種思維方法。
讓步思維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思維,即承認對方的觀點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讓步不是目的,肯定對方觀點的部分合理性是為了引出己方觀點,讓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讓自己的說理更有力度。
讓步說理法寫作思路:
第一步,肯定對方觀點的合理之處。
第二步,指出對方觀點的問題所在。(或自己觀點的合理之處。)(破)
第三步,分析、論證,強調(diào)自己的觀點。(立)
該法在遣詞上,標識較明顯,如“誠然”“不可否認”“退一步說”等;在語句上,比較簡要,或一兩句,或三五句,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復句是常態(tài);在語意邏輯上,一般先讓步肯定,再否定,指出如此會導致的后果,讓步在于蓄勢,否定目的是“進”,讓步是為了讓說理更有力。這種進中有退,以退為進來防守,可以讓內(nèi)容更充盈豐滿,也能體現(xiàn)出論述的層次性和思維的思辨性,凸顯以理服人的邏輯智慧。
如以下兩個本校學生某次模擬考試的作文片段:
片段1:“不做語言的矮人,只做行動的巨人?!痹谑澜绫羞B勝十一次的女排告訴我們行動的必要。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她們用行動告訴我們行動的創(chuàng)造性;殘疾人張海迪告訴我們行動的奇跡。他們沒有空有一身理想,而是用行動證明了他們可以做到這一切。榮譽,理想并不是光說就能得到的。像種植樹一樣,你種了它還有生長的機會,光說不做它連種進土里的機會也沒有。所以說,行動比吶喊更為重要。
片段2:不可否認,“吶喊”確實很重要。它可以喚醒沉睡的靈魂,起到助威鼓動的作用,甚至可以讓更多人去行動。吶喊具有可代替性。而行動恰恰相反,擁有某種意識的人并不一定真的會付諸行動,正如有的人心中牢牢記住了垃圾分類的標準,吶喊要重視垃圾分類,而實行時動仍舊我行我素。螞蟻森林帶動5億人,種下1.22億棵綠樹,這一行動沒有超凡的勇氣和毅力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行動比吶喊更具不可代替性。
上述的兩個片段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片段2先肯定了對方的觀點,不否認它有存在的價值,接著指出對方的觀點具有可代替性。然后再立自己的觀點,攻守有機結(jié)合,很好地彰顯了自己的觀點,讓自己的說理更有力。
綜上所述,“以退為進,讓步說理”是一種容易操作,且體現(xiàn)思辨能力的較好的說理方法。運用讓步法,可以讓分析說理更深入人心,更有感染力。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考試中心.圍繞高考核心功能 全面深化考試內(nèi)容改革[N].中國教育報,2017,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