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舟,李慧娟,舒寬勇,肖仲清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南昌大學附屬婦幼保健院腫瘤科,江西 南昌 330006)
人類不孕癥定義為至少1年無保護性交仍無法受孕,但這個定義比較狹隘,因為其未考慮所有的情況,實際上很多夫婦確診后能通過醫(yī)學治療或輔助生殖助孕成功[1]。不孕癥是一種復雜的人類健康狀態(tài),2010年約有1.9%~10.5%的女性在育齡期(20~44歲)受到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不孕癥的影響,在世界范圍內其發(fā)病率日趨升高[2]。
人乳頭瘤狀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最常通過性傳播感染,根據(jù)誘導惡性腫瘤的能力,依基因型可以分為兩組,低危組導致良性病變,如生殖器疣和呼吸道乳頭狀瘤病,而高危組持續(xù)感染可導致宮頸、陰道、外陰、肛門甚至消化道腫瘤形成。HPV感染通常是無癥狀的,大多數(shù)患者感染初期未能意識到。即便感染也不一定會導致細胞損傷或增殖,目前HPV 感染是否可以導致生殖功能損傷尚未可知。為了在生殖保健中建立HPV管理的最優(yōu)實踐策略,有必要對HPV感染和生殖健康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3]。
在Pubmed 和ScienceDirect 數(shù)據(jù)庫平臺上進行系統(tǒng)文獻檢索。檢索擴展從1994年1月至2014年1月。以下搜索術語與“人乳頭瘤狀病毒”組合使用:生育力、受精、不孕、流產(chǎn)、不育和生殖健康。所選出文獻進行摘要篩選,排除非HPV感染和生殖健康的研究,并進行全文閱讀。文章應系統(tǒng)地包括關于HPV 和生殖健康之間基于人群的相關性研究結果,排除未進行HPV感染組和對照組比較的論文。同時檢索基于體外實驗的文獻,以解釋HPV 感染對生殖健康的影響,進而更深入地了解病毒可能影響生殖健康的機制。從選定文獻收集的數(shù)據(jù)集中在幾個主要方面:不同組的HPV 感染率、基于人群研究中的HPV感染率和生育率結果之間的統(tǒng)計學相關性及體外實驗研究的主要結論。
文獻檢索共收集了1 011篇文獻,初步篩選后,得出115篇文獻。排除非英語文章,有62 篇文獻通過摘要篩選。經(jīng)過摘要篩選和全文閱讀后,共有11 篇文章符合選取標準。搜索數(shù)據(jù)流程圖見圖1。
從檢索過程來看,許多研究團隊對HPV感染和人類生殖健康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感興趣。來自關于HPV 和生殖健康間關系的多種研究數(shù)據(jù)涉及生殖功能的不同方面。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章主要集中在HPV 感染及其與體外受精或妊娠結果的關系。本研究主要討論HPV感染和生殖健康,而不特別考慮HPV持續(xù)性感染。因此,將所得文獻合并為兩組:一組5 篇關于HPV 對體外受精外用藥的影響的文章[4-8],另一組6篇文章研究HPV感染對妊娠的影響[9-11,13-15]。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Figure 1 Document screening flow chart
3.1 HPV 感染與體外受精 體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人工授精是許多不育夫婦受孕的醫(yī)學輔助解決方案,這些方法能改變夫婦的精液參數(shù)或改善子宮頸抗精子抗體的產(chǎn)生。因此,對于精液HPV感染相關的生育力降低情況,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是相對較好的選擇。眾所周知,精子細胞優(yōu)先在兩個不同的位點吸附HPV 顆粒,這種吸附不會消除有活力的精子細胞,但對HPV感染是否影響受精后的生理過程尚不明確。因此,對HPV 與IVF 結局的關聯(lián)研究被納入研究。其中有2項研究揭示HPV感染和IVF失敗之間的統(tǒng)計學相關性。在意大利,HPV 感染女性的IVF 失敗率為40%,而對照組僅13.5%(P<0.05)[4]。在美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HPV 陽性婦女與對照組比較IVF 失敗率更高(76.5%vs. 57%,P<0.02)[5]。這些研究提供的流行病學證據(jù)表明HPV 與 IVF 失敗有關。Tanaka 等[6]研究了 HPV 基因型特異性對IVF 結果的影響,收集192 名接受試管嬰兒的婦女子宮頸分泌物及配偶的99 個精液樣本,采用RT-PCR 進行HPV 16 型DNA 檢測,發(fā)現(xiàn)只有10 名女性(5.5%)和4 名男性(4.0%)的HPV 16 型 DNA 陽性。這項研究結果顯示 ,HPV 16 與 IVF 失敗無關,其他HPV 亞型對否會造成IVF 失敗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同時闡述HPV 相關的IVF 失敗的機制??紤]到HPV 不干擾卵母細胞受精,HPV 感染導致的不良結果在IVF 中可以解釋為:①宮頸HPV 感染誘導細胞病變;②影響胎兒健康。有研究顯示,歐洲婦女中HPV誘導的宮頸病變是亞洲婦女的兩倍,IVF與一般人群相比有明顯差異[7]。然而,也有研究未能找到IVF結果與細胞學異常之間的關聯(lián)。因此,需要更多調查以驗證這一假設[8]。
