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璇 包晟誠
【摘 要】面對學校實施拓展類課程的主要內(nèi)在邏輯上的難題,以項目學習為核心技術,從課程架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三個維度入手,通過課程架構——項目結(jié)構化、課程實施——項目系列化、課程評價——項目成果化三條策略,逐步解決。
【關鍵詞】項目學習 拓展類課程 核心技術
課程改革以來,拓展類課程的構建、實施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熱點和難點。當我們細細梳理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課程改革“多線并行”,但是其中項目學習成為“多線”中的主線,因為不論是拓展類課程的建設,還是德育活動的開展,都將項目學習過程作為實施的重要途徑。面對學校實施拓展類課程的主要內(nèi)在邏輯上的難題,以項目學習為核心技術,從課程架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三個維度入手,通過課程架構——項目結(jié)構化、課程實施——項目系列化、課程評價——項目成果化三條策略,逐步解決。杭州市勇進實驗學校推行的“走讀南宋”拓展類課程就是充分把握項目學習的要素,在課程架構、過程實施以及課程評價上做出了有益地探索。
一、課程設計項目結(jié)構化策略
1.課程雙核心架構
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最為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學校的拓展類課程只有牢牢抓住以學校理念、學生培養(yǎng)目標為核心和項目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綜合能力培養(yǎng),才能使課程更有生命力。
2.課程項目化設計
杭州市勇進實驗學?!白咦x南宋”課程,是學校拓展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地方課程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白咦x南宋”“走”的是杭州各個與南宋相關的地點、景點、博物館、遺址等。課程的內(nèi)容是以南宋時期為主的杭州地方詩詞,涉及飲食、娛樂、景點、人物等多個方面,這一類詩詞由于傳播范圍小,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已經(jīng)不為人知,需要借助相關專家的力量進行挖掘整理,學校再進行二度開發(fā),選取其精華部分作為課程資源,用于學生項目學習。讓學生“讀著宋詩逛杭城”。“讀”是誦讀、朗讀、背誦,也是邊走邊讀,既是讀詩詞本身,也是了解詩詞的相關背景、地名、作者、故事、完成一個項目學習?!肮洹笔窃谡n內(nèi)通過老師講解對詩詞文字進行理解,通過相關的綜合實踐活動使課程的實施達到課內(nèi)外結(jié)合?!白咦x南宋”課程的設計,有利于學生知識積累和自身技能提高,符合項目學習的要求。
3.課程主題化內(nèi)容
“走讀南宋”在把握核心和課程意義、課程內(nèi)容上都貫穿項目學習的理念,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每個教師對項目學習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所設計出來的項目學習都帶有濃重的個人色彩,不利于其他教師借鑒運用,無法達到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于是,在課程內(nèi)容設置上,學校還是采用“分年級、按主題、呈梯度”的主題單元式的編寫方式。
首先,“縱橫”兩條主線,先確立“景、地、人、文化”四大主題的縱主線,“景”單以南宋時期確立的“南宋西湖十景”為主;“地”為除“南宋西湖十景”之外杭州的山、水、路、橋、城門、樓,集中體現(xiàn)杭州自南宋以來享有盛名或有紀念、游覽價值的地方;“人”指兩宋以來與杭州有密切聯(lián)系的歷史名人,挑出適合中小學生去了解的主要人物?!拔幕敝赋ァ熬?、地、人”之外的各個方面,包括了娛樂生活、體育活動、飲食風俗等,這里未做硬性規(guī)定,教師可以自主設計。然后,確立“景、山、水、橋、門、路、樓、人、其他”九個小主題的橫主線。這里內(nèi)容的選擇,既考慮相應詩詞的難易程度,還考慮以學校為圓心的地點遠近。將“讀詩”作為一個極小的項目,引發(fā)后續(xù)的項目學習。這樣有利于教師去把握課程,可以從大主題框架下,在小主題內(nèi)選擇相關的內(nèi)容,自主設計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學習。
二、課程實施項目系列化策略
1.連點成線串聯(lián)法
這種方法相當于一串冰糖葫蘆,從“景、山、水、橋、門、路、樓、人、其他”九個小主題中挑出相關性比較密切的幾個點串起來,設計適當?shù)捻椖?,進行綜合實踐活動。這種方法適合于學校的主題研學、游學,切合“行走德育”的要求。“串聯(lián)法”是多點多項目,每個地點設計一個小項目,便于學生在“逛”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完成調(diào)查訪問、采訪記錄、資料保存等工作,而最后的材料整理和作品制作就要留待“逛”完之后了。
