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
(遼寧省阜新市糖尿病醫(yī)院綜合內科/心內科,遼寧 阜新 123100)
腦梗死是一種分布于腦動脈的疾病,又稱缺血性腦卒中,主要由腦動脈閉塞造成腦組織梗死。發(fā)病后多數(sh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運動障礙、言語障礙等后遺癥,且顱內出血造成頭痛可誘發(fā)高血壓[1-2]。兩種疾病合并發(fā)生加大了治療難度。因高血壓腦梗死發(fā)病多為中老年人,手術治療風險大,目前臨床對高血壓腦梗死多采用抗血脂類西藥治療,但治療效果欠佳。有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對高血壓腦梗死的治療可用中藥,中藥治療經(jīng)驗豐富、歷史悠久,通過活血化瘀療法,起通絡活血、化痰熄風之效[3]。因此,本院優(yōu)化對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方案,旨在探討中醫(yī)活血化瘀法治療高血壓腦梗死患者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就診的82 例高血壓腦梗死患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51~80歲,平均(65.12±4.26)歲;病程1~5 d,平均病程(2.11±0.68)d。觀察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52~78歲,平均(64.87±4.58)歲;病程1~4 d,平均病程(2.08±0.71)d。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院研究獲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經(jīng)檢查確診為高血壓腦梗死者;②空腹時血膽固醇>6.6 mmol/L,甘油三酯>2 mmol/L,且血黏度各項指標均超出標準水平;③存在半身不遂、昏仆、偏癱麻木等癥狀;④未使用降血脂和活血化瘀類藥物者。排除標準:①合并腦出血者;②存在嚴重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口服辛伐他汀片(安徽永生堂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83382,規(guī)格:10 mg)治療,每天1 次,每次10 mg。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中醫(yī)活血化瘀法,即予以患者血府逐瘀湯治療,主要配方:黃芪、甘草、柴胡、牛膝各20 g,雞血藤、郁金、紅花各15 g,丹參、川芎、當歸10 g。使用300 mL水煎,每劑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口服。兩組均持續(xù)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借助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4]評估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0~42 分,分值越高表明神經(jīng)缺損越嚴重。將患者臨床療效分為基本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救篘IHSS 評分減少>90%,病殘級為0 級,血壓改善顯著;顯效:NIHSS 評分減少45%~90%,病殘級為1~3級間,血壓有所改善;有效:NIHSS 評分減少18%~45%,血壓存在改善趨勢;無效:NIHSS評分減少<18%,血壓情況無變化。總有效率=基本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血壓水平。記錄患者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的收縮壓及舒張壓水平。③血脂水平與血黏度水平。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分別采集患者空腹晨血,對血脂、血黏度相關指標進行測定,分別包括甘油三脂、膽固醇和血漿比黏度、全血比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24%,高于對照組的73.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血壓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情況均降低,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血脂與血黏度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脂與血黏度水平指標均有下降趨勢,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高血壓患者由于血脂及血壓較高引起腦梗死稱之為高血壓腦梗死,調節(jié)血脂和血漿黏度水平可有效緩解患者血壓情況,是治療高血壓腦梗死的關鍵,故目前對于治療該病多借助西藥改善患者的血脂與血黏度水平[5]。中醫(yī)認為高血壓腦梗死在臨床中往往是血淤所致,且伴有半身不遂、昏仆、偏癱麻木等癥狀,可以通過相關的對癥治療,改善血液循環(huán),達到緩解病情的目的[6-7]。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比較(,mmHg)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比較(,mmHg)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對照組(n=41)觀察組(n=41)t值P值對照組(n=41)觀察組(n=41)t值P值舒張壓152.14±10.14 152.47±10.26 0.147 0.884 129.87±9.91a 124.13±9.74a 2.645 0.010收縮壓98.52±6.47 98.63±6.71 0.076 0.940 84.23±4.25a 80.17±4.01a 4.491 0.000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與血黏度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與血黏度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組別對照組(n=41)觀察組(n=41)t值P值對照組(n=41)觀察組(n=41)t值P值治療后甘油三酯(mmol/L)2.70±0.43 2.67±0.41 0.323 0.747 2.02±0.30a 1.64±0.28a 5.929 0.000膽固醇(mmol/L)7.12±0.41 7.09±0.40 0.335 0.738 6.42±0.27a 6.01±0.25a 7.134 0.000血漿比黏度(mPa·s)3.21±0.49 3.22±0.47 0.094 0.925 2.83±0.41a 1.91±0.36a 10.797 0.000全血比黏度(mPa·s)6.20±0.54 6.23±0.49 0.263 0.793 5.07±0.48a 4.23±0.39a 8.397 0.000
辛伐他汀是臨床常用西藥,該藥在口服吸收水解后形成的產(chǎn)物,可在體內有效抑制限速酶羥甲戊二酰輔酶A 還原酶,以降低膽固醇合成,進而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持續(xù)進步發(fā)展,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逐漸加入中醫(yī)療法,與常規(guī)治療相結合,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康復進程,提升治療效果,中醫(yī)治療高血壓腦梗死主要以活血通絡、熄風化瘀為依據(jù)[8]。中醫(yī)活血化瘀法使用血府逐瘀湯劑,方中川穹、當歸、雞血藤具有祛風通絡、活血止痛之效;丹參具有入心包絡破瘀之效。且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示,紅花可有效改善血脂,降低血黏度水平,減少體內的紅細胞數(shù),抑制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進而改善膽固醇和纖維蛋白原水平。血府逐瘀湯中所有藥方同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血壓水平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血脂及血黏度水平較對照組改善更顯著,由此可見,中醫(yī)活血化瘀法用于高血壓腦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高血壓腦梗死患者實施中醫(yī)活血化瘀法,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改善血脂及血黏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