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遠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經(jīng)成為眾多語文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的教學理念被教師所追求,教學改革的探索也逐漸迫切起來。教師要緊跟時代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來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 課堂教學 策略分析
近年來不少語文教師為了提升課堂效率做了很多實踐,對語文高效教學表現(xiàn)出不懈追求的精神。
一. 在教學中高效課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教育學矛盾中的決定因素,也是教育改革理念下學習的主人。人類的行為與某種程度的能力獲取企圖有關(guān)。學生的學習行為就能形象的展示能力獲取企圖的理念,只有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主觀愿望才愿意積極的對知識進行探索,在學習中啟發(fā)自己的思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對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需要教師通過科學的措施來實現(xiàn)、通過合理的方式來保證。每個學生身上都蘊藏著追求知識的潛能,這種潛能需要教師的引導以及啟迪。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敢于讓學生獨立查閱資料、對知識進行獨立思考以及獨立進行調(diào)查研究,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學生就會在語文學習中表現(xiàn)出較強的創(chuàng)造力。語文教學難題也能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得到有效的解決。
如在寫作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一位學生可以把日常事物寫的富有激情,生動有趣。于是筆者和這位小學生進行了交流,發(fā)現(xiàn)這位小學生他非常喜歡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對這些事物會展開很多想象,在寫作時也是基于這些想象以及快樂的情緒來寫作。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文章中富含學生的情感那么文章也會更加具有靈魂。除此外教師還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1. 令學生多動手多動口以及動腦。課堂上的交流是多方面的,不僅教師和學生之間要進行有效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要進行有效的溝通,這樣語文知識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全面的交流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動力。對于一些班上具有特殊學生的教師,在教學中更要令他們多交流多思考。這些學生由于某些先天因素在學習中總是沉默。教師要對這些學生進行特殊關(guān)照,使這些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交流中來這樣有利于促進他們思維的發(fā)展,還可以讓他們更加和諧的融入整個班集體。
2. 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教師在課堂上要幫助學生鞏固基礎(chǔ)知識、了解知識探究學習重點。為此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以及質(zhì)疑意識是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多提問。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我變成了一棵樹》這一課為例,教師在課前可以先為學生展示樹的圖片以及樹的特性,隨后令學生做選擇: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保持現(xiàn)在的樣子,還是選擇做一棵樹?當學生給出了答案之后,教師令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在文章的最后,媽媽知道主人公變成了樹,媽媽是怎樣知道的呢?這時筆者可以先給出自己的答案“老師覺得是因為媽媽看出了這一棵樹很饞,所以認為這是自己的孩子,你認同老師的觀點嗎?”通過反問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3. 引導學生掌握評價的方法。在學習中評價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緊密的聯(lián)系。一般來說,學生在這門學科中的評價越好,學生就更加愿意積極主動的學習這門學科。在評價時,教師要以公正適當?shù)脑u價態(tài)度,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教師還可以令全班同學都參與到評價中來,同學既作為評價者又作為被評價者,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進步。
二. 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自學欲望
學生的自學欲望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真對待學習活動。為此教師可以從三方面來激發(fā)學生的自學欲望。
1. 貫徹教學育人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fā)揮語文教育作用,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中偉人的良好精神。還可以令學生向課本中展示的內(nèi)涵進行學習。
2. 對學生進行耐心指導。部分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會出于早點完成閱讀任務(wù)、對閱讀沒有足夠的耐心的情況,一目十行的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方式只能讓學生記住一些瑣碎的片段,對文章總體沒有印象。老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將優(yōu)美的語句勾畫出來,這樣可以使學生降低閱讀速度,從而細致的閱讀。同時在閱讀時要讓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簡要概括,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除此外教師還可以在閱讀前給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自學效率。
3. 創(chuàng)建趣味性教學課堂。教師要精心組織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以自己的精神感染學生、以自己淵博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沉迷于知識的探究中。自學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困難,為了使學生對自學產(chǎn)生持續(xù)性的興趣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建自由輕松的氛圍,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為學生展示學習要求、學習目標。隨后再通過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
這樣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還可以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
綜上所述要構(gòu)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就要從學生主體出發(fā),從教學的手段的創(chuàng)新、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shè)等方面,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1]王彥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淺談[J].學周刊,2020(28):63-64.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8.031.
[2]沈典同.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途徑探析[J].課外語文,2019(21):105-106.