3.2 HPV 感染與女性不育及流產(chǎn) 與女性生殖道中HPV 致癌作用的大量研究比較,目前仍較缺乏HPV感染影響女性生育能力(如激素平衡或卵母細胞產(chǎn)生)的研究。HPV 感染和妊娠結局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值得進一步探索。大多數(shù)研究討論其流行病學,少數(shù)學者進行體外實驗來以了解HPV病毒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為了揭示HPV 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本研究比較了HPV 感染和流產(chǎn)或妊娠期間胎膜早破間關系的研究結果。Gomez等[9]的體外研究證明用攜帶HPV16基因組質粒轉染的滋養(yǎng)層細胞比未轉染或空質粒轉染滋養(yǎng)層細胞凋亡率高3~6 倍。這種細胞凋亡可能是HPV感染造成胎盤機能障礙,降低胚胎種植能力,并最終導致妊娠早期流產(chǎn)或胎膜早破。本研究還進行了病例對照流行病學研究,比較流產(chǎn)婦女和對照組的HPV 感染率(見表 1)。Gomez 等[9]及 Hermomat 等[10]研究證明了HPV 和流產(chǎn)或胎膜早破之間的關聯(lián),比較自然流產(chǎn),或胎膜早破情況下胎盤的感染率。Cho 等[12]采用HC2 法在產(chǎn)后6周對311 例患者(包括45 例早產(chǎn)、50 例胎膜早破、21 例先兆子癇和8 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高危人乳頭瘤狀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檢測,結果顯示HR-HPV 感染的發(fā)生率為14.1%,與未HR-HPV 感染的女性比較,HR-HPV感染女性的胎膜早破發(fā)生率更高,HR-HPV感染與胎膜早破風險增加呈正相關(OR=2.380;95%CI=1.103~5.134)。如果HPV感染導致胎膜早破,則可能引發(fā)流產(chǎn)。另外還有研究顯示,墮胎史與HPV 高感染率具有相關性。Skoczynski等[11]有不同的看法,其研究結果顯示,高危基因型HPV 16 和18 與流產(chǎn)之間的關聯(liá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Conde 等[13]進行的病例對照研究中,發(fā)生自然流產(chǎn)的女性HPV感染率高于對照組的HPV感染率,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以闡述HPV在妊娠期間產(chǎn)生的影響,并確定HPV和流產(chǎn)之間的關聯(lián)是否與基因型相關。
表1 HPV感染與流產(chǎn)的關系Tabl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PV infection and miscarriage
Bennani等[14]進行病例對照研究探討了HPV在復發(fā)性流產(chǎn)中的可能作用,比較了具有多次流產(chǎn)史的婦女和至少有一次妊娠并且沒有自然流產(chǎn)史婦女的HPV感染率。結果表明,在無復發(fā)性流產(chǎn)史的婦女組中,HPV感染率更高。這一觀察結果提示:①免疫反應可能使復發(fā)性流產(chǎn)的婦女避免發(fā)生子宮頸HPV 感染;②發(fā)生復發(fā)性流產(chǎn)的婦女清除HPV 感染的能力比無流產(chǎn)史的婦女更強。HPV 感染可導致不良作用,例如胎膜早破或流產(chǎn),實質上是HPV 感染滋養(yǎng)層細胞,進而破壞了胚胎健康和種植能力。即使宮頸HPV 感染可以保持沉默不造成細胞損傷,感染HPV 的婦女可以孕育健康胚胎,但有可能因為病毒傳播到嬰兒,從而發(fā)生胎膜早破或流產(chǎn)的風險[15]。
眾所周知,HPV 感染具有在生殖道和呼吸消化道誘導惡性腫瘤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HPV 感染能導致生育力下降或不育等后果。HPV 感染影響生殖健康與多重因素相關:①精子細胞的凋亡;②通過細胞計數(shù)減少、遷移率降低和抗精子抗體水平的增加改變精液質量;③胚胎細胞中的凋亡;④流產(chǎn)或胎膜早破。即便HPV 不是主要原因,其也是降低生育力或導致不孕的高風險因素。妊娠婦女或其伴侶的HPV感染可增加早產(chǎn)、流產(chǎn)和病毒傳播給新生兒的風險。因此,在男性和女性不孕不育診斷和行IVF 治療前進行HPV 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仍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來闡述HPV感染影響女性和男性生殖系統(tǒng)的機制,并確定HPV持續(xù)性感染在生育力改變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