以一年級“走讀南宋”課程的“長闊絲博”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為例,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出自“走讀南宋”讀本中北宋詩人郭祥正所寫的《長橋》一詩?!伴L闊絲博”一方面是長橋、闊石板、中國絲綢博物館三個地點的縮寫,另一方面“長”“闊”暗含杭州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內(nèi)容豐富,“絲”“博”暗含本次研學是以抓住“一絲一毫”的小點,去感受、體驗杭州歷史、文化和景觀的學習方法。
2.主題研究挖井法
主題研究挖井法,顧名思義就是圍繞一個小主題,學習幾個點之后,設計一個項目,進行深入的研究學習,就像挖井一樣,打開一個口子,不斷往深處挖,最后挖出清水,能夠呈現(xiàn)實際的功效?!巴诰ā边m用于多點單項目,需要深入學習的項目。同時,在成果及果效上,“挖井法”更具有一定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適合高年級學生進行社會熱點調(diào)查,更深入的研學。
五年級根據(jù)“走讀南宋”讀本中《吳山酥油餅》一文,制訂了“尋味南宋”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學習了蘇軾寫的《蓑衣餅》,北宋時期的蓑衣餅流傳到南宋,進入杭州以后被稱為酥油餅。了解酥油餅之后,又了解了定勝糕、小籠包、貓耳朵三大南宋時期就有的杭州小吃?!皩の赌纤巍本鸵云穱L這四種南宋小吃開始入手,由于五年級的同學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流程已經(jīng)比較熟悉,只是查資料了解基本制作過程、品嘗味道,是不能達到五年級要求的。在深入討論了教師提供的網(wǎng)上資料后發(fā)現(xiàn),定勝糕、小籠包、貓耳朵三樣小吃是杭州小吃店老字號知味觀的產(chǎn)品,但是酥油餅卻沒有,網(wǎng)上就只有一些圖片和網(wǎng)友的只言片語的留言,于是“尋找酥油餅”“酥油餅為什么比不過其他三種小吃”“要不要宣傳、推廣酥油餅”等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題就應運而生。
品嘗小吃是最為常見的綜合實踐活動形式之一,如何進一步引向深入學習,就要發(fā)掘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酥油餅作為曾經(jīng)的“吳山第一小吃”到現(xiàn)在的“不知所蹤”,知名度遠不如知味觀的小籠包、貓耳朵和定勝糕,這背后的原因在哪里,是否還要為酥油餅推廣宣傳,這引發(fā)學生討論探究。同意推廣的就做推廣宣傳書;不同意推廣決定順其自然的,就可以寫一份研究小報告。這些成果可以提交給相關部門,從而擴大綜合實踐活動的社會功效。
三、課程評價項目成果化策略
學科評價是課改的難點,既有不能急于求成的理念轉(zhuǎn)變過程,也有評價手段、方式、方法逐步改進的過程。項目學習的評價要求在項目設計時就將項目評價納入考慮范疇,更注重項目學習過程和結(jié)果評價并重。
1.積極使用評價量規(guī)
評價量規(guī)是非常符合表現(xiàn)性評價也就是等級分項評價要求的一種評價方式,評價量規(guī)設計要全面考慮項目學習的過程、結(jié)果和學生能力差異,進行等級分項的指標設計?!叭S目標”體系是非常好用的評價量規(guī)一級指標的架構,是課改的核心成果之一。綜合實踐活動的“三真”要求其實可以融入“三維目標”體系中。評價量規(guī)的使用既可以提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具體的過程和要求,也可以進入評價階段再發(fā)給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
2.項目成果社會成效
五年級“尋味南宋”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讓學生從小吃的不同境遇引發(fā)深入的社會思考——為什么酥油餅逐漸在沒落?研究結(jié)果形成酥油餅的宣傳推廣方案、給政府部門的一份研究報告等。這樣能促使學生去深入探究,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項目成果受眾更廣
不同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就有不同的項目成果,對于低年段學生而言,由于各方面能力還比較弱,項目學習的成果還不能太過社會化,所以可以將成果呈現(xiàn)給更多的受眾。一年級的“長闊絲博”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學生制作了不少圖畫,有線路圖、學習過程記錄圖、樹葉畫等,這些成果進行了年級的評選,評出來比較好的作品就在學校門廳集中展出,讓更多學生能夠看到。五年級的一個班級在南宋官窯博物館研學回來之后,將官窯的研學成果進行了年級內(nèi)的宣講,這既是一種講解員職業(yè)體驗,也是將學習成果呈現(xiàn)給更多的受眾。當然,受眾還可以包括家長、親朋好友、社區(qū)居民、兄弟學校等。
綜上所述,項目學習是解開拓展類課程的實施內(nèi)在架構、邏輯性差問題的鑰匙,是學生常用的學習方式和研究方法。項目學習對過程、結(jié)果并重的評價,促進學生學習過程的展開,促使學生學以致用,解決真實問題,培養(yǎng)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杭州市勇進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高珊
10407562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